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言怀五首 其三

言怀五首 其三

明代 李昱

魁山一茅茨,中有无名氏。头戴有皮冠,发白丝不理。

斋居了无事,危坐乌皮几。流观高士传,放迹心独喜。

红尘树外隔,清风竹间起。俗客不我过,其门静如水。

嗒焉似忘我,稽首南郭子。

诗人李昱的古诗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其二 寿日宴胡伯弘昆仲家

明代 李昱

胡家兄弟出名门,朝夕留宾礼意敦。特为老夫称寿酒,敢忘沉醉坐华轩。

春前著蕊梅犹浅,腊底飞花雪正繁。石鼎煮茶过夜半,少陵诗法正烦论。

送琴僧印秋海归东林

明代 李昱

韩子文章最有声,颖师琴调得传名。十年具美知谁继,此地长吟送尔行。

铁凤飞楼开佛日,玉虹吹瀑下江城。几时五老峰前路,拄杖相过听短赓。

白云亲舍图 其二

明代 李昱

萱草谁云儿女花,侵陵雪色耐年华。瞻云莫使斑衣湿,好事辛勤到五车。

正月辞

明代 李昱

雪消楼瓦鸳鸯暖,太液池香翠暖满。春愁如织莺未知,新染鹅黄柳丝短。

美人纤手画双蛾,绣帘捲得春风多。春风开红又开紫,却怕青年逐流水。

闰月辞

明代 李昱

望舒推轮出蟾阙,三岁清光多一月。露湿琼楼秋气寒,镜里嫦娥生白发。

桂高十丈香风满,愁来退作黄杨短。树厄何如人最多,荧荧别泪成银河。

春山道中与唐仲暹辈分韵得迟缸二字

明代 李昱

莫春之初行乐时,青衿济济亦追随。酒因爱客传杯数,诗欲惊人得句迟。

溪柳线垂将雾绾,野花红落倩风吹。閒中景物千金直,休使徵贤使者知。

杖藜三月青山路,风景真如濯锦江。在树啼来黄鸟对,隔溪飞去白鸥双。

旧题僧寺诗连壁,新酿田家酒满缸。寄语朝端故人道,归欤已觉寸心降。

灯辞三首 其二

明代 李昱

打遍凉州羯鼓声,牡丹花发最分明。春宵苦短须沉醉,莫使金鸡下五更。

柬童良仲聚远庵绝句

明代 李昱

兰江书法妙无伦,铁笔兼逢远上人。肯向魁山寻野老,不辞沽酒典衣频。

五言古诗凡十四首 其一

明代 李昱

李杜日已远,畴能振风雅。淫哇既纷靡,视古气益下。

雷鸣喧瓦缶,遂谓黄钟哑。鱼目轻夜光,驽骀鄙宛马。

独立天地间,长怀何由写。白雪非不弹,举俗和者寡。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其七 对雪怀池文仲

明代 李昱

岁莫俄惊十日冻,天风吹雪满江南。穷阴积数花应六,丰岁标祥白已三。

出土麦苗还自秀,傍岩梅蕊为谁含。此时安得池徵士,茗椀新诗夜剧谈。

八月二十五夜陈世恭邀赏桂花

明代 李昱

中秋过十日,丹桂始堪誇。浸酒尝花味,张灯代月华。

旧游人顿少,迟赏兴尤嘉。谑笑从狂客,清歌欠小娃。

留别彭士云管勾

明代 李昱

驱驰逆旅似浮萍,寥落斯文若萍星。远道已为千里别,好诗能复几回听。

水连徽港滔滔白,山过宣城历历青。天上五云春色暖,愿随染翰侍彤庭。

处女吟

明代 李昱

深闺有处女,盈盈好颜色。施朱太赤粉太白,画工如山貌不得。

年逾三十不嫁人,蹇修塞门守愈真。清晨去来山上柏,愿以苦节终吾身。

东风吹绿阶前草,蝴蝶双飞一何早。长门白日苦花多,人生只似花开好。

东家小姑嫁大官,锦靴笑坐黄金鞍。一朝失宠如敝屣,镜中孤影愁离鸾。

西邻小妹嫁豪贾,聘与黄金贱如土。失身乃在江海间,梦魂长怨风波苦。

何似深闺处女吟,许身真比双南金。寄声小妹小姑道,嫁人容易红颜老。

守岁有感而作

明代 李昱

家人草草具杯盘,爆竹声中笑语欢。衣上忽看慈母线,泪痕如雨落更阑。

戏柬池莘仲

明代 李昱

少年一饮轻千钟,力微难染桃花容。年深始作汗酒法,以一当十味且浓。

王君亲传坎离鼎,出瓮鹅黄煮秋影。檀心味烈九酝同,醉倒伯伦呼不醒。

清晨喜见双玉瓶,中涵沆瀣光冷冷。鸬鹚之杓鹦鹉盏,坐使宾主皆忘形。

我老多愁酒难敌,故人未肯分馀沥。座中甘作刘公荣,醒眼终朝看山碧。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其六 宋明府席上赠胡仲申隐居并卲原性

明代 李昱

近年耆旧晨星似,况复林泉事考槃。白首能来欣倒屣,青云不去耻弹冠。

日长公馆棠阴静,春莫山城雨气寒。更有同行邵文学,可辞樽酒罄交欢。

秋宵七恨 其六 蛩

明代 李昱

疾雷鸣夏风鸣冬,秋来鸣者难为容。露寒九月入床下,啾啾唧唧群相从。

十回归梦九回断,起坐积愤填心胸,吁嗟恨尔之秋蛩。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 其四 贺吴弘道再令永康

明代 李昱

相逢曾记帝王州,又向华溪接州游。陶令虽辞彭泽去,寇君终为颍川留。

雨鸠鸣绿桑连野,晴雉翻青麦满丘。早晚治平推第一,玺书推上凤池头。

别胡伯弘仲源叔敬季祥诸昆仲

明代 李昱

斗魁山下树参天,文定流风几代传。兄弟四人皆好客,乡闾诸老总称贤。

花溪雪霁春摇荡,翠岘云深路接连。金石交情有如此,临分焉敢废诗篇。

秋晚游西湖二绝句 其二

明代 李昱

秋夜西湖泛棹过,满船星斗近天河。鸣榔忽动清风起,一对鲤鱼吹白波。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