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元柱
信是蛾眉天上来,玉楼金殿漫徘徊。风前却忆青鸾至,掌上翻惊白燕回。
己巳初秋将应环召友人招饮舟中口占
扁舟维酷暑,正喜午阴秾。头上催诗雨,尊前落帽风。
君为万里别,吾意几人同。谁道埋轮客,沧江一钓翁。
过诃林寺智海修六诸上人集索拙笔漫赋
春尽山门鹿径幽,春行信杖得同游。璇房露积苔青砌,竹院云深僧白头。
清磬数声诸品净,元探一话半生浮。法供翰墨堪挥洒,抱约还来问铁牛。
贺端守陆公祖奏最兼寿太封翁
五马专城旧著勋,词坛况复雅能文。高淩石室千层峻,清切端溪一派分。
但有君恩酬湛露,不须亲舍忆停云。何如满酌流霞日,奏入神明陆使君。
圣人出 其二
圣人出,万物睹。行何为,独踽踽。嗟我怀,隔盈浦。
题小景二首 其一
溪定咽复流,山空翠犹碧。横琴抱未弹,幽意不可得。
墨场纪录
管城新队伏,细柳绿初妍。不羡千夫长,宁论万灶烟。
水云军紫石,壁垒拥青毡。贮以三冬足,丁将六籍编。
终军能帅白,飞将却鏖玄。横槊侵萝月,饶歌选翠钿。
少年看解佩,殊绩在云笺。
美人惠茶
何人银甲下新芽,翠袖擎来绿玉华。和将一滴弥陀水,洒向炎天作雨花。
子凝侄从龙江归移柬招同月子饮曹仙于山中余以病并却时仙拟从陈乔 ...
山中折柬自家戎,写看当时一撚红。遂有轻风生两腋,其如蓬鬓苦双童。
清欢无计追潭府,小妹多情护守宫。拟趁白云过竹院,淩风收拾玉芙蓉。
寿潘子迁
有客閒居欲白头,凭将文雅足头流。瑾怀兰握珠玑唾,云佩霞珰明月钩。
红颊不随丹鼎驻,清狂时与白鸥留。耽诗野性今逾癖,散帙閒情老更遒。
七十馀年誇素业,五千何日问青牛。眼前世事只如此,我欲从君汗漫游。
秋霁登楼
新晴秋色翠微间,半榻当窗独坐閒。云去懒残应别地,峰来孤绝此何山。
凯歌五首 其三
洗兵风雨敞新晴,跃马归来意气横。入夜胡云吹散尽,荒烟明月满边城。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闻骢辄引去岂其踰垣而出者耶书壁怀之
山门阒寂子云居,径绕长廊落木疏。此地何人曾面壁,晚云晴护一床书。
送宅羲侄北上春官兼寄若木侄
新侵寒色霭朝曦,送子行将万里期。酒尽珠江天渐远,花明燕市雪初姿。
骞云孤鹗风淩厉,贯斗双龙夜陆离。偕计何人更清切,好同春信慰吾思。
初夏集金鱼池次象冈何宫詹韵
帝城春色已辞春,春意郊坰尚春人。柳拂青帘堪命酒,池临新槛欲垂纶。
高楼隐映如花面,小集休惊似叶身。出郭淄尘能少到,不妨乘兴对吾真。
过潘孺朗绮绚堂次郑太史韵
出关身便谪神仙,别院逢君小洞天。作赋自知惭锦绣,閒居原是拥嫏嬛。
当窗雨沫琅函润,扑席花明绮槛鲜。况有珀光传玉碗,夜深一话已重元。
饮七星岩
秋杪寻幽兴,星岩坐夕曛。山空能避俗,荷尽尚馀芬。
树色开晴黛,湖光织远纹。不堪频极目,天际有浮云。
燕都有怀徐义纯
耽书子厚年逾病,湖海元龙今尚豪。燕蓟云山情叠障,松桥明月梦生涛。
腰间万里龙文合,眼底千金骏骨高。白社旧盟应不负,寥寥天地忆吾曹。
题兰竹石为宗祈内弟
涟漪清浅矣,白石何齿齿。郁彼挺金茎,玲玲丛玉蕊。
珍重此幽期,美人度湘水。濡毫致赠君,兆作千林喜。
月夜诸子拉邓翠金仙较书见过索余题字字以羽卿漫赋赠之
题鹤顶花寿孙明府
只道鸡冠岭外花,无端犹灿赤城霞。可怜跨鹤飞仙去,飘落千年顶上砂。
梁元柱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98篇诗文
夜泊马当
山寺小集次欧羽仲韵
秋日入白云访雪谷密因诸上人精舍二首 其二
夏日集北郭禅院次楚客袁七齐韵
江上闻边报
偶然堂成用韵答陈秋涛亲家
集北郭禅院喜邓羽卿冒雨至赋得风雨亦来过二首 其二
岭上观女戏
归舟宿石门
中秋区几蘧亲家招同家昭有兄泛饮运河
归山歌
入馆言志
圣人出 其三
凯歌五首 其五
题小景二首 其二
过小溪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 其一
送同馆册封
同郑思咸诸子集北郭禅院时有女史佐酒政
出关二首 其一
送乡人从军
春日同诸子集北郭禅院分赋
题雪芭蕉
中秋寿邓日吾二首 其二
皇极门命辅臣行边纪事
春仲集李果卿山房观女戏闻报闽将郑参戎入援即事
江上美人三首 其二
用韵答何凝生
集北郭禅院喜邓羽卿冒雨至赋得风雨亦来过二首 其一
秋日入白云访雪谷密因诸上人精舍二首 其一
春日偕同社饮梯山各挟侍儿分得年字
秋日饮容渠真亲家山房口占纪胜
棋墅风生为参戎陈启明作
偶过有怀
丁卯撤棘同典试张虞部小酌
偶然堂成用韵答曾息庵方伯
圣人出 其一
送余麦积上舍北上
送无胜上人奉檀香佛归金陵
席上赠歌姬二首 其一
过小溪思王阳明先生口占
圣人出 其四
赠地师徐象明为区大参得梦中之地
游樵
送海都阃擢浙江参戎
西苑观牡丹
过东林谒虎溪三笑堂二首 其二
度庾岭
珠江次郑太史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