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勉诸生习小学四首 其四

勉诸生习小学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只惜工程一月馀,六经百子岂无书。他时会到难言处,糟粕还将问汉儒。

诗人林光的古诗

侍御彭宪卿出示过处州次却金亭韵一绝依韵奉答

明代 林光

沈香曾见一亭孤,何处东莱又此夫。影响前头觑未破,敢论天宇半尘无。

出京舟次潞河

明代 林光

久速那能见事机,西风吹逐马蹄飞。红尘十丈应饶我,绿水三秋更浣衣。

浅渚轻欧时泛泛,淡云疏柳晚依依。漕渠湍急人争渡,閒看归樵对落晖。

经钓台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层差积雨怯攀缘,老眼频回钓石边。已裹乌纱来白日,更将尘袂濯飞泉。

人歌人颂岩滩上,花落花开汉老前。千古江山风自动,尚怜文叔不知仙。

赠方纯吉进士尹平阳

明代 林光

眼运寻常欲倒床,扶衰饯子更称觞。笔端未点无生话,酒面先浮苏合香。

天上朗星明浙水,手中花柳隘平阳。簿书莫废横琴乐,看续扶沟旧日□。

三雪和东坡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鸥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 ...

明代 林光

挥毫十日手欲龟,雪来惟有手先知。寒云滚滚飞不尽,况乃猎猎西风吹。

斜飘密洒观未厌,巡檐伏几掀吟髭。积阴未散日复日,檐沟块磈生冰澌。

寒林粘积冻欲折,巢散几恐倾高危。未容层峰露苍翠,光照老鬓明丝丝。

喧嚣静压似太古,弃置纷冗吾何为。阶前松柏气犹傲,虬枝铁干相撑持。

卖薪买米村落子,褐破未足遮肌肤。穷檐忍饿冻欲死,那得戏弄如市儿。

人言雪本为祥瑞,在腊可喜春非时。我疑元宵景最好,嫦娥亦欲张帘帏。

八方遮盖尘土净,万宝映照仙容姿。浩然作诗寄清赏,冻砚呵液光淋漓。

聊挥幽兴落小草,献赋未拟趋彤墀。云笺书破数十幅,蛟龙戏舞风披披。

群山小霁景殊绝,我马未驾心先驰。登高如出浑沌世,呼酒安肯辞深卮。

颓然一醉忘物我,鱼鸟下上应相随。未信严城少佳似,会须折简一招之。

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

明代 林光

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

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笑我衰残无一技,也随桃李育桥门。

再游三洲岩五首 其五

明代 林光

青青岩畔草,点点珠露缀。来是去年人,岩风急吹袂。

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 其四

明代 林光

风声初树海天遥,六馆身先令岂消。教立本须崇节义,化行谁道祇规条。

贞魂总爱明今日,烈女閒将想累朝。突兀方岩高百尺,丹青门地更层霄。

赠别饶廷赐判府之汀州用张廷实主事韵

明代 林光

肃捧除书下紫云,闽汀郡佐也云君。诗囊旧展还东所,秋色新裁也广文。

有意看牛人自别,无心遗粟鸟来群。青山总是经游地,多少疲氓待解纷。

赠石斋先生十首 其六

明代 林光

村酒还堪醉,官舟发未忙。霜催乌桕赤,山引白云长。

怅望东湖水,应登孺子堂。如何东汉士,此老善埋光。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 其三

明代 林光

深夜铃驰两马声,山堂燃纸续灯明。诗评诸老舒还卷,翰染西涯瘦更清。

身外勋名随世就,眼前花样岂公荣。丈夫嚬笑关时运,载祝赓歌入舜廷。

九峰十景 其十 双涧观泉

明代 林光

活活夹山来,悠悠双眼觑。欲知流不穷,更认泉来处。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 其八 兰舟惜别

明代 林光

秋光画不如,别舫还堪系。归朝启皂囊,天高红日丽。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纷飞撩乱扑朝鸦,老妇贪看驻鸦车。三白果堪登百谷,一香何惜让群花。

光添玉宇无边景,清变都城几万家。坐拥羊茸挥老兴,冻呵寒砚手频叉。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驰逐尘氛十二州,何如良话几州投。可人佳境终难写,过眼韶光去不留。

庭草共沾谁雨露,江山清重汉羊裘。浮生老觉知心少,三复留君话未休。

潮州谒韩文公祠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扶留叶子裹槟榔,欲献君侯恐不尝。仰止高山聊展拜,名香一线是心香。

次韵姜仁夫秋官过访平湖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初更催县鼓,倒履迓仙槎。细雨销红烛,连床语白沙。

饮普光寺坐中走笔用前韵

明代 林光

聒人休更弄三弦,野寺寻春是最先。老树精应还识我,东岩僧亦解知天。

投壶例尽樽中醁,弄笔真成醉后仙。莫羡杭灯照归路,团团孤月出寒烟。

次韵答庄国华仪宾三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千里神交感至情,远持书币到情城。岘碑老泪今谁堕,汉水真源拟共评。

潦倒几回尝世味,疏慵深恐负诗盟。梅花香浸罗浮梦,已对澄潭一镜平。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林光

灵根伐多欲,至道乱浮言。渊深珠逾媚,石蕴玉自温。

殉身逐影响,故纸馀豗喧。坐令岁月迈,宝鉴生尘昏。

流害等异教,岂直语伤繁。悲哉媚学子,何处寻根原。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