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舍弟应试

送舍弟应试

明代 李之世

少年识事浅,所志学干禄。虽误点贤书,不饱侏儒粟。

子当奋脩翎,余亦理征轴。薄技倘一售,还山艺松竹。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赠无树上人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住山凡几腊,渡海忽经年。布衲冲云破,芒难踏岭穿。

拈诗呈了义,不语悟单传。我亦同飘梗,茶香暂结缘。

匡云上人制斑竹龛奉佛归庐山偈以送之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七宝庄严未是严,琅玕几点墨痕沾。香炉峰顶香云绕,疑对潇湘雨半帘。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四 粤秀晴登

明代 李之世

鸟语斜阳外,山花夹涧红。古墙唯一堵,云是越王宫。

寿司理朱公

明代 李之世

玉露飘奇甸,金波涌瑞轮。轻寒难酿雪,佳气俨浮春。

玄策占阳历,仓精司坎辰。时和天降岁,灵叶岳生申。

邺水华照笔,庐峰秀卓旻。天衢骋逸足,溟沼奋脩鳞。

执法高郎曜,分符领海漘。众流资砥柱,万象属陶甄。

嘉肺平而允,仁风蔼以淳。烟消黎母瘴,浪洗蛟虮尘。

沐德慈为母,赓歌寿作人。一帘壶贮月,四履锦成茵。

捧日瞻明主,承流仗俊臣。忻兹桃李径,嘘咈藉洪钧。

调诸子七首 其七 嘉荐侄

明代 李之世

阿荐固善贫,厥性寡所谐。时时倾绿醑,顿顿啖青齑。

胡不放两眉,跌宕恣心怀。有酒醉便得,无钱使亦佳。

种扶桑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繁英暮落早还开,偏向江南处处栽。北客见时三叹息,扶桑国里海船来。

出郭遇陈生

明代 李之世

立马古堤边。翩翩美少年。别怀都不语,折柳带青烟。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三 邻佛关

明代 李之世

佛法无边讵有邻,强将和合说缘因。悟来是一原非二,佛在虚空也化尘。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明代 李之世

偶阅古人书,了不异人意。强作一家言,欲占千秋事。

珠江词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溪边十室九为渔,一叶浮家逐浪居。斜日江头歌欸乃,高秋浦口拾芙蕖。

余以怪石两枚赠平子五年于兹矣今来过访袖出相示摩弄之馀辄赋短章

明代 李之世

长河淘出璚砂粒,纤指螺纹绾粒发。琉璃潋滟珠光明,净滑擘开安榴核。

绀绿铜柈贮碧漪,照胆光丝凛寒骨。青逼摩尼映法筵,借与刘郎供古佛。

乞来圣水浴云根,散香多在维摩室。休言超劫出污坭,前身恰是中林物。

五年重饮剩溪水,石共点头私作语。分明记得旧精魂,前度刘郎从此去。

送学博刘宾墀先生之任祁阳

明代 李之世

分符今作令,且喜近乡园。驿路通湘口,家山对郭门。

观风怜土壤,问俗谙方言。形胜荆吴会,鱼盐海市喧。

祁峰雄楚泽,汉派接淮源。露冕新游壮,探奇旧梦存。

蟾云频拄笏,爱日且娱萱。渐鼓南薰奏,还驱北阙辕。

香桥细雨过,青涧杂花繁。浯水漫郎宅,潇江帝子村。

公馀知有暇,佳胜可谁论。

和劝农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天沃尔土,不敕尔民。一耕三食,劳逸谁真。三时弗若,兵馑相因。

劝尔务农,自利利人。

和饮酒 其十

明代 李之世

遵驾古城麓,路转东北隅。前冈车骑盛,蹲沓隘道途。

是身如车轮,终日受人驱。从来名利场,所得孰留馀。

饮酒读离骚,百城南面居。

送吴非熊旅榇还新安

明代 李之世

死别已凄恻,送君重可嗟。空山悬客梦,孤榇独还家。

乡树吴门近,云峰岭路斜。所嗟魂未定,渺渺越天涯。

厓山吊古 其六

明代 李之世

汴杭回首即荒滨,三徙逢厓事滨真。天地有灵应一涕,风波垂死泣孤臣。

何来赤手堪扶国,即去黄冠亦误身。还是中华千古地,长风吹雨洗腥尘。

和泂酌亭诗

明代 李之世

往来井井,于彼于兹。众口如瓶,曷辨渑淄。一土攸生,厥味莫齐。

舌司鉴衡,匪曰泉私。清圣浊贤,君子是仪。既好其辨,爰系之诗。

雨后看月

明代 李之世

雨霁凉秋气自佳,悠悠新月逗人怀。凄凉客梦人千里,澹宕孤光水一涯。

素影渐移刚到榻,明河欲落尚横街。聊将欢笑舒童仆,共把乡愁取次排。

久旱悯农因和停云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眷彼良苗,悴不再荣。哀哀孑遗,嘿轸余情。祠川祷岳,岂惮宵征。

昊天不恤,不如靡生。

和贫家静〔净〕扫地

明代 李之世

琼人不货帚,教童缚数头。贫家无长物,阶净竹脩脩。

巧月到庭除,偏能为我留。窗明地亦洁,此乐安可媮。

净秽关至性,如味别薰莸。士品亦如斯,入室人焉廋。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