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延兴
蝉嘒嘒,老树秋风暑初退。闺门忽起思妇悲,欹枕听之堕双泪。
去年夫征淮水头,天明上马操戈矛。今年夫戍玉关塞,日夜艰危谁足赖。
不如烂烂云锦机,织成回文制君衣。不如湛湛长江水,流恨随君千万里。
白首会面知无难,愿君竭力军旅间。太平无事荷帝力,迟君归来慰家室。
凿凿之石如妾心,空山绝涧秋嵚崟。青山之松如妾操,大雪严风不凋耗。
石或可转松可摧,妾心万死不可回。
送知县 其二
长亭云树拥征鞍,意欲留君计转难。竹骑岂惟迎郭伋,蒲鞭直欲继刘宽。
班联晓陆承殊宠,绩考春曹陟最官。此别信知应未远,杨花香衬马蹄还。
忆王氏兄弟
大野荒寒起夕阴,残蝉幽咽乱清砧。虚庭宿露苍苔滑,远道秋风黄叶深。
烽火未收三月信,田园空负百年心。多情好是西城月,时向愁边照苦吟。
寄思温尹 其三
山斋留客晚凉初,茗枕吹香清初馀。雨过云生松下石,月明风乱枕边书。
一家骨肉今无几,四海亲朋转见疏。张翰秋来定归去,江湖随处是莼鱼。
咏雪效时体 其五
琼葩春绕画楼飞,尽捲珠帘认翠微。影落玉堂翻砚沼,光摇金殿晃朝衣。
长烟压树难寻路,远火烧云正打围。明日出门好晴景,冰花满帽散珠玑。
蝉嘒嘒
瞻云图
朝出看燕山,云莫归行燕山道。道傍云气光动班烂衣,千里飞来白如埽。
长天愁迥阴冥迷,虚室宵清神皓缟。太行一发半落天之南,翠彩浮空散文藻。
缙山更在天南之南海树边,白发高堂岁晏惊寒早。
三年书断安稳无,每一思之心懆懆。风回云杪思飘扬,月堕云西梦颠倒。
白云半幅细入天机中,写出狄公心事炯炯随云照穹昊。
云无心,人有情,物易化,情难老。朝看云,暮看云,缙山佳处安得乘云忽飞到。
云中人,拂黄巾,山中云,护丹灶。从龙奋迅直上青天飞,变化无方契元造。
天下苍生正须霖雨之,慎勿栖岩扉,閟鸿泽,负明时。
夕次同川
咏雪效时体 其九
海天空阔白成堆,坱圠春从地底回。紫禁晴飘龙尾湿,蓝关寒扑马头来。
婆娑起舞多妖冶,顷刻开花巧剪裁。清气无边堕诗境,迥排云气上琼台。
柳居图
先生夙华川,山中好隐居,门前十柳青扶疏。种来不记几岁月,生意蔼蔼充吾庐。
先生一生好心事,放迹其下乐有馀。垂垂露叶覆轩户,灿灿雪絮吹琴书。
清风潇瑟来枕席,流水汨■鸣阶除。或逢樵,或对渔。
隔浦荡轻航,呼童巾小车。丸药听黄鸟,攀条穿白鱼。
野老争席树阴底,凉影团团摇酒壶。山中之人有天趣,丹墨点染成画图。
若非下惠当时宴休处,定是柴桑处士之故墟。自持御史节,朝夕赋归与。
载歌柳居柳,临觞惜居诸。既不能归田重培育,又不能驰书问何如。
风瑟瑟,动干旟,露湑湑,沾佩裾。千丝万缕乱心曲,渺渺遥思飞云衢。
寄言子孙爱惜之,要使清阴大芘吾里闾。
雨中偶赋
黯淡青林白雨飞,隔花莫恨湿春衣。恩沾草木生兼遂,声到松篁听转微。
谷口泉清舒药甲,岩隈风乱打柴扉。故园有屋多应漏,几日摊书晒夕晖。
雨和仲礼
朱夏多淫雨,新凉报早秋。疾雷翻电过,遥海蹴天浮。
无计回乾造,端居愧俗流。滔滔天下溺,谁轸万人忧。
羊祜庙
