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河船口占八首 其六

河船口占八首 其六

明代 林弼

点点芦篷疏雨声,酒魂诗梦有馀清。觉来却笑玄真子,犹向江湖著姓名。

诗人林弼的古诗

中秋玩月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弼

风雨良宵大半妨,清秋此日对团光。百年几度见明月,千里相思在异乡。

按曲双鸾回素羽,掠舟孤鹤振玄裳。乾坤光霁今还兆,好献瑶池万寿觞。

旅感三章 其一

明代 林弼

今晨秋节至,凉风动庭柯。美人白团扇,临风发清歌。

歌声出云表,哀响亦何多。落花不上枝,逝水无回波。

妾颜亦易改,君恩当奈何。

画红梅为吴允思题

明代 林弼

冰姿雪色自无尘,香艳桃娇偶借春。一段繁华幽寂意,题诗试问陇头人。

圆山康仙祠诗奉次徐梅所知司韵

明代 林弼

浪游曾记出城西,十二圆山紫翠迷。一阵閒云初过雨,半篙新涨已平溪。

笙歌彩凤空中下,剑化群龙匣底嘶。何日神丹成九转,从公来听枕中鸡。

庐陵逢端午

明代 林弼

极目沧波白雨飞,綵旗风急画船归。故人此日供蒲酒,圣主先时赐葛衣。

客里又看佳节过,吟边未觉壮心违。离骚读罢成惆怅,落日芳洲杜若稀。

再用牛典簿韵

明代 林弼

万里同归望虎关,三秋清赏爱龙山。白云黄叶西风外,翠壁丹崖夕照间。

逸少述文誇盛集,醉翁作记叹苍颜。尊中有酒且须尽,身后留名总是閒。

题郑生云谷卷

明代 林弼

谷口子真多白云,半开竹屋共云分。青山当户雨初霁,绿树覆檐风欲薰。

偶向邻翁斸药本,时邀诗客笼鹅群。梨花梦里偏多趣,苍狗白衣任纠纷。

赋得采石送子昭归金溪

明代 林弼

江干舣兰棹,言登采石山。上有蛾眉亭,下有千丈湾。

偏怀谪仙人,昔游水云间。玉堂不可留,翩然御风还。

君今勇辞归,于焉越河关。呼酒一酹之,陈迹重跻攀。

云林郁嵯峨,金川澹潺湲。去去甘弃置,逍遥乐馀閒。

梅溪诗为蔡宗玄赋

明代 林弼

溪上寒梅雪作花,溪前流水玉花瑕。意行东郭先生履,来访西湖处士家。

煖入孤根春映带,清涵瘦影月横斜。何时携取芝山酒,共载宾朋泛钓槎。

和南圃老人龙岩书事

明代 林弼

苍岩百叠树交绿,石栈九折车失轴。山腰忽断峡山来,小溪新水流寒玉。

溪上茅茨两三屋,野人足音喜空谷。开门迎客敬三肃,壶有香醪盘有菽。

自云今年雨雪足,山棱夏收稻秋熟。稻可酒兮棱可粥,生来城府无轨躅。

德公耕

和韩南胜四首之二 其三 南雄太守叶景龙政成入觐

明代 林弼

相逢江上系兰桡,岁晏天寒雪正飘。驻目帝乡红日近,关心亲舍白云遥。

梅花岭外诗千首,竹叶山中酒一瓢。握手都门应有约,清溪水满绿杨桥。

次韵杨秉中县尹春日病中述怀 其四

明代 林弼

彭泽先归去,湘江后卜居。纫兰谁复佩,种秫自能锄。

老丑慵看镜,穷愁独著书。且须相觅醉,烧笋鲙鲈鱼。

赠碧溪道士

明代 林弼

金华洞中牧牛仙,叱石飞去三千年。却骑白鹤下人世,溪云山月相留连。

青蛇三尺滑秋水,白日风雷生袖里。绿章扣额笺天公,铁檄役兵驱旱鬼。

南州三月土烟生,坐见春野无馀青。都将精意干元气,要使憔悴回欣荣。

我闻神仙足官府,苍生苏息无辛苦。愿师掷剑碧空中,大沛江淮洗兵雨。

题杂画九首 其九 唤起

明代 林弼

林间百舌谩多言,此鸟娇音不浪传。唤起一声窗外白,东风庭院落花天。

题栎里画

明代 林弼

云中楼观疑庐阜,水外亭台似阜溪。寒瀑落崖珠点乱,晴岚隔树翠光迷。

旧游空向真图见,清景应须好句题。安得同携琴鹤去,青林白石寄幽栖。

题熊自成双鹤图

明代 林弼

海上归来岁月迟,懒随青鸟度瑶池。一双清泪秋霄月,莫遣云中仙子知。

珥江驿口占八首 其三

明代 林弼

小卒横挑丈二殳,褒衣长帽似臞儒。当街一喝人争避,如此威狞更有无。

题王章红梅

明代 林弼

妖娆暂借杏桃色,铁石终存冰雪心。额粉风飘妆镜尽,脸霞春酒入杯深。

题溪声月色图

明代 林弼

人间无价双白璧,月色溪声共寒碧。暮云卷翳天茫茫,秋水生波风瑟瑟。

道人兴与庾公高,扁舟载月凌云涛。洞箫赤壁漫呜咽,琵琶浔水空啾嘈。

何如二美足观听,锵锵鸣璆挂明镜。潺湲可洗巢父心,婵娟解照潘郎鬓。

一机石动鸥鹭间,渍景却向图中看。晴窗为君一披拂,耳根眼睫生秋寒。

我生江海归未得,山月溪风总相识。明当重赋招隐翁,从子蓝桥访仙迹。

郑节妇

明代 林弼

仙舟不返泪河枯,誓死持家为报夫。床下问姑晨馔具,机傍课子夜灯孤。

门依慈竹金书揭,庭列崇兰綵服趋。太史行编贞节传,清风千载满三衢。

林弼

林弼

林弼,(约公元一三六o年前后在世)一名唐臣,字元凯,龙溪人。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进士,先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后任登州(今山东烟台牟平)知府。► 2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