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山庵

宿山庵

明代 李昱

初夏日长夜渐短,客子颇爱青莲庵。明月皎皎鹤在树,凉风萧萧龙起潭。

小簟琅玕破幽梦,深杯琥珀凝馀酣。关河千里暗芳草,与尔一曲歌江南。

诗人李昱的古诗

秋风三叠题德邻家所藏画三首 其三

明代 李昱

江南九月秋风落,杀气如云暗城郭。浓霜凄凄日色薄,玉叠鼓寒声不作。

绿草夜奏兰台宫,问天乞借襄王雄。前驱蜚廉后丰隆,一洗狐兔无留踪。

呜呼三叠兮秋夜肃,变作南风五弦曲。

雨后过畦

明代 李昱

十月晴宜雨,芃芃野菜新。皇天无弃物,生意颇如人。

落箸银丝滑,倾筐翠色匀。盘餐亦多品,不信庾郎贫。

吴将军歌赠迈善乡

明代 李昱

吴将军,天下雄,目如朗星气如虹。平生读书不怕死,惟有秋霜烈日皎皎是孤忠。

曾攀丹桂枝,飞上银蟾宫。紫皇赐以白兔药,令将军起民彫瘵苏愚蒙。

去秋蝮蛇从西来,渡我浙水东。磨牙白参差,吮人肌血豺虎同。

将军跃马如游龙,笑持三尺莫邪锋。刳蛇之腹馘蛇首,魂魄散乱随秋风。

又闻栝苍山,千叠万叠青芙蓉。山深狐兔作人立,火云猎猎旌旗红。

将军手撚铁丝箭,腰挂麟胶弓。竟从荒茅野草入,一洗妖媚无留踪。

民无居,将军墉,民无田,将军农。秋田满眼春芃芃,卖刀买犊期年丰。

夜来挝鼓声笼铜,乃是将军奏凯归越中。越中民,喜且雍,走白叟,歌黄童。

牵羊载酒遮道迎,迎我诗书礼乐之元戎。有母有母垂霜蓬,升堂百拜欢动容。

有儿为国立大功,忠孝一心天感通。乌台卓立高崇崇,荐章如云达九重。

九重日月光重瞳,玺书蚤晚来徵庸。噫吁嚱吴将军,安得如公数十辈,落落棋布严提封。

题鱼图

明代 李昱

江飙飒起声蓬蓬,白浪昼翻河伯宫。群鱼出没玻瓈中,扬鬐掉尾各有容。

大鱼雪沫嘘晴空,小鱼戢戢如蚕丛。中有一鱼健且雄,丹砂作尾双眼红。

挥霍咫尺风云从,近前惊倒濠梁翁。回头尔辈皆凡庸,变化已作龙门龙。

江叟吹笛图

明代 李昱

长江浪险懒垂钩,短笛西风且自由。两岸芦花如雪白,一声吹动楚天秋。

题梅 其二

明代 李昱

罗浮山下隔烟开,香雪纷纷入梦来。谁谓缟衣今寂寞,花光笔里唤春回。

陈世恭昆仲同游龙泉庵赏海棠

明代 李昱

三月江南好风日,得意看花马蹄疾。颇怜西蜀之名花,烂熳娇红逞仙质。

丽脸犹嫌繁杏艳,柔丝已学垂杨密。游蜂迷处万朵明,归鸟鸣边一枝出。

青霞时留仙客佩,绛云夜照维摩室。去年载酒常恨晚,今岁题诗未开毕。

道人所乐非一二,弟子相随成六七。过眼谁羞花似雾,簪帽犹誇发如漆。

日斜欲去还徘徊,唤取佳人弹锦瑟。

挽朱留耕十二韵

明代 李昱

养誉能超俗,延龄似得仙。风生谈满座,霜染发垂肩。

锦里青山外,金城碧水边。谁誇五牸富,正爱一狐贤。

晓句筼筜谷,春蓑䆉稏田。躬耕疲不厌,力学老尤专。

岂谓迎申日,俄惊在已年。蒲轮何寂寂,草带已芊芊。

惘怅蓬科地,凄凉薤露篇。绋多亲友执,书有子孙传。

去去随长夜,冥冥隔九泉。惟应忝邻好,回首涕潸然。

泊鸬鹚湾

明代 李昱

朝辞婺女城,暮泊鸬鹚湾。鸬鹚暝不见,但闻水潺潺。

水声日西流,客子何时还。长风吹征衣,惨澹生愁颜。

菜圃为邻畜残而作

明代 李昱

孟尝久不作,吾徒食无鱼。长斋徒清昼,赖此田中蔬。

