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 其一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春脚嫌寒不肯临,陈苔委叶径阴阴。瓦盘盛得屠苏酒,持向玉兰花下斟。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答赠何凝生

明代 李之世

几从华省侍簪裾,人羡仙郎玉不如。养就苞毛云擅采,飘来桂影月同疏。

花朝染翰摛春藻,夜阁燃藜读异书。闻道趋庭饶逸思,每携閒韵过精庐。

溪馆夜坐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人语稍停喧,夜作犹未歇。隔浦悬疏灯,斜照疏林月。

清溪漫以涨,衣荇近可掇。凌波望若空,孤光去复没。

留题彭善长别业步萧少宰韵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数武园庐几自营,主人兼以淡为名。虚窗月白看松影,半榻经残礼磬声。

鸟亦安禅栖寂寂,泉因漱石韵铮铮。东林真不愧莲社,儗浚山池尚未成。

送吴彦先扶其兄非熊旅榇还新安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严程无日夜,幽赏每多违。鸿雁雨中断,交游岭外稀。

乡心容易折,客计转怜非。生死虽殊路,云山一处归。

悼钟右之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宝剑沈渊月陨光,郤从海外悼钟郎。其人如玉温而栗,有笔生花艳且香。

尚忆论文频载酒,曾因示病一登堂。当时笑语皆陈迹,观世真同大梦场。

过粟泉访李影九不遇因为山僧草疏

明代 李之世

踏遍閒原日未曛,松房宴坐不逢君。半庭草色浮书带,满镜池光染墨云。

山鸟时能呼佛现,荷花也解沐禅芬。清泉酌罢休言去,且为檀那草愿文。

徐生

明代 李之世

徐生七尺躯,少小轻投笔。自言亲授异人编,妙精玉女及符术。

此中千年秘不传。风云遘会岂徒然。男儿致身须及早,毋令祖生先著鞭。

赠吴良卿将军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射猎归来血溅刀,长风半度野云高。绿杨阴里弯弓驻,摇曳山花照锦袍。

调诸子七首 其六 蒋生

明代 李之世

矫矫蒋生郎,微尚差不俗。千金买阿娇,贮之黄金屋。

时时屏之去,曰母溷我目。独呼小奚童,案头展书读。

曾文卿见赠诗扇辄答

明代 李之世

耳君香名业已久。卢生向我大誇口。掌珠怀月底般明。

争似曾郎标格清。曾郎与我才相识。纨扇缄题劳寄忆。

诗比飞泉一派清,流出禺山千仞碧。挹君风度读君诗。

转忆临流挥洒时。

和劝农 其五

明代 李之世

谋食有方,务本不匮。纵不逢年,勤则有冀。物岂余悭,唯力弗至。

耕凿嬉游,帝力何愧。

林六引民部招游金鱼池分得六鱼

明代 李之世

澄澄鉴碧沼,潴水贮文鱼。已近清华地,还疑濠濮居。

榆杨荫曲榭,荇藻敷周除。信是皇慈洽,曾供睿赏馀。

层层翠鬣绕,粲粲锦鳞舒。分沫承天泽,依光接玉渠。

春游倾士女,暇燕盛簪裾。蠕动沾灵贶,人禽囿广舆。

虹流纷射渚,水赤幻呈书。钩饵相忘处,天渊长晏如。

和连雨独饮

明代 李之世

旷怀览千古,事有然不然。我心古人心,相视在其间。

云胡一体内,强分儒佛仙。此屈不可伸,连语叫苍天。

混沌无首尾,何物是天先。茫茫针孔内,今古相往还。

举杯浮积雨,但愿雨连年。沈冥杯斝中,万事可醉言。

和劝农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天沃尔土,不敕尔民。一耕三食,劳逸谁真。三时弗若,兵馑相因。

劝尔务农,自利利人。

舟中遣怀效吴音兼寄方孟旋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水逝花飘稔有情,凌波睇望澹情情。却怜弱荇牵风转,不厌垂杨拂棹轻。

山学鸦黄当镜立,江分鸭绿入杯平。更谁消受湖中景,十里芳莼一勺羹。

夜起步月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烟鸟栖初定,虚庭人独閒。长空一片月,半浸碧溪湾。

黄道姑墓

明代 李之世

雨暗残茔寂寂孤,断碑遗字半虚无。英魂不化山头石,怕有人传是望夫。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乘风破浪我何堪,却向南溟又更南。海舶有时夷互市,官邮半是草为庵。

餐多瑶柱如常馔,饮试椰浆亦觉酣。苍屹间云金栗月,也曾狂笔扫晴岚。

寄陈熙父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芹芳池畔足幽栖,春日春花鸟乱啼。涧户无人昼寂寂,东风閒杀画桥西。

汉阙双凫卷送周明府入计

明代 李之世

客星迢迢度南越。化作双凫傍双阙。乍看流影入彤霄,忽曳清声破晓月。

月色胧胧启曙辉。九重端御正垂衣。龙鳞光绕翠华仗,鹓侣齐趋青琐闱。

夹城日高未下殿。离宫别馆罗清宴。玉宇遥瞻五位尊,金茎特赐群臣遍。

周侯为政古循良。舄影高悬紫极光。到日定知扳睿作,会有赓歌续柏梁。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