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黄文泽送至杨村驿辞归诗以别之

黄文泽送至杨村驿辞归诗以别之

明代 林瀚

金闺通籍况通家,奕叶朝绅沐宠赊。此别情怀分两地,秣陵烟树玉京花。

诗人林瀚的古诗

小山秋霁应制

明代 林瀚

雨后山光碧,何人一洗来。水帘秋气爽,石洞晓云开。

幽径通西掖,虚亭倚上台。凭高瞻望处,紫塞绝氛埃。

送郭文举河源教谕

明代 林瀚

袍笏荣沾圣主恩,绿槐成市送恩孙。较多行李书千卷,何限离情酒一樽。

帆挂薰风移潞渚,城临秋水抵河源。铎声振处天荒破,桃李花开春满门。

送仕绎张兄复任河间

明代 林瀚

故人重别帝王州,正值荷花五月秋。一棹晴山江上路,半窗凉月竹边楼。

君从瀛海鸣孙复,谁念新丰客马周。闻说禹门春信近,杏坛回首是龙头。

三江舟中与陈德衡酌别方起首两句未及成章而潮生解缆归矣后足首寄 ...

明代 林瀚

一棹三江候早潮,方山谁道玉人遥。烹鸡载酒情何限,倚马成诗思欲飘。

白雁声寒天际雨,丹枫影落渡头桥。悬知此别相思地,春到梅枝雪未消。

哭同年庄定山司封

明代 林瀚

泚笔沈吟落叶秋,故人无复见南州。半毡分后心如醉,双剑看来泪自流。

翰苑有章青史重,定山无主白云愁。试披旧槁寒灯下,一道祥光射斗牛。

再乞归田未遂所愿示庭㭿

明代 林瀚

三年两疏乞归休,诏下金门复谕留。华发自知才力减,素餐深负宠恩优。

心悬北阙中天日,梦绕东篱故国秋。且倩抟风南去雁,传书先到众芳楼。

送陈汝璋州博之蕲庠

明代 林瀚

携书载铎出长安,还是儒林旧日官。潞水帆开燕树远,蕲门云净楚天宽。

秋波冷浸琉璃簟,晓日光凝苜蓿盘。讲罢杏坛无一事,凤皇山色醉中看。

读石翁诗是日东光河上遇户部侍郎王公民望惠以此集

明代 林瀚

岭南丘壑石翁家,霄汉功名老去赊。何事鹤书招不起,白云深处饱松花。

送彭春官归田 其三

明代 林瀚

抚景劳清梦,思乡讶白头。年华空外鸟,世事水中沤。

拂袖行应早,扬帆去莫留。月明南浦夜,云淡故山秋。

题林泉生卷次张汝弼韵

明代 林瀚

空谷秋清兰有香,南山雾重豹深藏。纵然一出寻诗景,只在青松古涧傍。

送春闰三月内阁赋

明代 林瀚

今年春多三十日,送春也觉春归疾。临风欲赋送春诗,花事阑珊愁阁笔。

东皇别我去难留,夕阳冉冉心悠悠。绿杨枝上莺声老,芳草渡头香雨收。

抚兹不觉伤怀抱,孤云梦绕闽南道。高堂添却镜中霜,安得春光镇长好。

回看九陌游冶儿,锦鞍白马轻罗衣。少年只谓长如此,不问春归春不归。

泉石脩篁图

明代 林瀚

碧云数亩湘江曲,谁种江干万枝玉。枝枝散影落晴波,波光掩映林光绿。

有时飒飒来清风,不比金谷飘春红。翠凤辞巢鸣舜日,苍虬捲雾腾遥空。

岩岩巨石苔花紫,砥柱中流俨如许。障断红尘半点无,六月坐来不知暑。

远峰天际青螺浮,蒋径嶰谷轻烟收。山中定有脱俗者,可似当年王子猷。

子猷一去今千载,此君清致依然在。冰霜万壑岁寒时,劲节虚心终不改。

送游令之江夏

明代 林瀚

玉阶晓漏辞明主,郎星一点光如许。凫舄南飞鄂渚云,兰舟夜泊湘江雨。

清时制锦抡奇才,须令百里淳风回。凤皇山上试登览,桃李尽向春阳开。

嘉政无惭古三异,鲁恭千载称循吏。

送杨应宁中书还镇江展墓遂归云南访故业

明代 林瀚

陈情有疏叩天关,两地乡心一日还。京口新阡多碧树,滇南旧业半青山。

潮声暮雨龙江上,云影秋鸿马鬣间。行处莫耽诗景好,群仙相候紫宸班。

分得海字送大司徒郑公还仙游

明代 林瀚

木叶鼓霜风,寒声秋几倍。故人忽南归,握手情何蔼。

珍重拜殊恩,桑梓增光彩。南度分水关,乡音老无改。

八面壶公山,青青久相待。月明远驰思,离愁浩于海。

送彭春官归田 其五

明代 林瀚

白玉杯浮蚁,青藜杖策鸠。棋弹花坞静,卷展竹窗幽。

尽日閒如许,平生愿已酬。山中无限乐,物外更何求。

五月望舟中书怀

明代 林瀚

客途过半夏,榕圃正当归。欲附子音信,天南星使稀。

题焦中书梅卷

明代 林瀚

一曲霜风玉笛寒,枝南枝北半阑珊。珠钿落尽香犹在,莫作春堤柳絮看。

送彭春官归田 其四

明代 林瀚

黄菊陶潜宅,沧波范蠡舟。烟霞多散诞,泉石足夷犹。

步引松间鹤,机忘海上鸥。朝绅嗟契阔,野老喜追游。

题东筦梁文焕柏庭卷

明代 林瀚

为爱庭前柏,苍云日日横。影分淇竹翠,香讶泽兰清。

不改冰霜操,堪怡丘壑情。东园桃与李,回首几枯荣。

林瀚

林瀚

(1434—1519)明福建闽县人,字亨大。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正德时官南京兵部侍郎,条上时政十二事,因语涉近幸,多格不行。与守备中官不合,又裁抑内臣因进贡经南京者,为刘瑾所恨,谪浙江参政,致仕。瑾诛,复官。谥文安。有《文安公集》。► 4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