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冬夜郑使君萧徵君见过联句

冬夜郑使君萧徵君见过联句

明代 林大春

剪烛坐青宵,论文慰寂寥。月高天气冷,风急露华飘。

尊酒留欢剧,弦琴引兴饶。秦台惊逸奏,金谷羡清标。

雅尚怀真隐,丹心恋紫霄。愁看江廓雾,閒听海门潮。

何日登台阜,还期度石桥。愿君松柏志,莫向岁寒凋。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再至京师得张少参辽阳之讯诗以答之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含香趋省署,洒酒向都亭。别去知何日,重来鬓已星。

边尘随客到,海色对人青。欲问辽东鹤,临风忆管宁。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明代 林大春

襄阳紫陌散铜鞮,为报山公征马嘶。漫说儿童歌正好,谁知父老望中迷。

花明野戍迎前浦,雾隐春帆走绿堤。惆怅无因共攀卧,离魂飞度武陵西。

读杨文贞公家世德录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草昧攀龙日,朝阳起凤年。赐书存故老,遗训入新编。

社稷功难并,天曹事可传。将来有名彦,应不愧前贤。

重至凤城会龚别驾同暴参戎夜游金山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往年曾过凤凰城,却遇君侯朝帝京。更被王孙招隐去,于今车盖始初倾。

滨海遗思卷为何潮州

明代 林大春

地远沧溟北,天高揭岭东。共言歌召父,何意失文翁。

庙貌烽烟后,人情涕泪中。犹馀韩子木,萧飒起秋风。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大春

齐城西望接长安,物色凄凉大野寒。野草如饴尝具美,青霞漠漠可谁餐。

南征寄我中望顾子良兼忆钱惟重

明代 林大春

二兄并西署,而我独南行。已报我中急,空传邺下兵。

楼船秋战罢,庙议日何成。向夕辞燕阙,新闻隔凤城。

逢人愧奔走,世事叹纷更。洛浦疑留佩,沧浪且濯缨。

无家还入海,有友未归京。阻绝干戈际,蹉跎岁月情。

乱离亲定否,迁转俗相轻。旧日惟我季,闻风抵顾生。

比邻能再卜,车盖定须倾。倘遇衡阳雁,为烦一寄声。

题奉使承恩图为张太史

明代 林大春

汉帝亲同姓,词臣礼大封。金章辞鳷鹊,玉节拜山龙。

感激崇追赠,光辉展敬宗。天临石室晓,云护宝书重。

泉壤开冠冕,蘋蘩荐鼎钟。张华有雄剑,何以效勋庸。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谁道一官清似水,虚堂犹自出樽罍。官衙况在山深处,不用登高便避灾。

自河南归过黄州逢张少参同日至乃以夜不果会明发始得邂逅以别诗以 ...

明代 林大春

同日驻征轺,无因慰寂寥。非关劳远道,自是隔深宵。

城隐雪堂暗,江空赤壁遥。使君应有客,明月坐吹箫。

别陈方伯之山东

明代 林大春

同来瘴岭忽经秋,同病怀归相慰留。才薄途穷有知己,官迁名重生离忧。

岱宗树向云间出,河济舟如天上浮。自古中原异边徼,风烟谁念马卿愁。

送人赴东原驿官

明代 林大春

燕台南望鲁城东,有客乘春向此中。此去看山见杨柳,至今犹是展禽风。

广昌留别城中人士

明代 林大春

郭外青山晓,云中万木秋。狂歌中对酒,长啸一登楼。

风雨怀双璧,乾坤照独愁。深林豺虎怒,平野凤麟游。

却笑全城策,空惭卧辙留。题诗谢豪俊,明月看吴钩。

秋日漫游名山得友人曾中丞赵少宰书自南北至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有弟抱奇千里去,立谈浑是骨肉亲。可怜赋就时难遇,空负岩廊荐引人。

春日北地逢张少参

明代 林大春

忆在黄图慕风雅,欢从翠节见辉光。可怜秦陇客怀尽,为话东南幽思长。

山近流云破春叶,亭深落月飞秋霜。酒馀一问边城事,把剑相看赋朔方。

次韵周生喜雨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七夕明朝是,佳期银汉滨。定因牛女会,预洒属车尘。

羽檄惊心急,楼船望眼新。新诗随雨至,谁拟和阳春。

新春九日步自东山上方广洞俯瞰沧洲抵暮而还因和洪广文十二韵

明代 林大春

微霭郁春宵,朝来积翠遥。言寻曲水会,漫作小山招。

古庙遗忠烈,荒林见海樵。天开金粟洞,地隐赤城标。

缥渺祛尘虑,孤高绝市嚣。风声惊远浦,雨意涨新潮。

壁立沧洲近,霜飞白鹭骄。归途馀谢屐,世路感陶腰。

山暝云随佩,壶倾月在瓢。犹闻村鼓急,时讶野烟烧。

钓艇依城郭,行人夜度桥。幽怀殊未已,雅咏得琼瑶。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大春

倾盆三月水连天,沃野全归乱草边。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

舟中睡起怀刘山人

明代 林大春

夙有山中约,兹行意若何。江村到处好,风雨暮来多。

画舸星宵入,文帏客曙过。因君动幽思,清梦绕烟萝。

惠阳辱胡少参成参戎邀游西湖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三秋动游兴,二妙共登台。胜迹迟予至,湖光为客开。

皇华掀日月,细柳肃风雷。薄暮飞兰棹,深宵泛玉杯。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