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王克慎宿清凉寺兼示和上人孙安之

同王克慎宿清凉寺兼示和上人孙安之

宋代 贺铸

六代风流不可寻,石头胜概古犹今。
疏钟答响江山迥,啼鸟忘形松竹深。
借问白云谁卜筑。拟要明月共登临。
终投逸少兴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

诗人贺铸的古诗

夜行邹县道中遇雨作

宋代 贺铸

昨日秋遂分,村村歛禾黍。
半夜宿田人,相嘑深陂雨。
駸駸马上客,厌浥投何所。
暮发邹子城,朝期饭东鲁。
据鞍思假寐,颠坠惭不武。
俯畏道旁石,颓然如伏虎。
远惊荞麦华,白水漫洲渚。
安能叱吾驭,亲闱寄西楚。
念昔卧苏门,夙兴犹及午。
岂谓从一官,羁离遽如许。
归欤惜迟暮,幽愫将谁语。
赖尔草根虫,助我长吟苦。

忆仙姿(九之三)

宋代 贺铸

相见时难别易。何限玉琴心意。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憔悴。憔悴。蜡烛销成红泪。

菩萨蛮(十一之六)

宋代 贺铸

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玉纤匀蜂脂。
舞裙金斗熨。绛襭鸳鸯蜜。翠带一双垂。索人题艳诗。

江夏秋怀三首之二

宋代 贺铸

人物駸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
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怱怱将安之。
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
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太平时七首 其一 艳声歌

宋代 贺铸

蜀锦尘香生袜罗。小婆娑。个侬无赖动人多。是横波。

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纤纤持酒艳声歌。奈情何。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之五董大

宋代 贺铸

希远来彭泽,聊为三迳资。
拂衣归底处,命驾定何时。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代 贺铸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广陵茱萸湾晚泊

宋代 贺铸

冷云抛雪未成花,过埭东风冻著沙。
荻浦渔归初下雁,枫桥市散祗啼鸦。
旧闻南国饶春事,行见东风换物华。
老病心情亦何有,药囊诗卷是生涯。

变竹枝词九首之三

宋代 贺铸

露湿云罗碧,月澄江练白。
但闻竹枝歌,不见骑鲸客。

历阳十咏之一厤湖

宋代 贺铸

昔也万家邑,今为无底渊。
城郭泯遗迹,人民安得全。
吊古一回首,薄暮愁风烟。
拯溺不无意,吾生後千年。

绿头鸭·玉人家

宋代 贺铸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托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风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曛。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游滕县时氏园池

宋代 贺铸

珍重西园主,开门待子猷。
城隅树交荫,楼下水通流。
鸲鹆鸣深竹,蜻蜓驻小舟。
可能忘梦想,尘土满徐州。

三鸟咏之一提壶引

宋代 贺铸

绿野带江春漠漠,露湿花蔫朝暮薄。
年芳婉娩欲辞人,啼鸟殷勤劝行乐。
提壶真起予,十千美酒当剩沽。
金龟宝貂家所无,持底可过黄公垆。
调官东来今几日,谓有公田宜种秫。
朝廷未除私酿律,安得一试焦革术。
提壶鸟,叹吾与尔皆悠悠。
君不见长安两市多高楼,大书酒旆招贵游。
脱闻提壶鸣树头,论槽买瓮更献酬。
庶几此声知所投,胡为南乡长滞留,
端使北宗狂客羞。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

宋代 贺铸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菩萨蛮(十一之七)

宋代 贺铸

子规啼梦罗窗晓。开奁拂镜严妆早。彩碧画丁香。背垂裙带长。
钿铮寻旧曲。愁结眉心录。犹恨夜来时。酒狂归太迟。

黄埭魏氏见江亭

宋代 贺铸

浮生欲寄酒杯间,马上谁容一日闲。
不是登高粗能赋,老夫真负尔江山。

送金坛慎令瓛

宋代 贺铸

清素复多闻,天涯晚得君。
相延蒲塞馔,细演贝多文。
世味淡如水,身谋散胜云。
谩为花县约,聊慰此临分。

和答郑郎中见寄

宋代 贺铸

客子由来怀故乡,苏门冷落白云旁。
梦随夜月钟前断,诗入秋风草共荒。
操板鎌靴游宦厌,开樽挥麈旧欢长。
泜川逸老应相念,为倚阑干向夕阳。

过曹氏园马上作

宋代 贺铸

香风细细出重墙,不见繁枝已断肠。
知有何人卷帘箔,卧看零落满斜阳。

和田录事新燕

宋代 贺铸

新巢故国两依依,似与春华秋叶期。
雨过池塘得泥近,日高台榭卷帘迟。
秋千节後初相见,祓禊人归有所思。
双侣多情拟凭杖,小牋封就碧云诗。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7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