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香·烟络横林

天香·烟络横林

宋代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昏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贺铸天香·烟络横林译文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昏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烟雾笼罩树林斜阳落入远山,黄昏的钟鼓声断断续续传来。烛光映照窗户蟋蟀如催机杼,每个人都怨恨这清秋的风露。睡不着觉的那些可怜的思妇,在风声虫声中送来声声砧杵。这声音惊动了漂泊天涯的倦客,才发现又已到了岁暮时节。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想当年我曾经以酒狂而自负,以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想不到终年流浪奔波于北路,有时候也乘坐征船离开南浦,满腔的幽思也无人可以倾诉。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把她带到我这又送到她那。

贺铸天香·烟络横林注释

天香: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云:“天童子天香甚香。”调名本此。又名《天香慢》、《伴云来》、《楼下柳》。
远照:落日余辉。
迤逦(yǐlǐ):也作逦迤。本指山脉曲折连绵,此借指钟鼓声由远而近相继传来。
帘栊:窗帘与窗牖。
蛩催机杼:唐郑愔《秋闺》诗:“机杼夜蛩催。”蛩(qióng):蟋蟀,古幽州人称作“趋织”,又欲称“促织”。
砧杵:砧音真,杵音础。捣衣石及棒槌。捣衣,以衣渍水,置砧石上,以杵击之,以拆洗寒衣也。
天涯倦宦:倦于在异乡做官或求仕。
骎骎(qīn qīn):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
酒狂;《汉书·盖宽饶传》:盖自语曰:“我乃酒狂。”
东君:“东君”为司春之神。
骖(cān):本指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此处代指马。征骖,远行的马。
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晤语:对语。无人晤语:无人谈心抒怀。《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将:带,送。