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青青日已长,尽是辛苦馀。

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

遂令苍翠场,转盼成空虚。嗟我在羁旅,草野聊暂居。

惜无樊篱固,怅望徒踟躇。踟躇将奈何,屏弃犁与锄。

学圃圣所鄙,且读窗下书。

怀郑本初

明代 李昱

越王城中汎棹过,紫菱白藕兴偏多。别后风尘不相见,五年江海失阴何。

海棠留春莺歌效长吉体

明代 李昱

环奴本是倾城女,帝遣女中作女主。玉手亲将金剪刀,剪碎锦江三月雨。

猩魂入梦流妖芳,翠纱夜烧红蜡香。双鸟绿衣黄作裳,声声苦欲留春光。

青皇马嘶芳草路,胭脂欲捲东风去。画师却倚中山兔,留在华堂最深处。

灯辞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昱

万点金莲烛渐烧,水晶帘影夜吹箫。只知天上星辰近,不觉人间夜色遥。

徐原父画梅歌

明代 李昱

座客且莫諠,听我梅花歌。古今画者岂不多,俗工柰此幽绝之花何。

花光道人得三昧,标格孤高出尘外。后来继之复何人,画师敛手看前辈。

汤叔雅杨补之,我尝按谱搜瑰奇。或如蜂腰绕屈干,或若鹤膝行高枝。

或如蟹眼竞的皪,或若兔耳相参差。阴阳向背合造化,攒三簇四何葳蕤。

眼看变态不可测,记一忘百空尔为。寥寥数百年,寂寞江村树。

乾坤尽埃尘,伊谁重毫素。人间不是无梅花,无人识得梅花趣。

山阴老王腹如蟆,能写千朵万朵之繁葩。权门挟势求不得,徘徊怅望扼腕生咨嗟。

九里山中草堂窄,手种梅花动成百。有时疋纸戏作推篷图,老干新捐隘春色。

寻常更有梅花船,系在鉴湖之濆柳姑之庙前。夜半酒豪诗兴颠,绕湖撑遍十顷玻璃天。

金华徐君亦有梅花屋,终日关门媚幽独。西湖东阁座上亲,庾岭罗浮眼中熟。

三年落笔始一挥,观者已觉心神飞。达官名流得真迹,珍藏箧笥生光辉。

有时写墨梅蕊,玄霜点注雪色纸。三十六宫貌如玉,风流却让昆崙美。

有时作红梅花,鹅溪绡上碎染天台霞。艳如玉环醉夘酒,炯如姑射餐丹砂。

有时画钓潭影,横枝下浸沧波冷。老龙屃赑蟠水鳞,夜半熟眠呼不醒。

有时画出墙梢,孚尹玉气春风淆。佳人日暮翠袖薄,独倚脩竹当林坳。

有时写雪后容,清绝但无比。玉瘢数点春自生,铁骨一梢僵不死。

有时写风前景,满地还飘零。粲如鱼鳞嗅不腥,纷纷点破莓苔青。

有时或写烟中骨,彷佛倾城在林樾。隔帏遥见李夫人,灯下玉容终恍惚。

有时或写月下魂,巫阳招得来黄昏。缟衣能歌绿衣舞,月落参横何处村。

王君笔底纵横处,意匠分明与神遇。遂令海内人题诗,碎锦零珠不知数。

忆昔君尝求我吟,一别风雨江湖深。十馀年来乏佳句,今日为君劳寸心。

许坛高筑临无地,立呼四友来参侍。前驱陈玄后陶泓,楮生毛颖还同至。

山根水涯开几株,南枝北枝春有无。搜梅之精擿梅髓,旧怀新赏成须臾。

金华之山鉴湖水,山有奇峰水清泚。王徐写梅伯仲间,况复清高亦相似。

王也骑龙叩天关,五云之中唤不还。平生画梅得真诀,置在二十四风花仙之上班。

徐也少年今白首,能事无能出其右。世人唤作梅花徐,剩有香名吹不朽。

何水部,杜拾遗,老夫赖尔相提携。寻花索笑往何所,梦中着屐行春泥。

岂不闻凌风之台,郤月之观,岁莫之伤,春愁之乱。

二老乃是诗中豪,其馀作者李与桃。桃红李白徒烂熳,风韵岂似红梅高。

