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月末再来渡石桥见桃花盛开有感而赋

正月末再来渡石桥见桃花盛开有感而赋

宋代 李新

小桃弄色仍千本,流水飘香又一年。
何必人如花灼灼,但教情似水涓涓。

诗人李新的古诗

铜鼓道中所见诗

宋代 李新

麦秋场院圃面颜光,蚕月丝车茧水黄。
豆饭饷田薅鼓住,田塍收水妇翁忙。
明沙粲流泉慢,绿竹猗猗苦笋香。
赩日不黔形自黑,剩收斗粉傅何郎。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

宋代 李新

鞭蕖照水晚妆明,彩鷁无风自在行。
争席要人相尔汝,新来翻为玉浆惊。

游雍熙寺

宋代 李新

随身刀笔快投空,黄鹄凭君放出笼。
野马已飞樽俎外,白云端在笑谭中。
太平老将境三略,迟钝参军得五穷。
近日半聋并半哑,莫将佛法问庞公。

日击

宋代 李新

悬知九折自成医,瘦骨绵绵尚胜肥。
引睡文书满床榻,病儿犹枕乐天诗。

前调(书所见)

宋代 李新

雨霁笼山碧破赊。小园围屋粉墙斜。朱门间掩那人家。
素腕拨香临宝砌,层波窥客擘轻纱。隔窗隐隐见簪花。

醉中歌

宋代 李新

骆夫子,逢恶客,
酒食未阑客呼索。烛花销铄不肯起,
口纵长歌手弹拍。一年所得能几许,
一日散尽何所惜。囊无千黄金,
亦无双白璧。负郭二顷田,
敛税三四石。十九种秫谷,
以助糟丘癖。家酿憙次道,
狗窦招光逸。何物骆夫子,
乃尔太旷生。始知张翰一盃酒,
愈於身后名。骆夫子,
听歌声,为君留好语,
伴月照江城。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 其四

宋代 李新

芙蕖照水晚妆明,綵鹢无风自在行。争席要人相尔汝,新来翻为玉浆惊。

金匮道中

宋代 李新

白云包裹石城赊,几度亲归梦里家。
春入小桃浑绮绣,风回残雪半尘沙。
唐贤碎泻真珠粒,郑老微明白杏花。
莫道穷边无好语,二公流落亦天涯。

有酒作

宋代 李新

富贵日厌意,志愿男子多。
饥寒愿身赘,奈此两臂何。
有子立参肩,於人犹负痾。
食菜色染颜,肘露枯树柯。
柴门旷宾至如归从,汝往张雀罗。
不粒尚犹可,无酒伤天和。
半世友孙生,斗禄才免薖。
割腹送名酒,愿饮衰颊酡。
弱子知有酒,走戏如投梭。
铁也未抵醉,阿林先缓歌。
环守独脚锉,盃到倾长河。
我若不饮酒,顾影已婆娑。
仰看颓檐日,去去疾沧波。

夜坐有感并简与讷教授

宋代 李新

青灯微火照寒更,不信儒冠误此生。
翻觉广文官未冷,始闻工部辟初行。
三年宦竞秋萧瑟,一枕时情梦战争。
思过故园寻故老,旋持春酒看春耕。

过垂云亭

宋代 李新

西风吹秋落山谷,霜红换尽烟谷绿。
垂云门冷一事无,只有庭松与篱菊。
白日兰堂一局棋,百年闲事无游丝。
山僧更劝黄粱饭,真似邯郸枕上时。

感贫女

宋代 李新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

龙游寺南屏轩和宋宠父韵

宋代 李新

平日江干过,南屏首重回。
不妨图里见,曾是梦中来。
近市楼台逼,高城鼓角催。
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过邠郊归蜀

宋代 李新

摩笄绿玉笋抽芽,卷地兜罗柳放花。
蛱蝶团空飞锦绣,葡萄上架走龙蛇。
河源曲曲无千仞,土室层层有几家,
脱得身归银汉近,云津却拟问仙槎。

即席次必强六绝句

宋代 李新

楼前燕子不知归,楼下莺啼碧树枝。
丝管未收空梓泽,恐君还有断肠时。

笋竹

宋代 李新

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
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
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
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磁钓翁 其二

宋代 李新

无心不自任公子,手引龙鱼敌万钧。瓦解弟兄惊坠甑,块居烟雨胜流人。

非关钓誉虽攘臂,未欲垂言却卷纶。更与甄陶一抔土,铃斋相伴岂无因。

妇嘲

宋代 李新

岁晚随君色色无,嫁时我自有琼琚。
借令值客休扪虱,幸未诗勿中专驴。
宁与渔樵安旧隐,莫言封禅著新书。
夜寒憎见牛衣泣,起执晨炊触釜鱼。

武功驿留题

宋代 李新

雾卷马蹄尘自起,东风送渡咸阳水。
故园花木绿成围,犹向关中见桃李。
闻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
羲和不肯为日驭,潜入北海分幽阴。
长安今过何曾识,此度刘郎老於昔。
终南入望眼长青,渭水翻波心更赤。
只今身在选官图,梦守么么五十余。
衣轻躍骏美年少,爱尔平时不读书。

九日罗江旅情呈文孺

宋代 李新

山程十驿策驽来,中路几成兴尽回。
旅次白醪饶客醉,故园黄菊为谁开。
漏长更箭迟翻鼓,生久灯花细落煤。
不是学无经济术,道书教我壮心灰。
李新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2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