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茅堂新成

茅堂新成

元代 梁寅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

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

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

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

诗人梁寅的古诗

黄本立东游赠别

元代 梁寅

楚邦才子燕台客,万里还山复出山。江汉总归沧海里,方蓬遥在白云间。

将趋金马陈三策,却从楼船定八蛮。远道应能念林叟,年年秋草映柴关。

和酬伍仲远

元代 梁寅

君才高李可为徒,长爱青丝系玉壶。醉折公卿多慷慨,狂歌闾巷足驩娱。

黄金易得随时散,白璧非轻待价沽。林下幽人感珍赠,阳春端与俗音殊。

寄章齐高 其四

元代 梁寅

山中岁月薜萝春,天上光华印绶新。白首惟思逢世泰,青云那得厌交贫。

生日和酬黎宾贤 其一

元代 梁寅

黄尘恐涴黑貂裘,闾里聊为马少游。五色文章辉北斗,群英冠冕重南州。

豹藏玄谷千峰雾,鱼恋苍江万里流。好继前人题桂籍,明年仙阙步高秋。

送本州判官移宰分宜

元代 梁寅

银河玉露晓天低,翠峡黄郊去马嘶。上佐三年官正满,明珠百斛句新题。

钤冈草木霜前陨,县郭䲭鸦雨里啼。千室弦歌待明府,今人能政古人齐。

题印土寺罢钓轩

元代 梁寅

曲池照林坞,百尺悬萝阴。开轩坐垂钓,水清如我心。

小鱼易伤生,大鱼或渊沈。投竿为之恻,于此悔悟深。

名区縻好爵,都市争黄金。但恋钩饵馨,岂知忧患侵。

濯足南涧流,振衣北山岑。既羞结网罟,何必溉釜鬵。

物生免相贼,嗜欲常自禁。嘉此古人意,托之金石音。

苏幕遮 秋旱喜雨

元代 梁寅

白萍乾,红蓼悴,日减溪流,尘拥浑如雾。一日云凝千嶂雨。黄叶潇潇,却又添新翠。垦蒿烟,耕草露。种麦栽菘,生计那嫌暮。预羡登高欢会阻。门掩黄花,也自多幽趣。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三

元代 梁寅

餐霞固有术,烹石谅非难。何如坎离媾,方寸成金丹。

寄阮谦仲

元代 梁寅

阮君江海士,不减嗣宗贤。酒共名流饮,诗从野客传。

寻山经楚甸,踏雪上吴船。急景心常惜,冥搜思独玄。

图成辋川上,花忆浣溪边。窗户山擎月,楼台树接天。

珍藏太史录,剩集小山篇。何日参佳论,临流思渺然。

西湖歌五首 其五

元代 梁寅

钱塘城中十万家,碧瓦龙鳞户绮霞。楼头卖酒船中饮,不如湖上最繁华。

送江西省员外郎纳文璨赴四川省理问

元代 梁寅

豫章城外发春帆,西望岷峨落日酣。故国蚕丛随地迥,浮云鸟道与天参。

政行定布秋官令,赋就多逢蜀客谈。他日绣衣归阙下,还因鸿雁忆江南。

拟古十二首 其十一

元代 梁寅

驱马出东郭,松林见高坟。云是公侯葬,华表干层云。

岁月既已公,朽石生荆榛。虺蛇或内蛰,狐狸当昼蹲。

生者歌其上,死者宁复闻。感此长太息,浮生若飙尘。

惟当勖令德,千载逝犹存。

西湖歌五首 其四

元代 梁寅

青山入湖湖水青,菱花白白照船棂。山头急雨船须住,水面凉风酒易醒。

观清江傅氏西园题咏怀旧二绝 其一

元代 梁寅

忆昔西园曾见招,春风歌响入春霄。池上题诗花冉冉,林边归骑雨潇潇。

西湖歌五首 其三

元代 梁寅

艳妆缓歌金缕衣,舞腰学得雁儿飞。湖西日落月东出,歌舞留人且莫归。

观兰室禅老山阴道中之作次韵二首 其二

元代 梁寅

诸峰翠拥兰亭胜,稧饮尝闻晋永和。羽客喜邀仙子鹤,野翁仍爱右军鹅。

粉垣护竹家家似,棕轿穿云处处过。最好昼眠松下石,若耶溪上听渔歌。

西湖歌五首 其二

元代 梁寅

鹅黄满壶载船头,酒能解愁人自愁。长堤车马如流水,朝来莫去几时休。

送李仪伯御史之西台

元代 梁寅

钟阜石城嗟久淹,秦山渭水入遥瞻。邮程渐与江湖异,殊俗喜闻官吏廉。

云浪鱼龙三月暖,霜天鹰隼九秋严。明年簪笔明光殿,褒擢重期圣泽沾。

虞美人 舟中

元代 梁寅

岷峨雪尽生春水。江阔盘蛟喜。兰桡晓发大江东。回望银宫金阙五云中。来时秋渚蒹葭老。归日春花早。客身千里似征鸿。恰恰秋来春去总相

采桑子 孟夏

元代 梁寅

舍南舍北多桃李,子满青枝。曲径冥迷。新竹增高旧竹低。扫苔坐石何妨久,行步常迟。伫立移时。云起东峰日坠西。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198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