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光
衰残无力战刚气,俯就疲慵却谢公。雄伟山光心久贮,支离身病事难同。
百灵守护坤藏处,万状盘旋梦想中。安得春秋驱瘦马,步随班末拜行宫。
河西务阻风适王冬官以和赵秋曹杂诗见示遂用韵纪怀九首 其一
午夜呼号直彻明,梦魂惊挠不曾清。浮埃满眼河西务,又阻扁舟一日行。
九峰十景 其八 关门松屏
白云锁关门,森松更笼嵷。不纳寻源人,伊谁话真汞。
小至四首追次老杜韵 其四
浮生短景递相催,老厌尘途谢往来。共喜微阳回此日,谁沾元气动浮灰。
羲爻成像聊观复,天地藏春未放梅。保合太和身久掩,呼儿缓送暖脐杯。
雨霁复登陈山
宿雨初收露气寒,又移双履出层峦。三回命驾俱成误,几点青山可易看。
杯酒笑谈春意远,潮声吞吐海门宽。巉岩历尽扶鸠杖,招手何人入社坛。
舟中偶述四首 其四
戊午初秋别潞河,双眸空笑阅人多。浓阴也爱河边柳,争奈秋风欲送何。
西厅写怀
逢人羞更语弹冠,寄迹贤关席未安。去脚驱驰春已暮,浮云挥扫事无端。
芝兰径里风微动,枢斗天喧夜耸观。放笔自歌还自笑,尘埃满眼拜谁门。
题扉二首 其二
莺啼燕语自年年,春及侬家不用钱。满户游丝花在网,醒时看竹倦时眠。
石门西华寺三首 其一
远水接长堤,疏松绕斜谷。入寺不逢僧,一犬吠深竹。
蒙
十里五里寒滩,千山万山灌木。异香处处清流,谁别曹溪一掬。
赠别聂承之侍御巡按广东
扶病真堪拜马前,先生麾节向前边。冰霜已觉清人骨,赤手犹看扫瘴烟。
白月高悬东广隘,澄波稳贴蜀江连。豺狼未殄虺蛇在,万姓于今最可怜。
奉赠李都宪以郧阳抚治升掌时都察院事
五月长江水满时,活流风送到时畿。功成已见文兼武,名重应闻夏与夷。
别酒共怜葵照日,占年刚对麦秋期。宦游他日寻遗迹,却笑吾诗是口碑。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 其二
一回骋望一登台,照耀郧江节龯来。每愧衰迟辜荐剡,却缘恩爱识真才。
幽崖穷谷应留照,玉树冰壶绝照埃。已置人中仙在眼,枉寻石罅访天台。
移居且弥月旧主迟迟未去诗以促之
变换门庭更买新,休论谁富更谁贫。梁间已换来巢燕,榻外那容鼾睡人。
两耳岂堪闻毁瓦,千金犹欲买比邻。我来暂作栽花主,莫怪晨昏吠犬嗔。
承吴献臣明府王日雨进士张廷实地曹饯别东山寺用地曹韵留别三首 ...
行止还将问舵公,物情宜异定宜同。陶陶小醉东山酒,且看渔舟荡晚风。
鄱阳舟中对匡庐小酌四首 其三
船头一杯酒,嚼碎匡庐峰。湖波添砚水,尽日舞蛟龙。
临清候关偶成
伏暑关头候几时,官船过尽白船迟。斜风送雨空惊梦,高柳鸣蝉似诉谁。
篷底笑看河滚滚,天边痴羡鸟微微。诗成亦有閒滋味,安得南音咏学之。
宿陈山时陪胡伯雍明府祭神龙
碑残寺古不知年,懒向山僧话年缘。杯酒未忘心里景,春风来放画中船。
神龙巧送深更雨,天籁如闻绝壑泉。丰乐预占明府赐,天津何敢乱啼鹃。
次韵姜仁夫秋官过访平湖四首 其四
初更催县鼓,倒履迓仙槎。细雨销红烛,连床语白沙。
奉新偶述二首 其一
扰扰复扰扰,浮尘飞不了。回首望京华,云边过一鸟。
过韶州 其二
青青簇簇水逶迤,丞相祠前欲雨时。自笑自歌谁曾得,送人韶石俯江湄。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食鲜虾
铁佛寺偶成
题扇面 其一
尼山
奉次徽王韵赠毕亚卿豫荆凶荒黎民阻饥朝廷简命亚卿毕公兼都宪来膺 ...
过峡山寺二首 其一
吏部候选 其二
登太白楼 其四
和陶十一首 其四
经小箬
贡三角牛 其一
仪真获亡尹袁阳所借拙稿六册
直沽阻风二首 其一
潮州谒韩文公祠二首 其二
再雪八首 其六
和陶十一首 其十一
南阳庄国华国宾诗来徵文次韵奉答
隆中武侯庙揭扁二首 其一
方伯孙先生居宪长时论荐官迁国子博士代书奉谢四首 其四
洗心亭为华廷禧少参题
水部正郎傅日会招饮姑苏官署适红梅花蕾满树一朵初放座中走笔
赠方司训之湖口
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隆中谒武侯兼承致前美建议立祠之意各依 ...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 其三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一
过恭襄祠道院
谢欧阳玘医时会头疮
题品物流形图山茶梅莲芍药为庄国华国宾并对联
立冬后赏菊十首 其六
勉诸生习小学四首 其一
题徐居士挽卷
溪山小景
己未重阳日遣怀四首 其一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 其二
和陶十一首 其七
建德县庠菊与芙蓉初放林分教邀赏
静观亭次定山韵三首 其一
弄笔示诸生
舟中小酌赠苏徽二郡守并序 其一
赏雪四首 其四
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 其四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二
舟中饯送仲佥宪用前韵二首 其二
赠别丰城王节之明府赴京
南安偶题七首 其五
赠兰溪董遵道
过湖口
答马中舍二首 其二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四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一
苦病
奉赠少保洪总制先生
仲冬都城赠孙吉夫追和李长吉致酒行
寿三原王冢宰
勉诸生习小学四首 其四
过宝应湖四首 其一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八
小至四首追次老杜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