唐代 :李翔
远见麻姑戏瑞禽,每来教舞此坛心。基离地面三千丈,势倚云根一万寻。
烟海日摇双翅影,洞天风散九韵音。自从越叟分明说,便想罗浮直至今。
百步桥
亘险凌虚百步桥,古应从此上干霄。不辞宛转峰千仞,且喜分明路一条。
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牵牛漫更劳乌鹊,岁岁填河绿顶焦。
顶湖
万仞峰头凿一湖,更谁来此用功夫。张霞鬣是星河鲤,濯火领多日御乌。
往往风波闻下界,时时花雨护仙都。碧莲洞口人偷说,知似车轮许大无?
童子山
童子山形也不孤,势疑高拱耸仙都。云生石肘如擎帔,月到岩心似捧壶。
岂可绕坛操凤节,争教侍烛秉麟须。桑田若更成东海,始肯随师化此躯。
石鹤
白石孤标逸鹤形,古人随类巧安名。岩花落处见朱顶,夜雨来时闻唳声。
辽海未曾重寄语,缑山今更请宽程。若教卫懿如今在,也遣轩车到此迎。
鉴湖亭
许真君铁柱
恐老蛟重作患深,独埋铁柱至如今。根牢直下蟠江底,势壮长留镇郡心。
神鬼每闻趋夜后,风雷不敢犯塘阴。无因更走横泉窟,压断祈精气永沉。
送乡人先归
鹅毛雪样正霏霏,拨冷当筵酒数卮。久客送君何限意,短长亭外立多时。
寄麻姑山喻供奉
羽客乘风下九天,拨云亲自拣林泉。檐吞海魄迎真气,路绕岩根谒古仙。
道胜早为三洞伏,诗成曾被六宫传。如今万事皆轻弃,只待还丹驻鹤年。
献龙虎山张天师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登临川仙台观南亭
独倚危栏爱景晴,古松坛殿半阴横。东山有路干云险,汝水无波到底清。
归洞斗龙收雨脚,拂檐行雁起秋声。开襟正是忘机处,不觉疏钟遍郡城。
览鍊师张殷儒诗
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
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魏夫人归大霍山
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裘披凤锦千花丽,旆绰龙霞八景红。
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朝天堤
小有王君别西域总真
从事明真入洞台,便祛秋骨致台材。绛宫玄圃皆寻遍,龟岫龙洲尽到来。
闻启玉皇过九奏,教诏金液语千回。谓言得道轻离别,重感师恩泣更哀。
客衢夜坐二仆窃叹云寂寥如此极似寺中和上余闻之发一笑因以自嘲
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閒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秋日过龙兴观墨池
独登仙馆欲从谁,闻有王君旧墨池。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规。
竹梢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叹倚坛边红叶树,霜钟欲尽下山迟。
杨太后陵
天南南尽欲何之,有此天昏地暗时。精卫力微徒切念,杜鹃声苦剩馀悲。
腥氛叵测瀰寰宇,块肉堪怜送海涯。行访适逢山雨过,泪珠犹缀野花枝。
军山前马退石
山亘南丰石亘山,石横山路马山难。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
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何因不许超骧辈,踏着连云大麓端。
舞凤石
看缙云山图
谓见仙都二十年,忽逢图画顿欣然。云岩不似人间世,物象翻疑洞里天。
迥压鳌头当海眼,直侵鹏路倚星躔。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
李翔
唐宗室,出江王房。官莆田尉。约懿宗咸通前后在世。事迹见《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敦煌遗书伯三八六六收其《涉道诗》28首,皆七言律诗,内容均与道教有关。《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36篇诗文
严尚书重浚横泉井
谢梁尊师见访不遇
宿西山凌云观
马明生遇王婉罗
西林寺与焦鍊师赋得阶下泉
沧浪烟雨
滨江即事
冯双礼珠弹云璈以答歌
卫叔卿不宾汉武帝
玉壶樵适自咏
魏夫人受大洞真经
题金泉山谢自然传后
谢公石樽
寄题寻真观
投龙池
题麻姑山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