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英
乡关迢递树重重,尚隔巫山十二峰。梦去不知江上路,满天秋色散芙蓉。
暮春泛舟游玄湖二首 其一
郭外玄湖胜,风光欲暮春。扁舟聊寄兴,泉石偶相亲。
万柳飘丝密,千莺转曲频。沧浪还指点,烟景与游人。
发南康度鄱阳湖阻风
西风湖口叹飘零,独倚篷窗思渺冥。一望秋涛千里色,青山何处是宫亭。
送邵太学使江南因归省觐
一轺南去日,衔命出西京。山驿占星候,江帆带月行。
閒居潘赋乐,奉使陆装轻。綵服来须早,金门待长卿。
访刘公子孟羽
浊世佳公子,同餐粤峤霞。朔风吹木叶,雪色点梅花。
飘泊羊城客,淹留剡曲槎。放怀忘逆旅,长醉不思家。
元夕过黄隐君言甫宅访康茂才思魏赏灯醉饮留宿
灯花酬令节,载酒过玄亭。社好元无约,萍逢偶聚星。
相看龙剑合,不放羽觞停。潦倒联床宿,春霖夜共听。
伏日承欧梁黄关何诸君子过集得逢字何字二首 其二
水边堪避暑,对酒一狂歌。高适应酬李,羊生属和何。
亭开荒径远,客过竹林多。竟日纵欢赏,幽盟在薜萝。
酬姑苏张太学见赠
江湖落魄独怜予,铁砚生涯自索居。入洛幸逢张太史,游邛今见马相如。
清秋淮海看停辔,旧隐吴门忆著书。良晤不堪仍赋别,白云东望一踌躇。
重阳后一日访苏惟奕书馆黄崇赋携酒榼复登海西台因步惟奕九日韵
幽人把臂海云间,十日重登赋小山。台上且看篱菊绽,酒中那计杖钱悭。
扁舟远水仍同泛,白雁联翩顷过关。樵采旧游酬酩酊,夕阳西下蹑云还。
三水晚泊
西风吹不息,朔气共萧萧。树暝投归鸟,溪深促去桡。
渐闻乡语异,转觉客程遥。且傍渔灯宿,寒江夜听潮。
席上赋明月
光分骢马色,彩散侍卧衣。飞盖还高会,西园客未归。
霜降日同冯欧诸君子登西台
海燕回,塞鸿来。千山丛桂发,三径菊花开。逸客招携频载酒,联镳乘兴共登台。
立冬客馆病坐
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用韵再赞黄文士伯舆婚配之喜席上赋
合卺杯传夜未央,洞房银烛照红妆。佳人才子鸳鸯匹,好似梁鸿配孟光。
广德寺观牡丹
径转西园窈窱通,寻芳步屧到通宫。池边风卷千丝密,槛外烟笼万片红。
上界香飘双树侧,曲江春在一亭中。松门不厌缁尘客,骑马携壶兴未穷。
丙寅二月新婚有作
却喜佳期至,东风柳色新。深杯银烛夜,明月洞房春。
梦寐千秋事,驱驰百感身。起看天地里,问寝在兹辰。
访陈山人性伟二首 其二
沙堤杨柳绿阴凉,倾盖华堂尽几觞。潮涨浮槎归路渺,满天离思度沧浪。
辛巳元日对酒作
凤历初开日,春风宽客怀。浮生元草莽,纵饮自茅柴。
落羽八千里,行歌十二街。飘然吾欲去,丘壑蹑芒鞋。
秋夜同叶文信步月过刘汝贤高斋因望西山作
秋风吹白露,寒色满皇都。海树浮云尽,江天明月孤。
疏砧连北塞,群雁过西湖。爱此潇凉夜,黄金一醉无。
陆山人华甫见过山房二首 其二
汝水分携后,余归又二年。停云劳梦寐,兹夕共周旋。
梅萼沾山雪,芝柈引石泉。钓竿吾欲荷,一泛五湖船。
小除夕访黄隐君言甫留饮
腊尽梅如雪,寻君一杖藜。凭阑沧海近,绕径暮云低。
白版称江左,青莲愧陇西。新春仍结社,花月好招携。
李英
李英,字心华,号苕生,聊城人。诸生。有《齐竽》。► 282篇诗文
初至燕京宿报国寺英上人禅房
送余沈二春元赴进士举
李山人裕伟游金陵初归趋访留饮
戊辰二月自金陵过京口遇雪有作
金陵春日雨后同盛姚诸君子出游城南诸寺遂登雨花台
陆山人华甫见过山房二首 其一
中秋江村即事
朱博士以礼上人画竹索题二首 其一
怀静修上人二首 其二
十一日同梁何伦黄诸君子集爽然堂鼓琴赏菊
六日承关欧黄诸君子过李英饮柏叶酒
长安早秋
白下逢张太学幼于
赠林祥云为书当垆集
思家曲四首 其一
普惠寺饮饯即席留别王云卿
酬朱子厚方永叔二公子见寄
九日陆山人华甫见过夜集得歌字
月夜同欧黄关诸词客雅集
赠别郭太学建初还闽中
梦中游来台作
闻陆秀才无从游武夷山赋寄二首 其一
甲子元日晓望
答李明府椷遗葛履兼贶六韵问病二首 其二
题大酉山房赠黄茂才元生
访张子觉留饮赋此赠之
王黄二子将有行期过访客舍
临江道中遇乡友
访方台卿黄玄通李廷叔三友留酌
赠黎道士文登
寿仪部冠带元澹五十一初度
春日同元章隐君过集伯鳞伯羽二文学结绿斋赏菊得生字二首 其二
夏日游永光寺
题张光禄纪游画卷六首 其一 琼楼观海
中秋周氏园中沈氏诸子登台玩月因话西湖风景有作
送静渊上人南还
长至日偶遇欧隐君于真见邀李英饮垆头之酒
初开酒馆承欧黄苏李诸词客过辱篇什酬答一首
初至燕京寓报国寺登毗卢阁
甘茂修见过
乙巳元日访欧文士宜丽
送黎悦勤之嘉兴
元夜旅怀柬国辉时芳
送罗范阳山人游嵩山
梁季参见访诗以赠之兼忆黄惟让
留别周氏诸君子
丙子除夕
晚登毗卢阁
中秋后三日访黄茂才君甫留饮元玉伯安偕李英同赋
暮春泛舟游玄湖二首 其二
春日出郊游鄢庄二首 其二
淮阴夜泊
清明日谒先考妣墓
元夕旅泊石湾杨明壮携酒见过舟中
再至京邸春日书事
张汝成自东鲁至过访邸中二首 其一
送马邦立南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