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闰月九日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

闰月九日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

宋代 林光朝

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椒谣。
从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
千重岭海供横槊,一带风烟听采樵。
凭杖折冲如此好,不应东去更乘轺。

诗人林光朝的古诗

痴顽不识字歌许歌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

宋代 林光朝

平生读书,如风过耳。
岁月共流转,如磨复如蚁。
一如人嚼蜡,而不见其味。
又如弄孤杵,连夜不成米。
又如过羊肠,十步复一止。
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见君诗,舌如黐,
愧我为人师。怪怪奇奇,
如悬崖万仞龙盘古树枝。又如生马不施鞚而驰,
又如锦苔封漫岘山千堕泪碑。又如玉关客,
血上老犀衣。卢仝孟郊骨已朽,
眼睛头颅何人相传授。与君往还岁月久,
比来春负入我牖,便觉岩前草木件件有生意。
跨蹇驴,出古寺,
欲访子云问难字。

别方次云

宋代 林光朝

姑苏台上姑苏馆,共说南山竹火炉。
湖上相逢又相别,不知何处说姑苏。

东宫生日六首 其五 丙申

宋代 林光朝

正气来嵩岱,祥光集斗牛。青葱开玉宇,髣髴见铜楼。

盘错归三辅,沉潜在九畴。有光文字馆,仍系帝王州。

钟鼓于胥乐,笙鸾独上浮。清台天似水,甲观月如钩。

屡拜椒花夕,长逢桂叶秋。孝思维继舜,家法要从周。

赋为游麟作,官因洗马留。愿同眉寿祝,使者敢停辀。

道桐庐有诗示成季

宋代 林光朝

此是滩头处士家,我从何日离天涯。
木棉高长云成絮,瞿麦平铺雪作花。

芹斋诗

宋代 林光朝

春风芹下足迟留,白鸟平田忆旧游。
说尽轩裳还过眼,读残书卷复从头。
偶逢隐几何须问,不到投簪便拟休。
平世声名如皦日,欲将何地置巢由。

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兼呈程泰之刘

宋代 林光朝

未应双井即尘埃,似此衣冠得几回。
国子先生还并驾,兴都新府却重开。
再三为问滕王阁,第一须登孺子台。
定向此中修玩事,江边不道故人来。

前岁过真阳初识子钦今道出曲江不忍遽分手偶

宋代 林光朝

秋崖一夕卷炎蒸,那更挥斤为斲冰。
碧落旧寻烧药灶,白芒长对读书灯。
相期大庾何多日,似出浮屠向上层。
纵有分张吾未老,定从台阁看飞腾。

挽桂林戴别乘敦常

宋代 林光朝

杖履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哭徐删定德襄 其一

宋代 林光朝

修文巷里莫春前,欲上旗亭问客船。忽有短笺无寄处,渔梁却在泪痕边。

代陈季若上张帅

宋代 林光朝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
欲向韩门借余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送别奉常林使君黄中易守延平

宋代 林光朝

去时胡不到瓜时,上日多应柳絮飞。
卧辙只缘滕壤少,怀章须要越人肥。
三千仪礼非绵蕝,五十行春尚采衣。
莫爱传经似齐鲁,石渠长是待公归。

送夹漈先生赴召

宋代 林光朝

别墅生涯富古今,凝流梦卜若追寻。
一封细札三家市,万卷新书四海心。
北阙龙吟清昼永,东皋猿啸白云深。
满怀经济今休靳,闻道苍生渴傅霖。

代陈季若上张帅 其二

宋代 林光朝

峨峨双阙昼烟横,玉箓金箱记姓名。况有曲江家旧渚,小虹桥外柳花轻。

吏部尚书林公梅卿挽词

宋代 林光朝

百纸梅花赋,声名出渚东。向来惟李贺,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逢人说刺桐。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答人问仁者安仁

宋代 林光朝

千年古道万年堤,老牯循循不解迷。
牧子不知何处在,乱山荒草鹧鸪啼。

秦题游洋张明府流香亭时以荐章数下涉秋月马

宋代 林光朝

封题青李数绯桃,处分园林意桃豪。
旋出篇章陪乐府,更凭花木续离骚。
酴醿架下提春榼,檐卜林中滴夜槽。
却是秋风生马耳,未应老大笑牛刀。

吴容州仲一挽词

宋代 林光朝

竹屋绳桥自有村,牛山箫笛不堪闻。
碑前更问何年月,为借容州旧使君。

丞相特进观文南阳公挽词

宋代 林光朝

一相频虚位,千龄要实才。
庙谟从此定,边锁未应开。
东阁尝先到,西州重一哀。
传家惟俭德,何处著楼台。

东宫生日六首·甲午

宋代 林光朝

仙掌秋容媚,铜楼晓色迟。
猗兰楼汉殿,苞竹入周诗。
鼎卜卿云合,郊谋彩仗移。
隆兴乾道日,建武永平时。
詹事开新府,长秋缀旧仪。
礼经犹下问,易道本生知。
世子家为法,文王我所师。
诞弥重海润,清赏一天慈。
九月黄金蕊,千龄白玉卮。
遥闻三殿喜,高颂走天涯。

东宫生日六首·丙申

宋代 林光朝

正气来嵩贷,祥光集斗牛。
青葱开玉宇,仿佛见铜楼。
盘错归三辅,沉潜在九畴。
有光文字馆,仍击帝王州。
钟鼓于胥乐,笙鸾独上浮。
清台天似水,甲观月如钩。
屡拜椒花夕,长逢桂叶秋。
孝思维继舜,家法要从周。
赋为游麟作,官因洗马留。
愿同眉寿祝,使者敢停辀。
林光朝

林光朝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 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