林逋处士请回驾,暗香疏影非真画。画本无声诗有声,诗人几许浪得名。

我欲寻君牧羊洞,自取瑶琴作三弄。复念人间知者希,梅梢月色谁能共。

三弄亦不尽,离思纷如云。问天乞借骊珠一千颗,置在白玉盘中持赠君。

赠君君莫违,什袭当爱惜。诗因君画始霶霈,画得吾诗倍辉赫。

朝来隐几已忘言,更向孤根寻太极。花神有灵应笑我,此翁也有梅花癖。

老翁之癖因作歌,苦被风骚互推激。湛卢豪曾欧冶重,绿螭紫燕孙阳识。

我歌不求众口誇,我才不倚千夫敌。但恐为花漏泄春消息,花神上诉天为嗔,六丁下取飞霹雳。

诞日醉吟

明代 李昱

先生今年五十一,两鬓虽斑眼如漆。挑灯终夜何曾眠,细字蝇头看书帙。

既不能握简,起草趋明光。又不能搴旗,斩将赴敌场。

布衣十载困江海,空有峥嵘磊落惊世之文章。近来结屋翠峰下,白云绕屋看如画。

王侯卿相不到门,自与农夫作邻舍。蚁浮缸面新酒浑,清晨上寿谁称尊。

阿儿拜前女拜后,此乐欣欣难具论。盘餐照眼复何有,出瓮黄齑间青韭。

山田放豚初告腯,泼刺鲜鱼贯霜柳。须臾剥剥啄啄叩门急,携肴载酒来诸生。

陶然洗盏复更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有铿锵涧水和此飕飕万壑松风声。

松风为我清,松月为我明。眼花耳热不知夜,但知百川一吸如长鲸。

我醉欲眠卿且去,谪仙未得其中趣。玉山虽倒嗔人扶,染笔从容赋长句。

我不愿二十四考书中书,我不愿千二百岁崆峒居。

但愿百年三万六千日,日日醉吟欢有馀。

八月二十五夜陈世恭邀赏桂花

明代 李昱

中秋过十日,丹桂始堪誇。浸酒尝花味,张灯代月华。

旧游人顿少,迟赏兴尤嘉。谑笑从狂客,清歌欠小娃。

黄熊歌

明代 李昱

我家有犬名黄熊,不与寻常群犬同。狺狺夜吠捍门户,兼有捕鼠之奇功。

山居灯尽黑如漆,黠鼠出入声啾唧。合曹合类恣所经,搅瓮盆翻齧书帙。

黄熊此时方按行,嗾之愈怒威盈盈。奋前搏一百鼠散,坐令倾洞成清平。

蒙贵乌圆未须贵,宋鹊韩卢莫誇技。寄谢区区世上人,素餐尸位能无愧。

甲辰岁九月一夜梦外舅天趣郑先生问幽冥之事但云海天月色秋茫茫觉 ...

明代 李昱

外舅实天迈,神采冰玉相。明经擢巍科,气劘贾董场。

骅骝自超诣,鸾凤必高翔。辙环湖海间,著述成数囊。

弟子满京国,所至留馀芳。晔也樗栎材,谬选膺东床。

提撕感恩厚,取别亦已长。今夕复何夕,漏永犹未央。

分明入我梦,言笑如平常。载拜问所从,面诲辞慨慷。

海天既无际,月色秋茫茫。魂来波浪白,魂去云山苍。

音容遽相失,辗转何由忘。天地一蜾嬴,死生等行藏。

游魂乃其变,浩荡随飞扬。去来本无迹,暂寓无何乡。

情深自难已,揽衣涕泗滂。

胡生仕中九日载酒

明代 李昱

门生载酒来衡宇,野客簪花忆宇乡。酒色才于今岁绿,花枝仍似去年黄。

残山剩水登临厌,短句长歌属和忙。信是乾坤容晚景,不知风雨过重阳。

十月辞

明代 李昱

美人坐处生阳春,芙蓉牡丹联绣裀。沉香火暖然乌银,暖光吼出红麒麟。

胆瓶满贮波寒绿,小插疏梅半梢玉。莲叶漏沉犹未眠,翠被薰烟惹兰馥。

李昱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2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