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沪州大将第四

沪州大将第四

宋代 文天祥

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
高人忧祝胎,感叹亦歔欷。

诗人文天祥的古诗

赠龚豫轩数术

宋代 文天祥

挟策考休微,巫甘迈何追。
君亦布灵草,乃复探其微。
载观河洛书,今也休明时。
天高凤鸟翔,击拊遨以嬉。

赠杨樵隐应炎谈命

宋代 文天祥

莘郊一介,尧舜君民。
薇山二难,百世忠清。
富春耕叟,涕洟云台。
终南遁士,仕宦梯媒。
是数公者,俱以隐名。
木石一迹,霄渊异情。
九华山人,卖樵江湖。
请算世间,几种樵夫。

行淮东第六十

宋代 文天祥

客子中夜发,月照白水山。
悲辛但狂顾,浩荡前后间。

祥兴第三十三

宋代 文天祥

南游炎海甸,沃野开天庭。
真龙竟寂寞,乾坤水上萍。

苏刘义第四十三

宋代 文天祥

骅骝事天子,龙怒拔老湫。
鼓枻视青旻,烈风无时休。

白髭行

宋代 文天祥

忆昔守宣时,白上一根发。
去之四五年,一化为七八。
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黄。
众黄忽一白,惊见如陵阳。
白发已为常,白髭何足怪。
岁月不可歇。
雪霜日长大。
世人竞染淄,厌之固足嗤。
谁服芦菔汤,避老亦奚为。
少老如春秋,造物以为俦。
吾方乐吾天,乐天故不忧。

七拍

宋代 文天祥

忆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频频劝酒杯。
孤城此日肠堪断,如何不饮令人哀。
一去紫台连朔漠,月出云通雪山白。
九度附书归洛阳,故国三年一消息。

四月八日

宋代 文天祥

今朝浴佛旧风流,身落山前第一州。
赣上瑶桃俄五稔,海中玉果已三周。
人生聚散真成梦,世事悲欢一转头。
坐对薰风开口笑,满怀耿耿复何求。

十五拍

宋代 文天祥

寒雨飒飒枯树湿,坐卧只多少行立。
青春欲暮急还乡,非关使者徵求急。
欲别上马身无力,去住彼此无消息。
关塞萧条行路难,行路难行涩如棘。
男儿性命绝可怜,十日不一见颜色。

赠萧巽斋

宋代 文天祥

未有大挠书,先有伏羲易。
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术。
八卦与五行,皆自河图出。
易中元有命,道一万事毕。
卦义六十四,萧君得其一。
江湖旅琐琐,谈命以巽入。
人情爱委曲,喉舌嫌棘棘。
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
我生独骯脏,动取无妄疾。
是有命流行,谁陨复谁诎。
安能从儿女,朝夕谈昵昵。
若卦有人买,不妨君卖直。

生日

宋代 文天祥

忆昔闲居日,端二逢始生。
升堂拜亲寿,抠衣接宾荣。
载酒出郊去,江花相送迎。
诗歌和盈轴,铿戛金石声。
于时果何时,朝野方休明。
人生足自乐,帝力无能名。
譬如江海鱼,与水俱忘情。
讵知君父恩。
天地同生成。
旄头忽堕地,氛雾迷三精。
黄屋朔风卷,园林杀气平。
四海靡所骋,三年老于行。
宾僚半荡覆,妻子同飘零。
无几哭慈母,有顷遭溃兵。
束兵献穹帐,囚首送空囹。
痛甚衣冠烈,甘于鼎镬烹。
死生久已定,宠辱安足惊。
不图坐罗网,四见槐云青。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牢愁写玄语,初度感骚经。
朝登蓬莱门,暮涉芙蓉城。
忽复临故国,摇摇我心旌。
想见家下人,念我涕为倾。
交朋说畴昔,惆怅鸡豚盟。
空花从何来,为吾舞娉婷。
莫道无人歌,时鸟不可听。
达人贵知命,俗士空劳形。
吾生复安适,拄颊观苍冥。

己卯十月一日予入燕城岁月冉冉忽复周星而予

宋代 文天祥

去冬阳月朔,吾始至幽燕。
浩劫真千载,浮生又一年。
天南照天北,山后接山前。
梦里乾坤老,孤臣雪咽毡。

改题万安县凝祥观

宋代 文天祥

古道松花空翠香,风前鬓影照沧浪。
飞泉半壁朝云湿,啼鸟澌满山春日长。
须信神仙元有国,不知蛮触是何乡。
道人横笛招归鹤,坐到斜晖上壁珰。

齐天乐(甲戌湘宪种德堂灯屏)

宋代 文天祥

夜来早得东风信,潇湘一川新绿,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浅千花如束。银蝉乍浴。正沙雁将还,海鳌初矗。云拥旌旗,笑声人在画阑曲。
星虹瑶树缥缈,佩环鸣碧落,瑞笼华屋。露耿铜虬,冰翻铁马,帘幕光摇金粟。迟迟倚竹。更为把瑶尊,满斟醽醁。回首宫莲,夜深归院烛。

沪州大将第四

宋代 文天祥

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
高人忧祝胎,感叹亦歔欷。

张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

宋代 文天祥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
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鲁港之遁第十四

宋代 文天祥

出师亦多门,水陆迷畏途。
蹭蹬麒麟老,危樯逐夜乌。

京城借永福寺漆台占似王城山

宋代 文天祥

心如明镜台,此言出浮屠。
后来发精义,并谓此台无。
此台来是赘,何况形而器。
圆释正超然,点头会意思。
多谢城山翁,一语迎禅锋。
顾我尘俗人,与物方溶溶。

汀州第六十五

宋代 文天祥

雷霆走业锐,斧钺下青冥。
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又三绝 其一

宋代 文天祥

世事濛濛醉不知,南山秋意满东篱。黄花何故无颜色,应为元嘉以后诗。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6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