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红拂妓戏呈陈全人 其二

题红拂妓戏呈陈全人 其二

清代 梁朝钟

西京郁李不知愁,人逐秦淮汴水流。只道银屏藏越国,谁疑金屋眝吴钩。

朱蹄驳马伤铅粉,青岳黄河怨白头。莫负宫袍灯下泣,蛾眉有泪洒神州。

诗人梁朝钟的古诗

兰溪取道入蕲水与都护汪祥麟偕有怀熊心开总理

清代 梁朝钟

几年石室雨,一半画兰溪。此日看山色,春风忆马蹄。

麦漂横水渡,花落庙前泥。征战何时尽,深林倦鸟栖。

泊樵舍与莂公宅师谈金轮旧事有感

清代 梁朝钟

未将肃爽向伊呈,刚道锋铦劈面迎。一滴未消巴蜀雪,寸机方动晋阳枰。

太行方叠疑山出,黄木千寻障海泓。为问金轮阿育塔,莫疑因果煞分明。

送周仲谟游海北 其二

清代 梁朝钟

相亲殊未久,忽尔便离居。四海丈夫志,三春孝子庐。

去时沙草密,归日岸枫疏。烽火长途有,平安但寄书。

题红拂妓戏呈陈全人 其二

清代 梁朝钟

西京郁李不知愁,人逐秦淮汴水流。只道银屏藏越国,谁疑金屋眝吴钩。

朱蹄驳马伤铅粉,青岳黄河怨白头。莫负宫袍灯下泣,蛾眉有泪洒神州。

敩劝学诗寄锜铤镳诸弟 其一

清代 梁朝钟

读书须识义,务本重耕田。无行卿与相,不值半文钱。

黄陂县经黄祖旧战场时段游击有百馀骑护予行

清代 梁朝钟

百里无村舍,农深草木锄。堤连西苑马,水聚武昌鱼。

旧垒三江上,丛忧四月初。烽烟归未得,眇眇欲愁余。

送麦木公还新宁读书

清代 梁朝钟

昨夜微霜见雁飞,芙容花尽菊花稀。北风动地千峰瘦,秋水连天一棹归。

闭户三冬田氏易,高堂九月老莱衣。缄书为报而翁道,此后吾多住翠微。

忆檀溪

清代 梁朝钟

半月襄城路,山川满目迷。后闻都护语,知已渡檀溪。

遥忆归鞭处,微沙没马蹄。叩门抱长恸,忍入邵陵西。

同张莂公曾宅师刘观复王飞侯屠剑冲夜登滕王阁

清代 梁朝钟

角声夜落清波动,月影秋痕摇画栋。万里烟火乌夜啼,昔日风流成昨梦。

南浦西山自古今,崖添新石江流浸。行藏欲尽今宵烛,一夕疑人千岁心。

赠霍阶生表弟

清代 梁朝钟

襁褓托渭阳,相随雁翅行。榾车争饮食,竹马定行藏。

郑重居身诀,艰难涉世方。微君不及此,吾亦未应忘。

长至后十日蒋吾翮吾章叶孺韬仲含钱次倩阮维寿诸兄弟集石巢夜饮时 ...

清代 梁朝钟

钟离久客赋归与,瓜步青尊逼岁除。□癖人疑玄晏迹,黑髯君见穆陵书。

清秋贝叶明萧寺,残腊雕虫到石渠。四顾神州谈去处,后时音问托江鱼。

同熊总理心开舟师过漳江时张莂公曾宅师扁舟来自庐山

清代 梁朝钟

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银蟾。庐阜几年思,毫光计日瞻。

晴波喧画鹢,皓月带黄岩。相见无馀语,名香竟夕甜。

归自皖上道脉沁公没二年矣九月扫双溪墓始哭之

清代 梁朝钟

岑溪日午已微曛,竹院无人住曛云。屋后土深新兽迹,厨前瓦落旧烟薰。

树飘黄叶为谁扫,石咽寒泉独我闻。聚散去来知昨梦,犹披衰草哭孤坟。

送区启图入京补官 其三

清代 梁朝钟

出门家计轻,此念尚难平。四塞满烽火,中原无重兵。

闾阎添岁尽,泉石讳时清。独有栖栖者,风霜万里行。

咏梅寿何母 其一

清代 梁朝钟

汉水湘江尽月清,玉痕帘外浴春星。羽衣归莫应县圃,万里香尘忆洞庭。

莫春阻风黄梅界同杨海门监军段明宇游击涯上散步 其一

清代 梁朝钟

逆风三日百里,系缆洲边日隤。借问路人何处,江州对面黄梅。

过兴都方仁植抚军中丞时护显陵宿重兵于郢闻予与熊三郎至遣骑相逆 ...

清代 梁朝钟

十年秦寇尚披猖,特简中丞旧职方。三楚抚军当汉沔,七旬司马定荆襄。

知留剧孟参乘传,久料韩楼再陆梁。定远欲归归未得,夷陵花老鬓如霜。

九日广陵薛浮阳酌予于永昌寺寺临大江有浮屠高百尺额庆陵手书不知 ...

清代 梁朝钟

风满长江四塞孤,东南天地半荆吴。开尊兰若醺平乐,斜日芙容待画图。

乍识姓名疑广德,久传诗赋动江都。招提遗墨苍梧远,尚忆龙须落鼎湖。

夜酌方圣羽于石巢诗以勉之 其一

清代 梁朝钟

客自蒋山至,吴门夙有名。为文卑俗尚,持议近人情。

烛烬开帘雪,鸡啼落月声。丈夫姑用世,恩怨莫分明。

黄岩谒空老人效寒山子体 其三

清代 梁朝钟

谁非切生死,成亏系修福。昔与佛齐肩,今甘佛奴仆。

何为恋妻孥,弃师在深谷。深谭不能久,伤心欲痛哭。

梁朝钟

梁朝钟

梁朝钟(1620-1646)字未央,广东番禹人,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9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