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袁玉成画史归莆

送袁玉成画史归莆

明代 林景清

胸中丘壑笔端移,为客三山又许时。夜雨不禁孤馆梦,秋风偏起故园思。

交情锦轴诗千首,送别阳关酒满卮。他日壶山相忆处,岭梅毋惜寄南枝。

诗人林景清的古诗

二月望日从镇守绣衣游鼓山 其二

明代 林景清

坐阅江山会此亭,天风拂面酒微醒。长空一望春无际,落日千峰鸟外青。

望兰亭

明代 林景清

地迥亭孤烟树苍,登临未遂笑空□。茂林南望依然竹,曲水东流不复觞。

一代人豪还说晋,千金墨迹已归唐。乾坤俯仰成今古,惟有残碑卧夕阳。

和魏竹溪秋后病起诗韵

明代 林景清

华屋沈沈覆绿阴,柴门静掩碧苔深。閒情卧听南山雨,清梦惊回午夜砧。

酒熟可招邻叟醉,功成不愧古人心。传家留得兰亭墨,閒向窗前教子临。

送施克礼游南都

明代 林景清

子长声价重璠玙,又上仙舟入玙都。千里多情怀故旧,十年清梦忆江湖。

停云梨岭诗堪咏,对月苏台酒易沽。客邸相看风物好,谩将归兴托莼鲈。

送袁玉成画史归莆

明代 林景清

胸中丘壑笔端移,为客三山又许时。夜雨不禁孤馆梦,秋风偏起故园思。

交情锦轴诗千首,送别阳关酒满卮。他日壶山相忆处,岭梅毋惜寄南枝。

和高太守放归诗韵

明代 林景清

百年功业喜能成,便觉浮荣一羽轻。秋舍重寻鸡黍约,寒江新结鹭鸥盟。

菊松篱落归何早,风雨波涛梦不惊。独上高城聊纵目,青山天外暮云平。

二月望日从镇守绣衣游鼓山 其一

明代 林景清

着屐寻幽到上方,遐心肯向暂时忘。白云飞处千山隔,东望连川是故乡。

归舟度姑苏驿

明代 林景清

姑苏南去望松陵,才过长亭又短亭。客舫笙歌闻断岸,渔村灯火起寒汀。

归心逐逐云边鸟,行迹漂漂水上萍。闽路三千何日到,推篷吟对晚山青。

寄陈德符

明代 林景清

野有腴田橐有金,更无尘事挂閒心。日高三丈眠初起,山鸟隔林啼正深。

题杨金吾忠夫湖阴梦卷

明代 林景清

墨花仙吏江东彦,蕴藉风流岂彦见。琴鹤相随一叶舟,名山大川览将遍。

湖阴形胜天下奇,云帆过此彦新诗。山川神欲与之会,忽作美人来梦思。

含羞故向东风立,髣髴花前旧相识。蛾眉半扫横春山,星眸两点凝秋碧。

两娃前导门径幽,美人携手登仙楼。楼中图史盈几案,一洗仙吏平生愁。

美人起,通问仙吏情恍然。须臾侍儿列春宴,八珍九鼎罗樽前。

一觞一咏欢无极,恨莫挥戈留白日。句句含情如有求,酒阑更入凝香室。

雕床绣褥飞凤皇,锦衾宝枕联鸳鸯。美人细语知名久,班马才华独擅场。

奇逢自古真难得,始信千金当一刻。梦觉孤篷别有天,乳鸦啼树东方白。

到京拜懒庵先生不遇寄诗山庄趣之

明代 林景清

十幅征帆破晓烟,因过白下繫江船。瞻依山斗情何限,跋涉关河路几千。

杯酒笑谈期再续,人生会合苦难全。悠悠多少胸中事,写入新诗寄辋川。

京闱下第适遇重九感怀 其二

明代 林景清

斫桂曾将大斧磨,云深何处觅枝柯。登楼有赋悲王粲,抱璞无人识卞和。

南国征鸿通信杳,异乡风景入愁多。高堂翘首闽天外,从此应添两鬓皤。

题金丝狗

明代 林景清

黄耳金毛耀两睛,附书曾报主人情。太平篱落长年静,不向花村吠月明。

题扇面鹌鹑

明代 林景清

秋入郊原粟正肥,山禽成队啄斜晖。争雄莫向雕笼斗,零落西风百结衣。

城南别业为杨挥使题

明代 林景清

虚亭临水八窗开,旋切金鳞荐酒杯。半醉半醒随偃卧,藕花风细枕边来。

十七夜宿苾村铺晓行

明代 林景清

千里寻盟度远山,人生会合许多难。间关道路惊秋暮,索漠风沙起夜寒。

怀别此宵犹客邸,相逢何日向台端。月明茅店鸡声早,仆从相催又据鞍。

过铅山途中即景

明代 林景清

疏篱茅屋傍青山,竹映梅花雪未残。安得吴绫裁八尺,倩人移入画图看。

送高孔明贡元朝京

明代 林景清

大明启文运,奎光烛寰区。六经脩治教,四海宗唐虞。

英才育庠序,科贡惟两途。岁时重遴选,济济登天衢。

伟哉高夫子,世业称名儒。穷经务深造,秉志怀远图。

场屋屡弗利,乌兔惊奔趋。楚山隐良璞,沧海遗明珠。

秋来忽充贡,别我游皇都。孤舟舣江曲,情深倒玉壶。

蘋花弄秋水,霜叶飒高梧。执袂忍分手,感时心转孤。

去去勿淹滞,金门曳长裾。

毗陵太平院壁间画山水熟视之有飞动势殆仙笔

明代 林景清

山风不动云四寂,万顷波涛生素壁。
三峡夜怒摇星河,九溟昼沸卷霹雳。
谁将江海一笔吞,华阳入砚玄波翻。
灵鳌东转坤轴动,惊浪出没蛟与鼋。
毫端分寸千万里,人心之险亦如此。
老僧阅世如阅画,面壁凝然悟玄理。
嗟余老作汗漫游,寒光飞动六月秋。
乃知瞿唐在平陆,安得竹叶吹成舟。

寄大义陈野航 其一

明代 林景清

明月光洄水底天,野航常傍荻花前。山翁吟罢如泥醉,一枕江风自在眠。

林景清

林景清

连江人,有《竹窗小槁》。► 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