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易秋河自楚归又往端州作送

易秋河自楚归又往端州作送

明代 梁以壮

六年一见韩山外,一别韩山又六年。浮世即教如好梦,故人能有几离筵。

我曾苦句投罗水,君返枯藤破岳烟。莫漫端州仍滞迹,珠江吟泛木兰船。

诗人梁以壮的古诗

弃妇词 其二

明代 梁以壮

郎病妾当勤,妾病不当问。妾心欲死郎,悔郎转骄吝。

寄二弟以任

明代 梁以壮

一年老父不曾葬,魂魄荒凉恐易惊。看雨省风全仗弟,逐萍依荇愧为兄。

白鹅未换留先泽,黄绢将残续旧成。共有七儿在家懒,步趋须汝引他行。

登虎丘

明代 梁以壮

山水千年尚抱灵,太湖一片护重屏。龙成天子难埋气,虎在人心莫问形。

茂苑燕新烟里见,横塘蛙乱雨中听。书生独背斜阳立,看鹿春归草又青。

拟谢康乐游永嘉山水

明代 梁以壮

绿嶂日夕深,江屿两峰峭。无以遣幽怀,索异纵瞻眺。

新道倍周折,众壑深窈窕。林木抱翳郁,□日舒寒照。

积叶杖履滑,薜萝引泉窍。观流寻止处,微鳞懒垂钓。

密岩绝人烟,霜清鹧鸪叫。阴晴既无时,变幻不可料。

天地蕴文章,鸿濛发光耀。物各含馀情,万籁争相召。

旷渺动疏散,空虚倚清啸。

与西宁明府王可亭对奕

明代 梁以壮

不可迷当局,安危不易终。用奇留劫外,得算在心中。

漠漠孤亭雨,微微一径风。以兹托幽意,馀橘照人红。

很石

明代 梁以壮

很石泠泠夕照红,千秋人想武侯风。三分画在茅庐下,一策谋诸野寺中。

岂与阵图同作用,从无云触抱鸿濛。似羊倘是神仙物,已破曹瞒合论功。

石波道中

明代 梁以壮

已入偏隅岂易存,黄芩曾建一军屯。西秦失鹿人初猎,南楚无萍虎又蹲。

远望孤城寒夕照,久知高阙落苔痕。乌江亦有重瞳泪,飞入桃花逐水浑。

送癯仙住沙湾

明代 梁以壮

闻说青螺外,幽斋好一间。有人风雅甚,留汝赋诗閒。

写字临残帖,扶藤上近山。深秋知雨少,予或到沙湾。

夜泊汾水闻邻舟琵琶 其五

明代 梁以壮

花丛夜合恐惊残,似向相思一树弹。春恨肯埋洲上井,鹅黄小袖不知寒。

舟入浈阳峡怀同社诸子

明代 梁以壮

日午不落影,秋心极窅冥。飞泉舂石瘦,峭壁到天青。

无雁下前水,微吟隔叠屏。几回风雨后,独立看清泠。

自长沙过洞庭湖

明代 梁以壮

年来羁旅不知还,又过湘阴第还湾。一片白烟连七泽,四围碧水动君山。

天分吴楚浮沉外,人在乾坤隐跃间。风雨未生寒欲暮,蛟龙独自五湖閒。

海幢寺舍利塔歌

明代 梁以壮

杨孚故庐洛阳雪,松枝即是琼瑶树。杨孚一去千百年,杨孚祠屋自朝暮。

祠屋高在秀山阳,秀山巍巍不易赴。河南本是杨孚名,杨孚第宅是其故。

第宅今变为僧居,僧居从来僧不悟。山林百亩佛殿开,中立一塔说幻寓。

塔上佛像中佛骨,骨名金沙亦无数。金沙死骨能利人,活佛当时能普护。

普护外国不得知,中国有神亦屡屡。杨孚生前世称贤,死后庙貌亦静素。

岂力不若佛力大,圣贤博施事难措。虚无佛法那可窥,世事浮沉不相顾。

僧家寂寞要久长,白石泠泠结牢固。白石出在端州旁,气抱星岩夜光注。

七层灯影玉一围,上逼诸天下凝冱。利己利人僧不言,日掩禅关但挥麈。

有时放生倚石塔,白石玲珑通鸟语。群鸟向塔塔欲动,似知不知如欲诉。

何如深潭一白鹅,或起或伏自风雨。

击柝

明代 梁以壮

兵马难防盗,为民夜夜辛。轮当击柝子,来唤读书人。

磁枕前年梦,桃花何处春。莫多閒作赋,随队五更频。

九日海阳宰王墨庄招游湖山过福溥寺宴集

明代 梁以壮

龙山佳事入秋情,便向湖山上一行。沙起白云无鳄迹,寺垂黄叶有钟声。

宰因沉醉称工部,客是疏狂似步兵。车马要留萸影外,月明迟锁凤栖城。

木瘿盘

明代 梁以壮

閒将木瘿作春盘,爱抱山林气不乾。物亦有情多病好,我方随地得贫欢。

当因朴拙人怜少,莫道幽虚器使难。何处锦围矜玛瑙,败于奴隶太无端。

重阳后眼热

明代 梁以壮

一生总为肝肠热,对镜微昏似热伤。啖菊不灵疑药谱,看花无力怯秋霜。

漫骑健马争前路,且掩西窗避夕阳。自笑十年多是病,却能深卧白云乡。

石磬

明代 梁以壮

峭亦无追琢,含情与玉同。泠然发幽响,如在空谷中。

寒引青溪雨,禅生白昼风。不教门外听,秋叶一阶红。

上九峰泷

明代 梁以壮

水声高似雨,日断几回魂。船向半空立,烟盘群鬼喧。

浮生馀病骨,愁绪起秋原。履险韩祠在,忠诚不易言。

谢王公子方图惠笔

明代 梁以壮

一家游宦总能文,家学犹承晋右军。开箧看花惊夜雨,舞蛟临水卷春云。

归传大阮湟川帙,会写羊欣白练裙。推爱赠予银管用,竹窗閒坐几怀君。

长沙署中送黄九彝归丹阳

明代 梁以壮

数月相随抱一琴,未曾终曲见知心。如何楚月摇孤梦,却向吴烟返故林。

晴过洞庭霜气重,醉回京岘菊花深。即予早晚亦归去,万里禺山肯寄吟。

梁以壮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1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