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兴 其五

古兴 其五

宋代 李新

裸葬畏礼法,厚葬索衣衾。金缕与玉柙,五陵非不深。

万宝埋幽光,苦为群盗寻。上古莫封植,弃之中野林。

上以饱飞鸟,下从蝼蚁侵。人情远臭腐,焉知孝子心。

死者或有知,自亦畏奢淫。

诗人李新的古诗

兴利山居

宋代 李新

江左风流恐未真,南州人物竟成尘。
全家莫恨瘿张丑,四国且图山作邻。
小漏天光浑失热,绿槐树盖始知春。
柴扉昼钥能高枕,一到华胥胜路人。

甲子春趋太学过华山赋仙掌峰

宋代 李新

一掌巍然占碧巅,分明高举欲擎天。
升沉尽待招携力,指点都归造化权。
好与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烟。
不知千古兴亡事,屈指而今是几年。

安溪

宋代 李新

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
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
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
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

秀野亭二首

宋代 李新

眼缬蒙茸真草木,春归广莫自文章。
妙回玉指香罗密,只许杨花傍小床。

次韵员子春游马溪二首 其二

宋代 李新

树影阴蒙径,云衣浅扑门。禅心无冷暖,客意自晨昏。

涧水鸣珰破,山花野血喷。再来何薄暮,驺从触狐蹲。

过东界

宋代 李新

云浮山腰末之顶,水穴青崖浚于井。
孔明不死吾其归,左衽岂宜蝤蛴领。
群羌负药倍车载,螺齿钱文束囊瘿。
得花便重不便轻,肩突驼峰犹外屏。
石碉设崄鸟鼠智,铜鼓销声犬羊静。
入门蹲足唤煮茶,嚼铁相甘苦荍饼。

天王院

宋代 李新

溪边竹瘦暮云昏,爱客头陀未掩门。
问我年来何所事,袖边朱墨几多痕。

和李卿新轩

宋代 李新

宦情鲁酒薄,自决能久醒。
穷年太常斋,那得有夙酲。
将身侣记室,碧鹳趋华楹。
误倒名卿屣,目光如许青。
中台独称妙,九棘旧飞英。
徊翔舜岩廊,饱见怀瞳明。
苦营便蕃归,尚顾昔管宁。
人言犹龙孙,去就一羽轻。
新轩事隐几,大胜安期生。
绿篠静娟娟,徙倚惊流莺。
翠荷乱田田,小盎摇清冷。
欲留妨召节,趣起料繁缨。

过长滩

宋代 李新

尾劄泥涂贱此笛,手提鸡肋峦虚名。
芦花伴我头俱白,山色迎秋意转清。
沙软马留金褭印,雁归滩列水犀兵。
尚能趁得黄花酒,听取东篱笑语声。

次韵答西城王尉二十韵

宋代 李新

自惭井底蛙,边幅徒自饰。
行遇幅山虎,引首叩白额。
前后履尾者,鲜不死其侧。
长啸激虚籁,阴风昏月夕。
裴旻抱弱弓,萧萧失过时魄。
李广落神镞,往往中微石。
嗟无食虎气,徒尔中区窄。
半夜欲编料,当场浪呼索。
有力但足畏,亡机尚可测。
正将余生轻,无乃狂病发。
贵身非千金,保家空四壁。
王老恰如虎,吞吐不动色。
过口是幸免,控穴反有得。
只知抱睡难,谁谓向墙迫。
新诗来相攻,口语颇籍籍。
遭逢摩诘后,骚雅甘伏役。
今虽不负丞,固已愧仙职。
愿交要忘年,憎慵妨割席。
求逐松云飞,距容剑岭隔。
诗成仍属君,幅窗惊鼻息。

广都道中作

宋代 李新

万花织篱凡几曲,绣屏处处围曲屋。
家贫张日无罗幕,东风吹开莫吹落。
居人应笑行客痴,春去春归殊不知。

坦溪亭

宋代 李新

溪上龙孙千岁绿,上亭拟掇青溪曲。
团团白露着琅玕,故与幽人送暮寒。

渔父曲

宋代 李新

黄蓑老翁守钓车,卖鱼得钱还酒家。
醉中乘潮过别浦,睡起不知船在沙。
篱根半落春江水,稚子蓬头采洲芷。
莼丝芹甲满筠笼,日暮豀桥得红米。
秋山远,秋木黄,斜汀曲屿苕花香。
归云带暝卷寒色,晚吹吹回双雁行。
鲈肥酒熟莼丝美,独钓孤舟老烟水。
故人停浆问生涯,湘水光摇碧千里。

游法济寺

宋代 李新

暮钟晓磬杂啼鸦,尤觉幽栖与鸦赊。
风力吹回千嶂雨,柳阴遮断一豀花。
苍皮树瘿何妨丑,横水桥虹不厌斜。
夜半春雷乱车轧,不须鸣鼓助惊茶。

重阳后有作

宋代 李新

白酒贤人趣,黄花道貌妆。
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
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
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

观梁辅之晓阅

宋代 李新

羽林出戍死忘家,坐作行趋听家牙。
碧月初生弓入抱,青蛇不动剑藏花。
风吹细柳旗阴转,日过寒豀陈脚斜。
回笑书生头白早,空将笔砚战年华。

再游云门山寺

宋代 李新

筠马梯空正肉飞,山幽鸣鸟自声微。
地趋玉嶂新朝眼,岩织天花欲坠衣。
云木绸缪青羽葆,窦泉零落小珠现。
重来且与看华表,只恐无人识令威。

简任安中

宋代 李新

边公春梦昼悠扬,借有新嘲不汝妨。
杖屦未经桃李树,棹歌空忆水云乡。
子规啼去花应好,燕子归来日渐长。
稍学渊明惜名酒,扫除斋阁待君尝。

过净慧院

宋代 李新

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
高原绕东飚,草木负春色。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
豀梅荐余馨,林光动寒碧。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

题明远轩

宋代 李新

聊能半日止游韁,拂拂尘裾未涤黄。
山掩豀光龙脊断,谷传天籁虎风凉。
乱云过眼不妨好,细径入村何限长。
独酌苦吟清意在,可怜禽鸟亦相忘。
李新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2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