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怀 其八

杂怀 其八

明代 李之世

方舟溯浅流,息棹临河岸。深雨洒轻飔,滴滴珠光乱。

薄言采菲芷,聊以恣燕婉。盈盈衣带水,一望肝肠断。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饯王侍御老师于浴日亭用长公韵

明代 李之世

南溟天外几重天,海国神祠占碧湾。九译梯航来粤峤,累朝琮璧镇灵山。

观风此日留高韵,揽辔清时识壮颜。独有宫桃沾雨露,偏多离思水云间。

即次

明代 李之世

酸风射眸子,尘堁莽迷离。遥闻犬吠声,行近见茆茨。

主人揖客入,不暇交言辞。衣裘刚抖擞,沙砾上鬓髭。

倦马向枥鸣,童仆亦苦疲。权迂一日程,即次暂于兹。

杂怀 其十

明代 李之世

少年学书剑,老大无成名。黄金结客尽,白眼递相轻。

薄有盈尊酒,与子话寒盟。一斟复一酌,悠悠见平生。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三 邻佛关

明代 李之世

佛法无边讵有邻,强将和合说缘因。悟来是一原非二,佛在虚空也化尘。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石室书留壁缝青,先朝学士旧仪刑。非贪升斗腰频折,几阅风尘眼未醒。

鱼豕暂删新注疏,尊罍多缀古镌铭。可堪误点进贤籍,白首空怜守一经。

暮春仲良伯良世立过访中林有僧同集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片石枝林景最悭,多缘癖懒卧林间。径来看竹何妨入,偶尔逢僧未许还。

水剩矶头堪条砚,月赊台畔半笼山。奚囊蜡屐从兹始,分付閒云莫掩关。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明代 李之世

偶阅古人书,了不异人意。强作一家言,欲占千秋事。

过东华寺故址

明代 李之世

空江禅院杳无踪,浩劫何年此踪逢。金像有灵浮浪出,石碑无字半坭封。

溪边网得前朝钵,海上人收古殿钟。十载经游浑一梦,依稀还记寺门松。

和饮酒 其九

明代 李之世

谷以春而获,花逢腊亦开。海上逢仙都,其俗号无怀。

我欲受一廛,乘桴志靡乖。勺水亦可饮,支林亦可栖。

鸿雁遵沙渚,宁顾指爪泥。自来生分薄,良愿不我谐。

今是昨诚非,一悟了不迷。茫茫汎苦海,是岸我即回。

舟中卧病

明代 李之世

世味阅来淡,乡心殊未恬。扁舟同病载,新水共愁淹。

敲雪添棉袄,遮风下布帘。归期不敢问,暗把梦来占。

酒保

明代 李之世

侬家老店驰名久。坊市人家侬居首。千金不与瓮头方,百钱只沽壶中酒。

底须铺上悬空尊。更深人尚打柴门。大墰小盎搬不尽,楼头瓮底醉昏昏。

从来卖酒卖风趣。本多利少平平兑。海内闻名远见寻,上客嗅香旋已醉。

劝君买酒细细尝,坊头坊尾卖清水。

梁自献潘孟与邀游金粟泉分赋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拄杖閒支万壑巅,聊将按牒讯灵泉。祇言海浪霏琼液,不道云根产玉田。

洗钵鸟衔香稻粒,流花涧带瑞禾烟。从来名迹矜奇幻,输与空山自在禅。

次和尹世立过访

明代 李之世

间在林芳雨霭间,聊将澹酌消间閒。盘空衲子挦蔬去,灶湿山童乞火还。

角韵何人诗骨隽,飞筹偏我酒肠悭。茸茸细草沾游屐,踏破苍苔几径斑。

徐生

明代 李之世

徐生七尺躯,少小轻投笔。自言亲授异人编,妙精玉女及符术。

此中千年秘不传。风云遘会岂徒然。男儿致身须及早,毋令祖生先著鞭。

杂怀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羁兽走索群,离禽恋俦匹。以兹蓬藋心,钦子蕙兰质。

雄谈驱今占,高谊薄云日。何以表余衷,以胶投于漆。

余彩震斋中古瓦盘歌

明代 李之世

兀兀棱棱一古瓦,是谁良工范而冶。塼沙摸土近千年,可惜沈霾尘土下。

怜君清高雅相宜,中庭贮水漾沦漪。浇花芳径添新润,洗砚閒斋澹古姿。

世人贵耳不贵目,纷纷好古翻成俗。不见魏朝宫寝久无踪,后人埴瓦犹衒鬻。

溪上杂题 其十

明代 李之世

腻叶丛丛荔子湾,石梁咽处水潺潺。閒来却忆宣城句,絮絮云生叠叠山。

竹下赏花戏作花竹吟效连珠体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花宜疏散竹宜丛,竹色花光迥不同。几点竹痕花底露,一番花信竹边风。

花如欠竹千般俗,竹若无花一味穷。政喜成阴花竹伴,赏花人醉竹林中。

溪上杂题 其五

明代 李之世

沿溪曲曲柳齐齐,澹景拈来尽画题。任是黄筌描不得,水烟人影小桥西。

金陵寓中送陈仲慈复任苍梧

明代 李之世

蓟门握手自何年,白下重逢话旧缘。共以萍踪怜去住,即看岐路异风烟。

三山暂驻朝天舄,五岭还浮下濑船。南北干戈犹未定,迟君铜柱勒燕然。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