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卢一清西游

送卢一清西游

明代 李云龙

君寻西去路,此地我曾经。一水戛寒玉,两山环翠屏。

人家依瘴岭,蛮语隔烟汀。别后迟鸿雁,秋江正杳冥。

诗人李云龙的古诗

哭崔季嘿 其六

明代 李云龙

曾共云山采药来,鹤舒台上竹窗开。松间昨夜闻清啸,人见亲骑白鹤回。

社中诸子再饯别限韵

明代 李云龙

残红飘尽暮莺娇,如练澄湖入望遥。画舫客来歌互答,绣帘人醉目相挑。

重逢洛浦怜捐佩,欲别秦楼懒听箫。莫向杨花问离绪,请君看取短长条。

寄袁道生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酒场苦消渴,忆底慰持螯。郁水宝山路,青虾白石蚝。

何时宜水节,十月渐风高。定拟拿舟去,从君倒浊醪。

镜园和邓玄度步韵 其十五

明代 李云龙

鸱鸮群引类,蝼蚁亦称王。且自为雌伏,要能与雁行。

采蘋当玉食,呼酒换金章。独有囊中草,犹馀鸡舌香。

留别梁君南

明代 李云龙

同居穗城内,犹恨少相逢。又入青山去,青山千万重。

离怀烟水杳,别梦白云封。莫忘寻仙约,罗浮秋正浓。

题徐元祥清槐居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土阶虫语鹤语,草阁琴声磬声。先世三槐处士,对门五柳先生。

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 其六

明代 李云龙

罗浮苍翠里,原是列仙乡。向夕开帘望,钟声到上方。

行吟古洞口,坐卧清溪傍。水石看如此,风尘底事忙。

送麦子中之官荔浦

明代 李云龙

汉家司牧重循良,琴鹤随君入瘴乡。春水迸来滩百折,暮云低处树千行。

居人竹屋沿山郭,蛮女花裙拜道傍。到日双凫应北向,太平天子正当阳。

溯府江而西山青水碧应接不暇得诗四首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澄潭清彻底,日暮刺船过。游鱼占花影,寒雁飞个个。

初疑镜中行,忽讶天上坐。照影时自笑,不知谁是我。

罗浮道中四首 其四

明代 李云龙

中峰已奇绝,上界更迢遥。瑶草经秋长,閒云满地飘。

石林开紫府,磴道上清霄。羽客长松下,邀予度铁桥。

行经罗浮

明代 李云龙

层峦如障踞循州,天外三峰翠欲流。钟磬半沉萧寺月,烟霞深锁汉宫秋。

瑶台花发临溪水,琪树鸾栖对石楼。一望仙源心便往,几时携鹤住丹丘。

水西春日 其四

明代 李云龙

啸楼西畔一室,古树笼云蔽日。但闻黄鸟唤声,不知白鹤飞出。

送李伯襄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昔与子行乐,秋月照城闉。今与子为别,朔风扬飞尘。

子奋垂天翼,高飞薄苍旻。而我羁樊笼,有志不获伸。

子往燕山北,我留粤海滨。我为道旁璧,子为席上珍。

升沉方异路,安问参与辰。龙剑匣中鸣,叹息此焉分。

茅堂

明代 李云龙

茅堂占西岭,门对乱峰开。时有岩花落,香从樵路来。

松阴宜散帙,山月每当杯。十载风尘客,劳劳梦乍回。

送潘乾父游罗浮

明代 李云龙

罗浮千万仞,回合紫烟深。我昨寻仙去,题诗珠树林。

送君临海曲,计月到山阴。为问泉源上,青松又几寻。

下雷霹滩

明代 李云龙

老龙裂坤维,喷沫成长川。川口多怪石,森若百兽蹲。

就中开鈌鏬,白昼霹雳喧。雪狮千万头,狰狞出幽源。

我舟从西还,一往费回旋。长年好身手,挺立试撑搴。

马齿啮鹢首,奔避犹转丸。飞梭穿石窦,倏忽达江门。

青山逆船来,势如万马奔。白云欲寄载,却恐浪花翻。

清波荡两涯,照见修竹魂。高萝百馀尺,连臂垂饮猿。

童仆喜即安,斗酒为相欢。顾见东来船,步步愁扳援。

寸进复尺退,辛勤难具论。顺逆理如此,劝君勿为烦。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 其四

明代 李云龙

虎门诸部捷如飞,日暮横江试铁衣。弦响乍闻侦候报,前锋川口射鲸归。

塞上答沈璧父

明代 李云龙

无事莲花府,因君破寂寥。胡笳催进酒,汉月引鸣镳。

说剑已逢敌,从军直渡辽。无将笛中柳,瘦入沈郎腰。

题福清力景寿叶师相 其二 鳌顶云峰

明代 李云龙

巨鳌自古誇神力,首戴坤维奠力极。山无拔木海不波,九域同登安乐国。

谁云弱水隔三千,载得云峰海上悬。金银宫关还谁在,铁笛时时弄紫烟。

游仙曲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青牛道士住碧峰,手把一枝青芙蓉。閒寻天女投壶去,赢却仙坛白玉龙。

李云龙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3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