勋名冠绝复全身,两晋如公竟几人。庙枕吴江非故迹,碑横岘首哭遗民。
空坛晓雾沉荒树,断壁秋风埽暗尘。老泪向人收不尽,愁边和雨湿衣巾。
寄思温尹 其六
虚庭无人坐开襟,云气满地何萧森。老夫怀友传尺素,稚子读书惜分阴。
小窗凉月破烟夕,远道秋风伤客心。羡杀遒城令尹好,安得细听堂上琴。
寄思温尹 其一
鸡泉邑里识君初,回首春风似梦馀。惠爱新闻行旅说,才名不愧史臣书。
花明白日青山静,稼簇黄云早吏疏。后夜林扉倍相忆,高情莫忘寄双鱼。
咏雪效时体 其一
沉沉仙馆静无风,光动霄衢缥缈中。玄圃暖湔瑶草白,绿窗春绚锦机红。
皇天有道开丰稔,诗趣无边入混融。为问兔园张宴处,满堂豪客赋谁工。
咏雪效时体 其八
访戴曾上王猷船,持节不齧苏武毡。苦吟杰出柳絮外,清气迥绕梅花边。
芸窗夜白照书卷,山肆晓寒增酒钱。安得九夏复如此,松下从教惊昼眠。
出猎图
大漠阴风起,煌煌猎骑来。关弓霜月满,吹角塞云开。
射虎惭无术,呼鹰谩有台。萧条空见画,粉墨乱尘埃。
咏雪效时体 其六
云飞大野晓模糊,水国微茫一雁呼。风起四檐翻玉树,天移万象入冰壶。
子卿持节终归汉,裴相乘虚急破吴。五稼从兹兆丰稔,老农争说往年无。
江皋图
江晚月未上,白烟满芳洲。雨止山气佳,衡扉在岩幽。
浦迥沙漫漫,松深露浮浮。水田早稻熟,稍欣获有秋。
旷爽来清风,朱夏炎歊收。野人乐江居,垂轮水西头。
得鱼送邻家,酒好仍见留。童丱喜相随,浩歌送蜚鸥。
古时放达人,傲睨轻王侯。焉能繫尘鞅,憧憧为身谋。
我家汉水上,田园雅绸缪。谷苗含惠泽,井洫交新流。
收穫赒族党,矢心良不媮。一自来京都,星霜倏十周。
寄食仰俸粟,曷免生事忧。药物縻病身,旷望增夷犹。
翩彼南飞鸿,肯寄音信否。
雪和饶倅 其一
散乱飞霙落帽檐,棱层砖玉簇峰尖。野梅放白寒香冻,村酝倾红腊味添。
云压蓬婆迷羽骑,风回金爵扑珠帘。出门三尺无人埽,好为丰登取阄拈。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116篇诗文
赠杭州包知事与直
移教房山留别雄县周尹
挽许璘
别山中友
松雪翁画马
春日郊行 其一
和梅尹寄来韵 其一
暮春喜故人至 其一
和安常寄山中友诗韵 其二
雪和饶倅 其二
雪中退朝
鸣皋亭
东波洗砚池
山中见王■
别易水诸公
游长春宫
抱病
和梅知府寄来诗韵 其一
和梅知府寄来诗韵 其三
寄思温尹 其四
与戴元礼黄山人期登石径山谒道陵而山人不至
卢龙 其二
忆安常
寄省掾赵晞颜
湘中老人图
客中喜金震见访
和宣文刘仲德咏雪
舟次龙江
乱后入城有感
题垂虹亭壁
送知县
寄思温尹 其二
舟次松陵
往郎山
咏雪效时体 其三
读贾谊王粲传
赠弹筝人
题万松金阙图
山中值雨
正己堂
寄思温尹 其五
与薛十二过寿宁精舍得歌字
初夏雨坐
喜王延龄至自金陵
灯花词
送李顺文
秋日山行
和睦公九日韵
挽张及民老先生
宿嘉秘寺
题逸士图
和梅知府寄来诗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