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客游秣陵

送客游秣陵

明代 李云龙

秣陵佳丽地,自古擅豪华。今日乌衣巷,已无王谢家。

钟山当殿落,淮水绕城斜。君到秋江上,菰芦正着花。

诗人李云龙的古诗

梁明府茅冈杂咏 其八 蟀蟋坪

明代 李云龙

山中饶薜萝,底事频促织。借问黄金笼,如何秋草色。

水西春日 其三

明代 李云龙

潇潇凉雨夜歇,冉冉晴云晓飞。风林果实交堕,春水鱼虾正肥。

送匡云上人归卢山

明代 李云龙

无心偶出楚江濆,荫注人天实赖君。归去东林任舒卷,有谁知是故山云。

罗浮道中四首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送客西游

明代 李云龙

崧台西走是梧州,地接湘滩秋水流。九派云山疑未定,送君何处吊珠丘。

木棉花歌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千灯一坐放光明,帝网交罗互不争。谁与春风露消息,珊瑚枝上唤流莺。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 其八

明代 李云龙

鹳鹅飞尽阵云稀,杨柳风前小队归。一曲南征吹不散,又随明月过江飞。

咏朋泉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滋兰九畹润,洗药一泓深。雨泽此相丽,幽源许共寻。

吹风飘古雪,激石响空林。恬淡长如此,因知君子心。

送韩孟郁

明代 李云龙

奉君一卮酒,临岐为君寿。羡君岐气淩飞涛,作人快利如并刀。

鼓翅犹嫌沧海窄,抗声未觉青冥高。弱龄挟策游畿甸,五侯七贵争看面。

筵前落笔云霞飞,老生咋舌宿儒战。云逵海路信孤飞,拣遍梧桐未肯栖。

中山暂试谈天口,五岭旋悲陟屺归。归来东郊数椽屋,同调相从课花竹。

分身说法不染尘,逢场作戏无拘束。酒酣时时向我陈,丈夫昂藏七尺身。

生当封侯死庙食,州郡之职徒劳人。辽海频年劳大众,抚膺东顾雄心动。

宝刀横向膝前看,自信大才终有用。轻飔凉雨早秋天,一片满帆挂柳边。

何事中流频击楫,总为临风思着鞭。谁言军旅未之学,一张一弛文武存。

威灵新建遗烈在,英雄何地无转旋。伊予有志枭逆虏,亲在微躯未敢许。

老母近以天年终,此身将为知己死。送君行,为我先,阃外今虚大将坛。

禁庭颇牧毋多让,要使军中有一韩。

以桃杯及西帨寿李伯襄各系以诗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本为天上种,新自广东来。愿以千年实,长承万寿杯。

频浮霞彩动,欲渡云和催。留取君遗核,君王甲帐开。

斐园杂咏十一首 其三 北望台

明代 李云龙

长安不可见,但见暮云浮。因君北望处,动我江湖忧。

斐园杂咏十一首 其七 曲引

明代 李云龙

凉雨蹴春波,曲曲随堤转。时泛桃花来,不知源近远。

送潘子上兼寄其伯氏

明代 李云龙

三城杨柳带愁生,归客临江问去程。芳草不堪随作别,青山无那送将行。

津楼过雨闻归雁,水树迎春唤早莺。为问君家康乐道,西堂频夜若为情。

寄李伯襄编修

明代 李云龙

叹息遗弓泪满巾,幸逢苑树发新春。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

佳人年十五为潘乾父赋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佳人年十五,绿发委香肩。弱质初含蕙,芳心半吐莲。

剪花金屋里,斗草玉楼前。三五秋宵永,人将月共圆。

为玄度寿母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浮峤千峰郁翠盘,北堂开处对巑岏。囊馀鲍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树舞风回色鸟,玉笙吹月下文鸾。遥知邓岳多仙侣,碧海觞飞玉露漙。

水西秋日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风吹翠竹不绝,露滴空林有声。高岸古槐叶落,寒塘衰柳蝉鸣。

秧马歌

明代 李云龙

春林渐白闻催耕,秧针出水绿烟横。老农饱饭呼儿女,驾枣鞭榆布秧去。

奔雷掣电趁残春,经行步步生青云。须臾万叶削鎗碧,宛似案辔临三军。

露畦蹴遍沧波裂,陇首酸风梳翠鬣。不知何物是龙媒,日午频惊汗流血。

为君驱驰腹胁穿,炊黍还将骏骨然。谁家公子黄金勒,日日骄嘶垂柳边。

咏竹寿邓玄度

明代 李云龙

淇园春暖龙孙长,抽出仙人绿玉杖。遥天一夕风雨来,森森碧干排云上。

挹露笼烟翠万重,琅玕戛戛紫苔封。迎来曾作并州马,飞去应为葛水龙。

忆昨淩霜楚江曲,劲骨萧疏削寒玉。柏台薇省借清阴,孤芳占尽潇湘绿。

柔条弱草徒纷纷,何可一日无此君。凭将百尺青鸾尾,为扫江湖万顷云。

沥湖渔棹为张道尊赋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见一丈夫钓,临渊羡有馀。还应佐天网,岂待饵凡鱼。

斗柄日在手,湖光尝满裾。仍期汎河汉,不羡武陵渔。

李云龙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3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