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陈方伯之山东

别陈方伯之山东

明代 林大春

同来瘴岭忽经秋,同病怀归相慰留。才薄途穷有知己,官迁名重生离忧。

岱宗树向云间出,河济舟如天上浮。自古中原异边徼,风烟谁念马卿愁。

诗人林大春的古诗

安惠王挽词

明代 林大春

天人推夙德,朝野望音徽。一自从游去,求仙遂不归。

邹枚词赋尽,闽越谏书稀。惟有小山曲,愁随丹旐飞。

五草堂诗 其四 独耕草堂

明代 林大春

汉主宸游下石城,当途不辍陇头耕。侍臣立马惊馀论,野老驱牛隐姓名。

湖海变迁朝日在,桑田澹荡晚烟生。何期外史探奇甚,独倚沧浪望玉京。

重至凤城会龚别驾同暴参戎夜游金山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君家先子号名臣,况复遗思渤海滨。此日相逢重相惜,知君不忝旧儒绅。

入关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地扼三秦塞,天雄百二城。重关犹虎视,严夜候鸡鸣。

日抱黄河出,山连华岳横。独怜禾黍尽,悽恻忆周京。

秋日漫游名山得友人曾中丞赵少宰书自南北至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故人天上双鸿至,野客山中一鹤随。读罢封书鸿不见,素心惟有鹤先知。

别季子之岭南

明代 林大春

天时多变迁,人事迭消长。纷纷大道旁,日夕兢轮鞅。

岂不惮烦劳,所思良不浅。谋王本素心,谈天寄青眼。

宁肯卧岩冗,白首同泱莽。所以于陵子,辞爵性云褊。

南阳有昆季,三国恣来往。彼此会有适,致身各通显。

汝昔抱奇姿,中年尚偃蹇。今日强行迈,夙志从兹展。

莫言久不鸣,一鸣振清响。莫言久不飞,一飞蔽天壤。

持此慰离肠,一思一回转。

送刘同知之福宁

明代 林大春

雪霁春云度锦旌,风吹祖道荐旌觥。论文共惜休玄别,献赋空馀子骏情。

天转雁声多楚塞,日含海气近闽城。何时更遇双龙剑,深夜重听五凤笙。

送周耿西计偕北上

明代 林大春

爽气西山发,于今三荐书。声华五岭外,家学百年馀。

辩玉人应遇,鹏抟事岂虚。他时过锦里,宁复羡相如。

至郡得郑使君见寄之作有怅别之意焉因用韵答之

明代 林大春

名山有约已多年,迢递无由访葛仙。海日夜腾谈里见,洞梅春涌梦中悬。

星垂佩剑催行色,风送征帆阻别筵。岂意卧游传丽藻,先收花鸟入新篇。

题奉使承恩图为张太史

明代 林大春

汉帝亲同姓,词臣礼大封。金章辞鳷鹊,玉节拜山龙。

感激崇追赠,光辉展敬宗。天临石室晓,云护宝书重。

泉壤开冠冕,蘋蘩荐鼎钟。张华有雄剑,何以效勋庸。

得良弼楚中书有曾中丞抚蜀平蛮之作且云中丞每有书至及逢人辄猥及 ...

明代 林大春

怀予几见尺书题,到处逢人说会稽。惭愧三年卧汾曲,徒闻五月入蛮溪。

文章定许峨眉妒,勋业还将玉垒齐。何日更同湖上客,遥随车马蹑丹梯。

夏日重过苏青阳隐居

明代 林大春

幽人依碧屿,爱客走瑶缄。为问朝阳石,因过避暑岩。

荒台擎翠盖,曲水卸孤帆。谈笑终无厌,西山日未衔。

惠阳唐节推以事至潮辱枉骑过东山因游曲水爰有短述为赠且订罗浮夙 ...

明代 林大春

向晓看山紫翠重,为攀玉节探仙踪。青云器远情偏洽,白纻歌残兴正浓。

风送瀑泉鸣锦瑟,霞披彩袖削芙蓉。临流却忆罗浮胜,期尔同登四百峰。

自河南归过黄州逢张少参同日至乃以夜不果会明发始得邂逅以别诗以 ...

明代 林大春

同日驻征轺,无因慰寂寥。非关劳远道,自是隔深宵。

城隐雪堂暗,江空赤壁遥。使君应有客,明月坐吹箫。

客至忆弟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论交易水上,谁为燕赵英。感彼悲歌客,悠然千载情。

我亦慕其人,高论坐心倾。乾坤亦已长,斯世贵有鸣。

无为多意气,空言负平生。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明代 林大春

襄阳紫陌散铜鞮,为报山公征马嘶。漫说儿童歌正好,谁知父老望中迷。

花明野戍迎前浦,雾隐春帆走绿堤。惆怅无因共攀卧,离魂飞度武陵西。

苍梧和刘大参蚤起寄怀之作

明代 林大春

九日明朝是,风烟故国非。秋深菊未吐,山险雁来稀。

久病虚时望,疏慵薄宦机。多君能作赋,独羡李膺归。

得解官报离陈至大梁写怀寄示陈中诸生三首 其一

明代 林大春

拙宦已忘机,言归便得归。出门看柳色,驻马更春衣。

卦冢筮初长,歌台雪尚飞。他年何处望,应觉从游稀。

中秋还自辽海至山海关赋得关山月留别陈司马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大春

清商动瑶瑟,秋光看欲满。骄虏闻已归,征夫应不远。

岁除寇至和吴广文五首 其五

明代 林大春

谁染关山战血红,三吴壮士引红弓。荒林虎啸风声切,野戍乌啼夜色空。

未信吟诗能退虏,翻令生子学从戎。何当挽取天河水,净洗扶桑日月东。

林大春

林大春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4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