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酬黄吾云

和酬黄吾云

元代 梁寅

江上云连长短亭,别怀如水注东溟。早期剑佩朝双阙,又见文东似六经。

为国丹心朝捧日,忧时白发夜观星。银河漾漾青峰隔,遥羡秋光生户庭。

诗人梁寅的古诗

龙翔寺赠缝人 其二

元代 梁寅

山客麻衣岁月多,朔风吹裂奈愁何。若为访我清江上,倩子云中制芰荷。

忆秦娥 为南溪廖氏题古梅

元代 梁寅

湖山曲。山头花照湖波绿。湖波绿。盈盈仙子,镜中颜玉。百千年树繁英簇。春光却在幽人屋。幽人屋。自然富贵,海珠千斛。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一

元代 梁寅

见说春耕溪水头,赋诗犹忆玉京游。莫誇塞北千蹄马,宁买江南十角牛。

丙子岁舟发豫章将往金陵

元代 梁寅

常年九日归不得,今年九日重远行。秋水蒹葭自可爱,故园松菊非无情。

月下飞鸿过别渚,天明孤鹤唳高城。相将一棹望湖去,即看匡庐岚翠生。

金缕曲 泊南浦

元代 梁寅

南浦归帆暮。喜重看、螺江烟柳,鹤汀云树。画栋朱帘歌舞地,风景已非前度。只浩荡、江涛如故。相望飞楼鹏翅展,羡雄城、防卫多貔虎。又喜免,乱离苦。旧时犹记登临处。共诗朋、赋友同欢,咏今怀古。两鬓星星今老矣,却似荼蘼孤注。叹桃李、不知春去。独有洪崖青不改,似于人、恋恋能相顾。招我隐,有佳趣。

初夏十绝 其四

元代 梁寅

树暗云更深,鸟啼春已去。多谢桃源人,能留远人住。

儿子岷自维扬还至金陵得朱县尹仲文手书且云荷接引良厚二绝寄谢时 ...

元代 梁寅

木犀香里设离筵,建业西风八月天。一骑仍留大江北,双凫何日五云边。

初夏十绝 其五

元代 梁寅

传闻渝水上,蔽日甲兵尘。野战哀田叟,山行泣妇人。

京城和蔡渊仲旅夕

元代 梁寅

卷幔回飚入,题诗急雨催。
地高天喜近,云散月还来。
玉漏因寒天,金门待曙开。
仙宫闻教乐,应奏《上之回》。

朱尚质挽诗

元代 梁寅

魏亭之北朱贤良,三十文章逼汉唐。矫矫云龙行碧落,飘飘天马脱丝缰。

山罍牺象珠凡器,苍玉珠玑多异光。太史遗书窥石室,春秋大义揭王纲。

方驰健步今文苑,未策奇勋古战场。才似贾生谁敢忌,名班黄宪遽先伤。

严君痛失鹓鸾羽,令弟哀思鸿雁行。怅望斗牛铺紫气,呜呼兰桂陨秋霜。

故人秉笔争称述,稚子应门待振扬。鸾草琅玕明月照,新坟夏屋白云长。

临江孤客怀畴昔,今日生刍空自将。

足疾作

元代 梁寅

山上浮云坐卧看,茅衡十日步蹒跚。思仙不得飞腾术,愈觉人间行路难。

重到澹溪和答姜叔德

元代 梁寅

侯门还似野人庐,故友时来下泽车。桃李庭墙花发后,兰苕洲渚水生初。

挥毫缓饮山亭酒,移炬频窥竹阁书。今日风光异前日,好将词赋惜春馀。

鸡鸣

元代 梁寅

鸡鸣九街曙,喧喧多市声。马似阴云度,尘随红日生。

自非守贫者,何以免营营。

怨歌行(二首)

元代 梁寅

云母屏风零露凉,蒲萄锦衾残月光。
羞看绣帐双鸳带,徒费薰衣百和香。

太平观灵枢堂有轩临池扁曰山水间因访曾鍊师留宿赋之

元代 梁寅

道人住在小玄洲,山水之间庭户幽。松挂片云招宿鹤,池开半月隐灵虬。

仙书待写榴皮字,燕坐真乘莲叶舟。为论先天过夜半,知师心与太虚游。

送李仪伯御史之西台

元代 梁寅

钟阜石城嗟久淹,秦山渭水入遥瞻。邮程渐与江湖异,殊俗喜闻官吏廉。

云浪鱼龙三月暖,霜天鹰隼九秋严。明年簪笔明光殿,褒擢重期圣泽沾。

何伯逊见访赠诗和答

元代 梁寅

百里来寻水竹村,鹊声将喜报衡门。山中白石聊同煮,世上黄金未足论。

诗似阴何思更苦,迹追园绮道尤尊。贫家无物堪娱客,一树寒梅雪映轩。

鱼游春水

元代 梁寅

家临千峰翠。幽径重开荆棘里。小桃花艳,春日盈盈霞绮。

香入骚人碧玉杯,色映游女青螺髻。带露更娇,迎风尤媚。

古有墙东避世。况似武陵风光美。时时独酌花间,别有天地。

不教扫径看尤好,意欲寻仙从兹始。岩前白云,石边流水。

出豫章城南寄友生李用巽兄弟

元代 梁寅

翠谷环居似太行,谢家庭树玉生光。题诗晚集松萝径,共被秋眠山水房。

城郭楼台堪怅叹,江湖风雪苦凄凉。雁行霄汉他年事,宁厌云林白日长。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 其九

元代 梁寅

閒与山氓日共谈,往来溪北又溪南。今代劝农贤太守,他年何武定才堪。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198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