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武平判簿

送武平判簿

明代 林鸿

少府朝天日,云霄一凤毛。已随冠冕入,暂辍簿书劳。

晓驿驰星骑,春帆拂露涛。行当逢圣代,几日醉仙桃。

诗人林鸿的古诗

春日游道山亭

明代 林鸿

危亭临绝顶,胜概昔曾闻。
野酌薰花气,闲心狎鸟群。
檐前看落日,衣上见归云。
半醉题诗去,仙凡下界分。

春日游东苑应制

明代 林鸿

长乐钟鸣玉殿开,千官步辇出开莱。
已教旭日催龙驭,更借春流泛羽杯。
堤柳欲眠莺唤起,宫花乍落鸟衔来。
宸游好续箫《韶》奏,京国于今有凤台。

送绝尘上人游江南

明代 林鸿

南国随缘到,应无去住心。听钟寻野寺,乞食施山禽。

晒衲梅风润,浮杯瘴海深。远公多古迹,只合老东林。

送黄秀才归西镛

明代 林鸿

外貌苦物役,中心贵所知。如何千里别,值此清秋时。

驱车吊古台,畅饮黄金卮。疾风海上来,黄叶四散飞。

鸿雁叫芦渚,螵蛸絓桑枝。感候意方戚,送远神乃驰。

离隔勿复道,久要长若斯。

浮亭风雨夜集忆郑二宣

明代 林鸿

天涯此别意何穷,一片愁心万里同。
明镜晓霜惊白发,浮亭秋雨梦青枫。
书回绝岛孤帆远,门掩寒塘旧业空。
说着登临多感慨,一缄封泪寄南鸿。

归冶城辱群公追饯至江心亭

明代 林鸿

梅风初熟布帆归,相送劳君到归微。
远树啼莺留客醉,高林深竹见僧稀。
江心绝岛晴浮出,雨外孤云湿倦飞。
浦溆白鸥如有待,想应知我拂朝衣。

岷峨秋晚

明代 林鸿

岷峨一千仞,秀色横清秋。云蟠陇蜀尽,水入巴江流。

旭日海上来,苍苍树色浮。阳厓气已变,石林阴未收。

疏凿有古迹,登临仍壮游。落日下层巅,怀哉神禹忧。

题凭高送远图

明代 林鸿

高丘晴见海,送别一登临。落日扁舟去,秋风万里心。

江枫寒堕叶,山店静闻砧。行矣无馀物,随君有鹤琴。

流沙江夜泛

明代 林鸿

登舻日向夕,出浦云已平。月黑渡江处,北风芦苇鸣。

苏武慢 其四

明代 林鸿

家本儒流,身穿逢掖,出入义途仁里。洞鉴机心,冥搜海岳,博得一贫如洗。

作赋南宫,吟诗北苑,万句不如杯水。问先生、何苦如斯,秖是好之不已。

最爱是、竹寺秋眠,花楼夜饮,醉倒不知天地。礼法之徒,是非评论,看得不如蝼蚁。

勘破兴亡,超乎流俗,莫怪不营生理。吐胸中、万斛珠玑,有几个富人能比。

浮亭夜集寄华故人

明代 林鸿

南亭高馆薜萝深,此夜思君万里心。乡国旧游多怨别,云山何处独登临。

寒芜落雁天低树,野戍平沙烧隔林。尊酒相逢还寄意,也应知我一沾襟。

题郑昭甫写张骞乘槎图

明代 林鸿

衮衮黄河天上来,茂陵底事望蓬莱。
早知转望乘槎便,虚筑通天百尺台。

寄高逸人漫士

明代 林鸿

独倚城南百尺阑,粤乡秋思浩漫漫。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

云物正当摇落后,关河终念别离难。龙门别墅今宵月,谁与相同把酒看。

苏武慢 八首 其七

明代 林鸿

养就婴儿,孕成姹女,一派华池清沼。朝饮秦楼,暮游炎海,倒著雨巾风帽。

铁篴一声,瑶琴三弄,隐隐月高星小。笑梁园、物换人非,蛱蝶又飞烟草。

想从前、广漠归来,崆峒宴罢,人世几经昏晓。瑶草长春,玄珠不夜,前后紫鸾飞绕。

生死如休,荣枯似梦,欲了几人能了。指白云、深处吾庐,无数野花啼鸟。

口占 其一

明代 林鸿

城上秋风起暮笳,灯前有客正思家。明朝九日须当醉,几度能同对菊花。

感秋 其十四

明代 林鸿

大化有培覆,贫穷固其常。奈何东邻子,索居多慨慷。

在桁无悬衣,晨飧旷储粮。饥寒不自保,妻子安得将。

投杖出门去,仰逐浮云翔。周流极四海,组练归故乡。

寄语寰中士,空乏庸何伤。

送白少府送兵陇右

明代 林鸿

冠冕中朝贵,风尘陇路赊。三军随虎竹,万里度龙沙。

古戍冰成垒,春湟雪作华。天骄犹未静,行矣莫思家。

同黄贡士登清泠台玩月

明代 林鸿

山川收晚霁,暝色上高台。共是吟秋客,还同看月来。

衣冠林薮逸,词赋柏梁才。山鬼惊联句,沙禽避洗杯。

河低全拂树,露重稍滋苔。海上鲛人出,云中桂子开。

乐游良夜剧,高兴昔人谐。归去金溪上,看云首重回。

浮亭夜集

明代 林鸿

纵酒閒亭歌复悲,那堪春草思悲悲。朱门按剑谁先达,沧海论心愧后期。

郭里莺声惊雨歇,津边柳色向坡垂。题诗寄远无持赠,偏忆追陪到习池。

同周孝廉夜宿郡庠有述

明代 林鸿

乞身共栖迟,聚首殊契阔。子卧首溪云,予弄沧海月。

人生驹隙耳,岁月坐超忽。欣兹一樽酒,信此百忧辍。

晤言不知疲,高歌首夜发。久要谅无违,保已终华发。

林鸿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3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