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之世
清溪百折度潺湲,溪上何人独掩关。密筱丛篁三径合,落花啼鸟一庭閒。
王侯德政咏 其三 奇甸烟清
群峰缥缈戴金鳌,万顷奔流喷玉涛。瘴雨蛮烟清似洗,扶桑捧出日轮高。
戏咏古翁仲
蹲蹲立两旁,寒暑罔移易。既作巨人观,胡为墓下役。
穷泉永不晨,徒留石人迹。不知年代深,暮雨空山碧。
访潘寰瀛明府
每到君庭日易曛,诗笺茶夹并曛尊。兰因入室堪为友,竹近穿阶又抱孙。
帐下童乌能授易,客来凡鸟敢题门。仍闻雅有閒功课,新注参同五万言。
琼土最暖冬至后尚有菊蕊未开者
炎海无霜菊后开,却留蓓蕾待阳回。寒枝未放篱头信,暖律先嘘荻孔灰。
王侯德政咏 其七 花郊驯雉
青郊如染遍桑麻,烟火茆茨几万家。夜户不惊眠犬静,山鸡时啄野桃花。
和劝农 其五
谋食有方,务本不匮。纵不逢年,勤则有冀。物岂余悭,唯力弗至。
耕凿嬉游,帝力何愧。
舟次横江上春官
夙昔秉柔翰,抗志事遨游。驾言不得意,各各守故邱。
今晨当别离,何由展绸缪。玄冬十二月,霜露欺重裘。
冠盖趋河曲,声华满帝州。努力赴风云,明良固所求。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其二
踞石芘林任偃舒,一痕花影上衣裾。几人把酒听山鸟,何处翻经响木鱼。
香馩嫩芽青茉莉,盘分细颖碧芙渠。明窗真觉无馀事,倘许閒窥帐里书。
洞门题壁
洞门十日九日閒,无日无时不闭关。儿童惯识常来客,暂放柴扃一往还。
赋得江上霞
明霞出江渚,冉冉丽层霄。插汉疑鲸饮,填河象鹊桥。
光浮云母障,影落蛟人绡。披日扶丹毂,行云映翠翘。
长空如挂练,若木共擎标。驾海常朝汉,兴波欲赴潮。
遥山点翠黛,近浦拂兰苕。蜃气浮疑结,灵旗飒共飘。
羽人持绛节,海客拾明瑶。今夕乘槎者,宁知天路迢。
题梁伯静斋壁
山人不近山,一廛还近市。柴门日掩开,市声不到耳。
斋中何所有,一榻而已矣。举案对山妻,挟书授儿子。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 螺室
我有一庵名曰泡,君今作室像之螺。两地盈盈波宛宛,水光月色较谁多。
九日区彦斯昆玉置酒黄云山宴集余不终席去寻得贻诗辄有此答
公子敬邀客,鲜服盛遨游。遨游叶佳节,爽然挹清秋。
晴天敛微云,空壑野烟收。轩盖临广陌,华筵敞崇邱。
张祖披林皋,移觞泛曲流。山厨出桂醑,列俎荐琼羞。
流连展欢谑,洵美非余俦。抗手谢徒侣,回镳遵道周。
良朋眷清睇,顾我不可留。沈吟逸响发,结念灵思抽。
耽寂多违豫,思离常轸忧。兴言申斯咏,庶以敦好仇。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结客遍中原,肝胆不可托。我与我周旋,或不侵然诺。
夜行口占示区季誉甘存之
轮蹄交杂遝,夜语不分明。望火时投店,听鸡夜度城。
堠人严逻柝,驿使抗前旌。夹毂还相问,乡关第几程。
雷阳道中即事 其五
独携襆被走曾峦,阅尽畏途风雨残。面带烟霞长作客,身依云水强名官。
三杯浊酒浇肠热,五夜青萍慑胆寒。酬世近知儒术拙,迂疏徒窃进贤冠。
潮生
渺渺来何处,悠悠看渐盈。常随宵月长,偏傍晓霜清。
澶漫原无极,迢遥似有情。物华向此度,空水自长生。
为区君玉戏作悼亡诗
罗帏香梦断,夜被不成温。欲识怀中恨,还看枕上痕。
酣花怜笑影,痴月想奔魂。纵有新承宠,难忘是旧恩。
和饮酒 其十七
屋瓦飞欲尽,沙石走狂风。海水如沸羹,大地簸其中。
但愁坤轴拆,遂与河伯通。半酣逐奔潮,手挽二石弓。
南山樵客歌
朝采南山樵,暮采南山樵。南山高高,白石嶕峣。黝壑无人,阴风飂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解嘲和坡公夜梦
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 其三
杂怀 其三
初春同张泰寰过饮李影九值其诞辰
旅馆书怀 其三
杂怀 其八
和潘孟与山居寒雨 其二
和饮酒 其十四
潘孟与见和草堂六首因赋十九韵以勖之
插槿
閒亭
赠萧威侯 其二
元旦词 其九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五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一 海岛奇观
赋得楚天春雁送友人
杂感和集归来辞 其四
再和赖无畏得四支
和青堂
秋日闭关 其三
随笔书所见杂用坡公韵 其三
哭潘孟与 其四
哭潘孟与 其八
流花桥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 其三
读书柳子厚牛赋有感效坡公体
讯何文起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 其三
题何文起云卧轩
溪上杂题 其八
戏咏荔枝盘词 其四
秋日闭关 其十二
次和尹世立过访
悼女 其十二
梁伯静过中林夜话复用十四盐
新宁道中 其四
林六引民部招游金鱼池分得六鱼
岁晏悼亡 其三
夜起烹茶
勾漏歌赠高山人
春日胡南征林公毅过饮和公毅韵
小雨集李影九
和饮酒 其九
经绿护屏村
绚绮堂为潘孺朗题
舟次小年
园居即影 其四
舟中卧病
清明山行 其二
赋得移舟扫叶
题熙东侄园馆
和饮酒 其二十
区君玉同访西林还宿中林
别韩孟郁
秋园诗 其二
和饮酒 其一
杂怀 其四
赠无树上人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