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镇纸

镇纸

明代 梁以壮

久在虚窗用,狂风亦独任。虽无百里命,真有托孤心。

轻薄非所贵,方棱不易寻。洛阳抄赋后,珍重到于今。

诗人梁以壮的古诗

荔支 其三

明代 梁以壮

每因至日渡鹅潭,黑叶迷人思不堪。满海云霞朝散后,一天星宿昼归南。

高垂迥阁眠当取,低压游船坐可探。寄语风流年少子,莫将馀半任桃甘。

葵扇 其一

明代 梁以壮

剪葵作一扇,皎洁月团团。人事常居半,天时未尽难。

世矜纨影薄,谁校羽风寒。莫入深宫里,秋来为尔叹。

荔支 其四

明代 梁以壮

夕阳人在小桥行,两岸离离分外明。挂绿太奇难入谱,春红争蚤必过城。

九还丹影烟犹抱,半落金丸雀不惊。水国岂愁三伏暑,齿牙香漱雪肠清。

走马

明代 梁以壮

短服齐腰窄,红飞阔帽缨。人看能走马,谁识是书生。

一路花难媚,长风鸟共争。十年三去向,文武旧西京。

九日海阳宰王墨庄招游湖山过福溥寺宴集

明代 梁以壮

龙山佳事入秋情,便向湖山上一行。沙起白云无鳄迹,寺垂黄叶有钟声。

宰因沉醉称工部,客是疏狂似步兵。车马要留萸影外,月明迟锁凤栖城。

自长沙过洞庭湖

明代 梁以壮

年来羁旅不知还,又过湘阴第还湾。一片白烟连七泽,四围碧水动君山。

天分吴楚浮沉外,人在乾坤隐跃间。风雨未生寒欲暮,蛟龙独自五湖閒。

登大别山

明代 梁以壮

长江有界水潺潺,两岸苍茫不易閒。一夜锁沉馀石穴,十年人到恨关山。

高天斗沫依微里,南国鱼龙掩映间。日落数声渔子唱,半非吴楚旧腔蛮。

纸屏

明代 梁以壮

茅屋绸缪总不难,纸屏高立映阑干。人归锦水黄昏后,吟对秋云一片寒。

花影半斜初著露,月痕全上欲生澜。幽栖亦自多稠密,檐外空虚有翠峦。

舟入中宿峡

明代 梁以壮

前山当面隔,一转互相通。世路已如此,人生却亦同。

树深藏宿雨,烟澹散朝风。蓑笠眠渔父,芦边日影红。

镇纸

明代 梁以壮

久在虚窗用,狂风亦独任。虽无百里命,真有托孤心。

轻薄非所贵,方棱不易寻。洛阳抄赋后,珍重到于今。

天露秭

明代 梁以壮

秭实名嘉植,争传天露中。健脾扶力惫,安胃驻颜红。

辟谷殊多事,烧丹亦太工。何如因地道,谁说养生穷。

山阁

明代 梁以壮

尘机人不息,城郭日劳劳。空见侯门肃,那知山阁高。

四时展图画,万物奏云璈。未敢骄王谢,乌衣半草蒿。

游粤秀山各园亭

明代 梁以壮

朝台久荒没,作景各为区。地主无南武,园亭有大夫。

松涛惊耳湿,花气入胸腴。独怪峰峦在,依然古画图。

岳忠武庙

明代 梁以壮

宋朝南渡入馀杭,故宅空留万感将。战马返河中国冷,恨云沉汴两宫亡。

刘生似抱非长啸,管氏之心在一匡。为象此时坤上六,极天阴气是秋霜。

妙高台谒苏文忠公遗像 其一

明代 梁以壮

四面清临水,台幽古寺偏。大文昭日月,遗像肃山川。

丹荔还堪食,青苗不易蠲。若非遭远谪,能得此閒缘。

路经黄梁阁

明代 梁以壮

一入京华又二年,每因怀古一茫然。好花看尽皆如梦,斜日行来那有仙。

近塞卷尘深过雾,望南归路远于天。黄梁即在荒凉下,翻妒卢生得觉眠。

抗风轩

明代 梁以壮

百年心血犹滋草,草色含诗若草予。先辈一开前代社,后人三复五家书。

山川秀处吟经用,风雨深时思欲馀。近日艳词秋水濯,阿谁还继曲江初。

谒张文献公祠

明代 梁以壮

事在开元恨岂穷,白鹇飞入乱穷宫。批鳞苦口难为哲,救火焦头乃见忠。

枣棘独能修险隘,珊瑚人易出鸿濛。庾关不是唐家物,犹拜先生宰相风。

海幢寺舍利塔歌

明代 梁以壮

杨孚故庐洛阳雪,松枝即是琼瑶树。杨孚一去千百年,杨孚祠屋自朝暮。

祠屋高在秀山阳,秀山巍巍不易赴。河南本是杨孚名,杨孚第宅是其故。

第宅今变为僧居,僧居从来僧不悟。山林百亩佛殿开,中立一塔说幻寓。

塔上佛像中佛骨,骨名金沙亦无数。金沙死骨能利人,活佛当时能普护。

普护外国不得知,中国有神亦屡屡。杨孚生前世称贤,死后庙貌亦静素。

岂力不若佛力大,圣贤博施事难措。虚无佛法那可窥,世事浮沉不相顾。

僧家寂寞要久长,白石泠泠结牢固。白石出在端州旁,气抱星岩夜光注。

七层灯影玉一围,上逼诸天下凝冱。利己利人僧不言,日掩禅关但挥麈。

有时放生倚石塔,白石玲珑通鸟语。群鸟向塔塔欲动,似知不知如欲诉。

何如深潭一白鹅,或起或伏自风雨。

妙高台谒苏文忠公遗像 其二

明代 梁以壮

孤臣无定迹,时在画图中。一乞常州后,三移百粤东。

微风吹玉带,馀韵起蚝桐。似解前生事,禅灯共影红。

梁以壮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1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