贺铸天香·烟络横林鉴赏

此篇写游宦羁旅、悲秋怀人的落寞情怀。这种题材,是柳永最擅胜场的。贺铸此词笔力道劲,挥洒自如,不让柳屯田专美于前。就章法而言,平铺直叙,犹见出柳永的影响。但柳词融情人景,在描画自然景物上落墨较多;贺铸则融景人情,笔锋主要围绕着情思盘旋,又有着自己的面目,不尽蹈袭前人。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起三句写旅途中黄昏时目之所接、耳之所闻:暮霭氤氲,萦绕着远处呈横向展延的林带;天边,落目的余晖渐渐消逝在蜿蜒起伏的群山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声报时的钟鼓,告诉旅人夜幕就要降临。词人笔下的旷野薄暮,境界开阔,气象苍茫,于壮美之中透出一缕悲凉,发端即精彩不凡,镇住了台角。
三句中,“络”、“沉”、“迤逦”等字锻炼甚工,是词眼所在。“烟络横林”,如作“烟锁横林”或“烟笼横林”,未始不佳,但“锁”字、“笼”字诗词中用得滥熟,不及“络”字生新。且“锁”、“笼”均为上声,音低而哑,而“络”为人声,短促有力。“烟”、“横”、“林”三字皆平,得一入声字介乎其间,便生脆响。若换用上声字,全句就软弱了。“山沉远照”,“沉”字本是寻常字面,但用在这里,却奇妙不可胜言。它,使连亘的山脉幻作了湖海波涛,固态呈现为流质;又赋虚形以实体,居然令那漫漶的夕曛也甸甸焉有了重量:其作用宛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至于“迤逦”,前人多用以形容山川的绵延不断,如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夫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逦迤也。”唐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诗:“清川下逦迤。”词人巧借来描写钟鼓声由远及近的迢递而至,这就写出了时间推移的空间排列,使听觉感受外化为视觉形象。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昏苦清秋风露。”次三句仍叙眼前景、耳边声,不过又益以心中情,且场面有所转换——由旷野之外进入客舍之内,时间也顺序后移——此时已是夜静更深。蜡烛有芯,燃时滴泪;蛩即蟋蟀,秋寒则鸣。这两种意象,经过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积淀了深重的“伤别”和“悲秋”的义蕴。“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杜牧《赠别》诗中的名句。“蟋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这是贺铸自己的新辞(《菩萨蛮·炉烟微度流苏帐》)。两句正好用来为此处一段文字作注。“昏苦”者,非“烛”与“蛩”相与为苦,而是“烛”、“蛩”与我一道愁苦。词人心中自苦,故眼前烛影、耳边蛩鸣无一不苦也。
“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驭骏岁华行暮。”烛影摇曳,蛩声颤抖,愁人已不能堪了,偏又“断续寒砧断续风”、“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成寐的闺妇们正在挥杵捣衣,准备捎给远方的夫婿——这直接包含着人类情感的声音,当然比黄昏钟鼓、暮夜虫鸣更加强烈地震撼了作者那一颗厌倦游宦生活的天涯浪子之心,使他格外思念或许此刻也在思念着他的那个“她”。可是,词人还不肯即时便将此意和盘托出,他蓦地一笔跳开,转从砧杵之为秋声这一侧面来写它对自己的震动:“啊,岁月如骏马奔驰,又是一年行将结束了!”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岁月的流逝也就是生命的流逝,季节的秋天使词人痛楚地意识到了人生的秋天。过片后四句,即二句一挽,二句一跌,叙写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的破灭: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满以为司春之神“东君”会加意垂青,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洒下一片明媚的春光;没想到多年来仕途坎坷,沉沦下僚,竟被驱来遣去,南北奔波,无有宁日。词中“流浪”二句中省去了“长年来”、“不意”(不料)等字面。散文句法有“承前省略”、“探后省略”,此处则是诗词句法中的又一种特殊省略。这一省略造成了“流浪”二句的突如其来之势。如此不用虚字斡旋而径对上文作陡接急转之法,即词家所谓“空际转身”,非具大神力不能也(说见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幽恨无人晤语。”青春消歇,事业蹉跎,词人自不免有英雄失路的深恨,欲向知己者诉说。然而冷驿长夜,形只影独,实无伴侣可慰寂寥。此句暗里反用《诗·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几经腾挪之后,终于以极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因听思妇砧杵而触发的怀人情绪作了坦白。其所深切思念着的这位“淑姬”,真是“干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彼美淑姬”既已逗出,就不需再忸怩作态了,于是词人乃放笔直抒那干山万水所阻隔不了的相思:幸有天边明月曾经窥见过我们欢会的秘密,它当然认识伊人的家了,那么,就请它陪伴着化作彩云的伊人飞到我的梦里来,而后再负责把她送回去吧。“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昏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中传诵千古的名句,还不过是把“明月”作为一个被动、静止、纯客观的中介物,使两地相思之人从昏仰其清辉中得到千里如晤的精神慰藉;词人却视“明月”为具备感情和主观行为能力的良媒,如唐传奇中的“红娘”、“昆仑奴”和“黄衫客”——天外奇想,诗中杰构,其艺术魅力似又在谢《赋》之上了。
张炎《词源》曰:“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衬副得去,于好发挥笔力处,极要用工,不可轻易放过,读之使人击节可也。”此篇以景语起,以情语结,经意之笔即在这一头一尾。起三句以炼字胜,已自登高;末三句以炼意胜,更造其极。
全词用了不少对比手法,从时间方面看,当年与如今对比;从形象方面看,“狂生”与“倦宦”对比;从心情方面看,“自负”与“幽恨”对比。
此词以健笔写柔情,属辞峭拔,风格与一般婉约词的软语旖旎大异其趣。贺铸出身为一弓刀武侠,因此即便是写情词也不免时而露出几分英气。清陈廷焯评曰:“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云韶集》)此篇又是典型的一例。

贺铸天香·烟络横林创作背景

贺铸生性耿直,为人豪侠任气,不媚权贵,也有人称其相貌奇丑(陆游:“方回状貌奇丑,谓之贺鬼头”),因此,在那个趋炎附势的时代,他不被重用是理所当然的。这首《天香》词就是作者借悲秋怀人之情,抒发其不平之气。

诗人贺铸的古诗

菩萨蛮(十一之五)

宋代 贺铸

绿杨眠后拕烟穗。日长扫尽青苔地。香断入帘风。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上巳明朝是。不许放春慵。景阳临晓钟。

画楼空(诉衷情三首)

宋代 贺铸

吴门春水雪初融。触处小桡通。满城弄黄杨柳,著意恼春风。
弦管闹,绮罗丛。月明中。不堪回首,双板桥东,罨画楼空。

彭城三咏之一戏马台歌

宋代 贺铸

秦蛇已中断,刘项方龙战。
叱吒沮风云,睢盱走霆电。
鸿沟一画天地开,楚王洗剑东归来。
新都形胜控淮泗,笼山络谷营高台。
重瞳登览何为者,不知招贤知戏马。
上如激矢下投丸,兰筋霜腕便回盘。
半夜悲歌骓不逝,明日阴陵行路难。
騋牝三千归汉闲,粟豆尤闻蠹县官。
君不见华山之阳古垧牧,春风吹草年年绿。

