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世
千峰流出玉浆寒,勾漏真人此炼丹。火枣交梨浑俗品,一盘擎出荔枝丸。
琼土最暖冬至后尚有菊蕊未开者
炎海无霜菊后开,却留蓓蕾待阳回。寒枝未放篱头信,暖律先嘘荻孔灰。
和观棋
登岸造极,筑基累址。义取其争,和不为美。设险似兵,坐隐若士。
雌雄未分,黑白唯二。投鞭断流,探穴取子。袖手徒观,当局忘味。
惊矢落雕,游丝系鲤。制胜以谋,纵擒在指。败还自葺,胜勿浪喜。
艺之云乎,道如斯耳。
次和尹沾麓春日过访 其三
檐角银蟾透画棂,龛灯才了佛前经。宵长犹剩閒功课,共把新题写素屏。
九日区彦斯昆玉置酒黄云山宴集余不终席去寻得贻诗辄有此答
公子敬邀客,鲜服盛遨游。遨游叶佳节,爽然挹清秋。
晴天敛微云,空壑野烟收。轩盖临广陌,华筵敞崇邱。
张祖披林皋,移觞泛曲流。山厨出桂醑,列俎荐琼羞。
流连展欢谑,洵美非余俦。抗手谢徒侣,回镳遵道周。
良朋眷清睇,顾我不可留。沈吟逸响发,结念灵思抽。
耽寂多违豫,思离常轸忧。兴言申斯咏,庶以敦好仇。
水竹山人
水竹山人水竹居,一壶浊酒一囊书。春江春涨绿如发,来往扁舟唤打鱼。
答文起病中见寄兼订西林之约
秋色今如许,秋期閒未閒。囊中时贮药,梦里亦寻山。
晓树迎霜早,寒潮带月还。对景堪延赏,无然静掩关。
和饮酒 其十三
天地一生灭,何处是真境。偶然幻作人,幻醉仍幻醒。
呼我为马牛,我亦从人领。但得处于囊,不必露其颖。
玄豹隐雾中,奚羡文之炳。
无题戏赠胡南征 其四
阅遍三山十二楼,与郎骑鹤上扬州。交南估客来赛宝,万斛明珠得似不。
赠吴良卿将军 其三
射猎归来血溅刀,长风半度野云高。绿杨阴里弯弓驻,摇曳山花照锦袍。
留题彭善长别业步萧少宰韵 其一
数武园庐几自营,主人兼以淡为名。虚窗月白看松影,半榻经残礼磬声。
鸟亦安禅栖寂寂,泉因漱石韵铮铮。东林真不愧莲社,儗浚山池尚未成。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贫只为收书,贫复著书卖。以彼谀墓金,偿此买书债。
元旦词 其七
巷南巷北喜匆匆,村酒村肴一般醲。笑杀东邻穷措大,瓦盘菜甲领春风。
雷阳道中即事 其三
林里啁啾杂鸟虫,阴阴榕叶乍虫风。行随仆御穿山脊,时拥篮舆渡水中。
官马自刍青草坂,人家多住白茆丛。平坡十里真如掌,咿轧车声去不穷。
钟声
流云递幽响,隐隐度层岑。断续随风绪,微茫带暝阴。
忽惊来枕畔,旋复入空林。政尔息尘想,遥闻亦警心。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三
九十春光又几何,春游不似往时多。南桥拜罢牧郎庙,东岸争迎太华婆。
旅馆书怀 其三
住处当官路,转过门巷斜。借经来静院,贷米向邻家。
病眼长亲药,衰脾尚癖茶。偶逢方外士,劝我炼黄芽。
江上有怀舍弟文度 其三
晤言能几时,朱陆变玄阴。翳翳匿颓景,槭槭就衰林。
牵世罗区累,怀古有遐心。引领翘芳讯,冥泪遗飞沈。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九 浴日晚望
海王宴玉帝,虚空呈百幻。倒翻琉璃屏,跳出金光弹。
饮香树
已闻岩树能成酒,更说椰浆解醉人。近谱西林新本草,众香国里一株春。
种扶桑 其二
浪说花王让牡丹,扶桑初日涌金盘。嫣红一捻娇无力,可似贵妃醉凭阑。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
访潘寰瀛明府
观竞渡舟中书呈亦琳迁之 其一
答赠高斗仲学博
途中杂咏同区季誉 其七
杂怀 其九
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 其四
舟次横江上春官
过李影九问病
送舍弟应试
珠江词 其五
秋日闭关 其十一
金陵邂逅萧拙修太史因约湖山之游弗果别后奉寄
答赠陈命美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刘仲安以青山草堂诗见贻寄题一首
奉怀王侍御老师
绚绮堂为潘孺朗题
草堂落成漫志近况 其二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五
送黄净友游洞庭
暮春仲良伯良世立过访中林有僧同集 其二
初春同张泰寰过饮李影九值其诞辰
喜非熊再访
自金陵过当涂访林阳仲明府次其见赠韵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八 止止
圭峰从祷同杨亦琳和王老师拈得蒸字十五韵
雷阳道中即事 其五
元日泛舟螺江
寿母舅小川翁七十初度
和饮酒 其十七
酒保
飓风后陈命美贻诗问病次韵答之 其二
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 其二
潮生
赠萧威侯 其二
访卢一清次其见赠韵
储潭庙
题岭上僧房 其一
林六引民部招游金鱼池分得六鱼
和连雨独饮
题昌化令张侯瑞应册
观竞渡舟中书呈亦琳迁之 其二
长歌寄赠苏汝载
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 其二
途中即事 其二
暮抵渔家
端午舟中述怀
别韩孟郁
回龙庵访僧
余方营剩溪梁子鱼携诗过访喜而有赠
和饮酒 其十四
悼女 其十一
小雨集李影九
坊市迎神谣 其五
玉台曲 其一
梁伯静过中林夜话复用十四盐
区君玉同访西林还宿中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