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大钦
浅水堪跃足,卑枝可结巢。水浅波浪少,枝卑风不高。
鲁连辞齐组,东海何嚣嚣。商鞅倾秦宠,法令自煎熬。
啸歌二首 其二
山中白云歌,天上彩云缓。时乘上玕车,笑接渊上盏。
我生欲何为,轩裳空依依。时增陵谷思,羲皇胡不归。
青阳动芳草,白日嗟沦老。卓荦观前进,旷然清怀抱。
晴轩
蓬门今卧稳,野草思氤氲。轩岳来清气,晴窗检白云。
渐与人俗远,转于鸥鹭群。东风吹几杖,不歉北山文。
田园乐词四首 其二
园松莫莫云长,北窗落落风凉。五柳先生独卧,一瓢陋巷羲皇。
槛竹
青青槛外竹,永日坐清幽。晴风浑不乱,时有翠云流。
久旱伤稼岁事在夏一雨滂沱遂满皋落农人缔欢予亦喜万物之得所也用 ...
二仪来和泽,百谷腾阳春。绿畴纷华滋,吾圃亦怀新。
欣欣木向荣,交交鸟鸣春。登台瞩流云,临流浣衣巾。
徙倚咏南风,飘飖款芳辰。得已聊一欢,岂忧贱与贫。
大运自还复,群动悲兴沦。耕种移白日,怡然丘园春。
俯仰奚所希,存亡任大钧。
园居遣怀三首 其二
短景难幽卧,秋风差自强。村幽宜杖履,岁暮识行藏。
农父秫粱秀,园家橘柚香。蹉跎依物色,纵谑向穹荒。
楼中对月
中夜虚天静,巍栖月迥明。乾坤独老眼,时序故山情。
度汉光难灭,兼星照愈清。万方分气象,伏枕看流萤。
林亭书怀三首 其三
木栏亭子并清幽,浪迹云馀迥不愁。谩把钓竿从许子,羞将服食拟浮丘。
卉巾葛服春相问,碧水丹山时独游。看玩晴光移白日,好将吾道付沧洲。
感兴十七首 其十六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端拱物时好,优游获性原。
十年希成立,三省持话言。言为惩昔悔,一德赖自敦。
玄机信微漠,杂学竟多门。吾志在择善,毋然枝叶繁。
夏园对月
白露团新月,清晖照北林。检诗宜寂静,在野兴萧森。
入蔓光难整,移云影未侵。篱芳兼瑟历,徙履更追寻。
春园屋壁八首 其一
独有青山思,不随芳草移。今日东风至,花开仍故枝。
田园杂咏八首 其七
世路难与期,逍遥可终生。临流濯长缨,永我遗世情。
众芳委时化,幽独媚孤清。慨然歌白云,天地为清轻。
湘水有清源,首阳有遗英。怅望怀昔踪,聊以翳吾形。
晚望二首 其一
白屋临秋水,幽期可奈何。坐观凫鸭乱,远眺风云多。
荒树连斜日,寒烟落晚波。于兹伤寥寂,浩荡一高歌。
凤谣
恶木安可栖,逍遥聊自怡。饥餐秋竹实,暮宿梧桐枝。
凉风吹萧萧,微霜下庭逵。时往岁载阴,日夕抱孤悲。
所重王者瑞,所思翔云期。良辰旷不接,羽翼空葳蕤。
长啸出风烟,高鸣天汉涯。
林塘歌
爱此林塘静,伊游获吾初。壮心逐风景,遂与功名疏。
兰幽人不锄,云閒空捲舒。日出林鸟鸣,东轩恣睢徐。
绻然陶一觞,摘此园中蔬。世味非所希,我怀日悠虚。
缅想采芝翁,时以慰居诸。
林下独酌
日明鸟自散,而我卧空林。独对山中酒,时超物外心。
青萝乘野径,芳草澹幽襟。若问穷通理,应依楚凤吟。
浅水吟
遣兴十二首 其八
已见繁华悲眼前,又闻陵谷变桑田。南州野士居郑谷,不吃鱼粱吃紫烟。
冬斋书兴十二首 其九
百年常得意,四海一身轻。诗酒频堪使,茅斋岁暮情。
永夏
荆扉俗远怜幽僻,永夏无心祇昼眠。桃李不言通鸟道,莺花寥落自风烟。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云泉甘寂然。尘世漫留风格在,逍遥拟赋卜居篇。
林大钦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189篇诗文
蒿雀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九
遣兴十二首 其七
夏园即事四首 其一
感兴十七首 其十四
陵谷歌
田园幽兴六首 其四
春园屋壁八首 其三
咏史六首 其四
遣兴十二首 其十二
草亭检书遣怀二首 其一
林亭书怀三首 其一
予园夏日四首 其四
冬斋遣兴四首 其二
冬斋书兴十二首 其三
予园
遣兴十二首 其四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二
田园閒居四首 其二
园果六首 其三 龙眼
田园幽兴六首 其三
遣兴十二首 其三
遣兴十二首 其五
秋斋閒眺
感兴十七首 其八
咏史六首 其三
日夕吟
田园杂咏八首 其一
秋日黄花酒六首 其一
林亭书怀三首 其二
故园行
感兴十七首 其十二
感兴十七首 其六
夏园即事四首 其三
春园言怀五首 其五
春日遣兴四首 其二
病隐
冬斋书兴十二首 其一
云松歌
田园杂咏八首 其五
啸歌二首 其一
园居遣怀三首 其三
柴门遣兴四首 其二
草室
月游三首 其一
读司马季主传
冬斋遣兴四首 其三
高楼对月
卧起
怀古三首 其三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七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十一
秋夕遣兴四首 其三
春园屋壁八首 其六
春园雨后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