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宋代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上巳晚泊龟山作

宋代 贺铸

薄暮东风不满帆,迟迟未忍去淮南。
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兰叶自供游女佩,芸编聊对故人谈。
洛桥车骑相望客,曾为吴儿几许慙。

寄金陵和上人

宋代 贺铸

旧年问米欲东流,先赋新诗寄石头。
赤鯶久沉江上信,杂寄误落海边州。
想君道眼遥相识,顾我官身可自由。
香火因缘知有在,草庵蔬粥不他求。

定情曲(春愁)

宋代 贺铸

沈水浓熏,梅粉淡妆,露华鲜映春晓。浅颦轻笑。真物外,一种闲花风调。可待合欢翠被,不见忘忧芳草。拥膝浑忘羞,回身就郎抱。两点灵犀心颠倒。
念乐事稀逢,归期须早。五云闻道。星桥畔、油壁车迎苏小。引领西陵自远,摧手东山偕老。殷勤制、双凤新声,定情永为好。

天香·烟络横林

宋代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昏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龟山晚泊

宋代 贺铸

春候半寒温,维舟淮上村。
长林补山豁,青草际潮痕。
久厌浮家役,重招去国魂。
禅房欲舒写,烟雨促黄昏。

拟阮步兵夜中不能寐

宋代 贺铸

夜久不成梦,张灯开故书。
清霜屏云物,有月来庭除。
良时怅难再,不与佳人俱。
掩卷长太息,望子城之隅。

赠僧彦

宋代 贺铸

昔年杖舄几相从,同遇弥天汉上翁。
早恨扬舲南浦别,俄惊扫地北山空。
壮心脱落浮云外,病骨枝梧梦境中。
赖有西岩旧桃李,异时应许共春风。

与张历阳追怀从禽之乐因赋

宋代 贺铸

宜秋门外养鹰坊,好草陂头射雉场。
油幕毡庐张野饮,锦袍貂帽结戎装。
兴阑落日黄尘断,梦後西风白发长。
谁念江湖独流寓,此情难话与渔郎。

题崇胜寺无心庵

宋代 贺铸

老鹤依林表,孤云寓山间。
结茅穷释子,著身如许闲。
有心即尘纷,无心犹石顽。
有无心并置,日暮客来还。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四)

宋代 贺铸

清浅陂塘藕叶干。细风疏雨鹭鸶寒。半垂帘幕倚阑干。
惆怅窃香人不见,几回憔悴后庭兰。行云可是渡江难。

晓登柏子冈回望金陵怀寄锺山泉禅师

宋代 贺铸

晨征念王事,驽驾烦屡叱。
既陟崔嵬高,稍辞丛薄密。
乌牛沾宿露,白鸟明初日。
清川舴艋迟,绿岸浮图出。
缅怀秣陵游,曾缀秦淮繂。
曳舄白下门,供香金粟室。
得闻四句偈,如奉三尺律。
损益非所知,婚嫁行且毕。
庶几追老庞,薄暮徼万一。
誓将迁枳根,待变江南橘。

题彭城南台寺苏眉山诗刻後

宋代 贺铸

秋风媿度老江蓠,鼎水眉峰隔梦思。
下走误传宣室召。上前谁进子虚辞。
东坡麋鹿同三径,西掖鵷鸾占一枝。
独有野僧违一俗,翠珉新勒旧题诗。

太平时七首 其六 爱孤云

宋代 贺铸

闲爱孤云静爱僧。得良朋。清时有味是无能。矫聋丞。

况复早年豪纵过,病婴仍。如今痴钝似寒蝇。醉懵腾。

同毕绍寓泊永城招李深昆仲

宋代 贺铸

满城杨柳正黄繁,几处秋千出短垣。
经雨河流失清浅,带云春色乍寒暄。
从来嵇阮耽琴酒,况得机云好弟昆。
咫尺津亭望斋馆,杖藜相过莫辞烦。

追和亡友杜仲观古黄生曲三首 其三

宋代 贺铸

要知两侬心,等是它山石。此诚不可转,彼情无自入。

过曹氏园马上作

宋代 贺铸

香风细细出重墙,不见繁枝已断肠。
知有何人卷帘箔,卧看零落满斜阳。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7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