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有誉
拂驾凌松梁,扪萝依化城。望穷飞鸟前,殿瞰翔鶤平。
蜿蜿峰相拒,漫漫海东倾。乘危怅有阅,耽寂欣寡营。
良辰值秋期,雾罢天宇晶。素想挹逸风,玄辨触深情。
八解云无端,六喻本来精。真如夙缔念,妙觉愿投诚。
光闪金轮涌,心动法鼓鸣。七灯韬昼焰,二鼠祛夕惊。
浮欢空聚沫,沉照固无赢。业以清净胜,理由冲寂行。
灵氛欲有讯,相从究无生。
梁思伯雨青楼对月得风字
词客感秋风,登楼望朔鸿。移尊山月上,捲幔海云空。
世事狂歌外,交情痛饮中。佳期不易得,况对菊花丛。
王元美席上赋得怀罗浮得馀字
缥缈丹梯万仞馀,风尘回首列仙居。石楼积翠临沧海,铁柱飞泉落紫虚。
鸾鹤凌霞时自度,松苓满地日堪锄。何当归访葛洪去,四百峰头好结庐。
暮秋登镇海楼
丹梯袅袅虚无里,下界遥看紫翠重。星斗暮悬溟海树,烟霞秋断越山钟。
杯前风景非秦代,鸿外关河尽汉封。搔首白云应可掇,谁骑黄鹤蹑仙踪。
期友人不至 其一
寂寞蓬蒿者,谁能载酒过。眼看花落尽,蝶梦绕烟萝。
寄南昌尹张鸿与
西山秋色郁嵯峨,茂宰时停白玉珂。南国梯航催贡赋,中原天地忆提戈。
鸣琴此日人应颂,下榻昔年事若何。满目秋风送征雁,暮天回首一悲歌。
游罗浮阻风大唐田舍 其一
曾闻汉鲍靓,海上阻秋风。我亦罗浮去,飘飘烟雨中。
鱼龙舟子惧,鸡黍野人同。暂憩茅檐下,沧洲兴不穷。
寄丁戊山人二首 其二
昔从萧寺接风流,把酒相看赋远游。海上十年还浪迹,山中一别复惊秋。
野烟细绕卢敖杖,夜雪难乘剡曲舟。空寄诗篇慰岑寂,知君心为白云留。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九
风枝翻夜鹊,露井响秋虫。安知灌园者,不与汉阴同。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 其二
如何千载意,不见一书回。白日风骚短,青山鬓发催。
世情终汩没,贤达几蒿莱。狂忆羊何侣,应登铜雀台。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三
竹径通松坞,幽人自往还。焚香寂无语,落叶满空山。
春日病起得家书怅然有感
石申卿挽词 其二
万化终有尽,如君独可伤。途穷人共惜,命促志空长。
白鹤归何岁,青蝇吊异乡。愁魂招不得,几欲问巫阳。
越江曲
五仙观眺望
岁晏琴尊聊纵赏,况逢高阁俯赏川。孤城海气霾寒日,万壑钟声出暝烟。
辽鹤归来空异代,石羊化去不知年。沧桑自古何须问,肠断江湖落雁前。
登白云山顶 其三
野客寻幽春暮来,悬崖曲磴断氛埃。天横五岭空青出,日射重溟素练开。
阴井尚闻龙化去,古坛不见鹤飞回。浮云满目殊无定,莫厌登临数举杯。
山馆燕集忆梁彦国仲登二山人作此招之 其一
忆赋思玄意独深,山川萧瑟几登临。百年祇合持螯醉,万事何妨拥鼻吟。
海上断云秋漠漠,天边落木岁阴阴。稽山庐岳风流远,此日词人可共寻。
清源山房为晋江石申卿 其一
洞壑肃阴阴,幽居讵可寻。松筠阅世古,鸡犬隔云深。
尘满床头易,风鸣壁上琴。知为苍生出,那能甘陆沉。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八
浪游不得意,岂似罗浮好。君乎能相从,荷锄种朱草。
登白云山顶 其二
石梁天畔驾晴霓,况复风光且杖藜。春蔼树迷秦岭北,夕阳山满汉台西。
数龛荒藓诸僧散,一径飞花独鸟啼。莫向尘寰嗟白发,好从灵峤问丹梯。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二
如何落尘网,岁岁感秋风。偶共息心侣,徘徊一壑中。
梁有誉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144篇诗文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六
出郭小园 其一
咏怀 其十一
中秋前一夕雨过黎惟敬山房
寄梁仲登兼订游山之约
五子诗五首 其一 谢山人榛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一
过清远江口
岁暮集黎惟仁紫芝山房
闻边报
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
送皇甫司勋谪开州
九日文德承吴子充二山人过访
出郭小园二首
张掖门送座主朱公旅榇还归德
燕京感怀 其四
送莫祠部督学贵州
登除州城楼北望
咏秋雁
晚泊小金山禅寺
湖口夜泊闻雁
寄同年卓见可时卓宰新昌
四溟山人往边郡出诗相示有感
北山访梁思伯诸子不遇 其一
虹涧采蒲歌
咏怀 其十五
送胡比部文徵之留都
东林寺前作二首
送卢郎中少明之京
寄吴舍人明卿
夜宿鸡鸣山寺
题隐居图
庚戌八月虏变 其一
燕京侠客吟
朝中候旨呈同事诸公
送业师泰泉先生赴任留都 其一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四
梅华堂雅集
送吴仁卿南归因附家信
咏怀 其十四
虞卿
五月五日雷雨时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赋
登黎氏山楼 其一
同傅木虚黎惟敬游白云寺
江上望匡庐
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五
石申卿挽词 其一
初夏与陈公载黎惟敬惟和梁思伯游北郭诸山
登黎氏山楼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