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通守归镡上 其一

送李通守归镡上 其一

明代 林鸿

揽辔咨询出剑津,飘飘锦服拂津尘。官亭贳酒逢诗客,山径寻梅问野人。

紫案鸣琴常对晚,黄堂判笔每生春。悬知归去多馀暇,好写清吟为寄频。

诗人林鸿的古诗

中秋凌霄台玩月

明代 林鸿

福地邻三岛,朋簪盍二难。逢秋能作赋,见月即同看。

地迥青天近,波澄碧海宽。流辉初熠熠,载魄正团团。

桂影浮山殿,珠光射石栏。风来金气肃,河泻玉津寒。

捣药深凭兔,吹箫或驾鸾。沾衣垂露叶,散步倚云峦。

醉饮徒倾倒,神游极汗漫。自然超世累,何必上天坛。

送王一之京

明代 林鸿

杨柳青青春草齐,官亭客散夕齐西。归心正逐孤帆去,离思偏惊匹马嘶。

雨歇听钟精舍近,月明闻梵枕峰低。那堪吟望空梁梦,遥忆清芬满剑溪。

感秋 其十三

明代 林鸿

大块覆群迷,畴能会其妙。狂夫每如醉,至人独先觉。

草木养气体,金石驻精魂。多岐但驱车,孰踵玄玄门。

汉武志三岛,秦皇穷八垠。焉知淡泊水,可沃灵台焚。

野馆秋声

明代 林鸿

淅沥寒声处处疑,空庭寥阒月明时。萧萧卧听生秋思,草木凋零人未知。

感秋 其十四

明代 林鸿

大化有培覆,贫穷固其常。奈何东邻子,索居多慨慷。

在桁无悬衣,晨飧旷储粮。饥寒不自保,妻子安得将。

投杖出门去,仰逐浮云翔。周流极四海,组练归故乡。

寄语寰中士,空乏庸何伤。

题宋故宫御屏芍药

明代 林鸿

雨晕霞绡粉绘香,品流应得亚花王。五侯池馆春如梦,无复䌓华似洛阳。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

明代 林鸿

载酒入江邑,酒多江正长。酣来多予缨,濯向春流香。

东壁过疏雨,西崦残夕阳。猿禽相啸叫,云水共清苍。

夕景更汎览,客程殊未央。鱼风苇上起,蚌月波中光。

尝以事泮奂,永期名迹忘。乘槎予岂必,聊复咏沧浪。

苏武慢 其三

明代 林鸿

扰扰劳生,飘飘过客,天地古今逆旅。沧海尘飞,南山石烂,乌兔几时能住。

野马光阴,浮沤宇宙,何异草头微露。有几人、了了惺惺,识破死生之故。

看古来、事业功名,荣华富贵,毕竟在于何处。奔走无休,机关未定,华屋几成坟墓。

醉里乾坤,閒中岁月,此是稳行平路。倩谁人、唤起庄周,斗酒与谈玄素。

春日宝峰兰若游集得房字

明代 林鸿

化城钟动曙苍苍,野服乘春到上方。一犬卧园芳草暖,乱禽啼树石楠香。

珠林对酒朋簪盍,宝地看花色相忘。欲向寰中除苦恼,无过依止赞公房。

苏武慢 八首

明代 林鸿

北垄耕云,南溪钓月,此是野人生计。山鸟能歌,江花解语,无限乾坤生意。

荷锸归来,担簦閒眺,风景又还光霁。算人生、奔走如狂,万事不如沈醉。

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有分林塘,无心钟鼎,誓与渔樵深契。

石上酒醒,竹间茶熟,别是水云风味。顺吾生、素位而行,造化任他儿戏。

寄郑二宣

明代 林鸿

旅憩高吟送晓钟,深怀野客寄行踪。南登远道凭归雁,旧隐空山忆卧龙。

萝桂同心愁独住,莺花异日兴偏慵。遥知别去多词赋,料得颠书也独攻。

送孙挥下第归江东

明代 林鸿

灞陵杨柳色,樽酒送行尘。得桂都缘命,看花莫怨春。

云霄期自远,途路别来频。疋马东南去,高堂有老亲。

绿杨燕 其一

明代 林鸿

上国䌓华画里看,绿杨紫燕斗春阑。金河堤上朝回路,最是飞花扑玉鞍。

别郑处士

明代 林鸿

参军趋幕府,上将远徵兵。征旆随春色,鸣桡杂海声。

桐花城外晓,漳水雾中明。故吏如相问,毋烦道姓名。

五马承恩图

明代 林鸿

昨夜东风天上来,长安淑气绕蓬莱。新莺茝石千花里,君王宴乐云屏开。

凤辇晴光耀云色,金羁玉络皆龙媒。五马由来群马亚,一一方瞳汗沟赭。

承恩蚤立玉阶前,腾骧肯出神驹下。朝来紫气动龙墀,变化飞腾那得知。

莫言天上风云起,自有房星贯紫微。

平林归牧

明代 林鸿

松林日入烟火生,风起时闻长笛声。灞头芳草无归路,骑向清溪沙上行。

秋日同韩玄登凌霄台

明代 林鸿

故人多逸兴,携手上高台。
赋为闲居作,怀因远眺开。
秋阴将日去,雁影带寒来。
归路瞻衡宇,松门掩绿苔。

与陈八参军夜饮话旧

明代 林鸿

乡园别后隔烽烟,此夕论交意烟然。雁引归心离海国,杯衔好月醉霜天。

谋生自愧青云后,话旧多惊白发前。明日豫愁分手去,凭君慷慨看龙泉。

梨花鸲鹆

明代 林鸿

梨花开遍遇清明,鸲鹆飞来谷雨晴。半捲湘帘玉堂静,酒醒相对溢吟情。

与任本立

明代 林鸿

长河二月柳阴阴,客舍看春感越吟。和气不应消白发,寒灰终未变丹心。

湘潭雁去江蓠远,夕照莺啼谷树深。共道长卿归卧病,青山应笑又投簪。

林鸿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3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