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经筵纪事

经筵纪事

明代 林俊

鸡鸣视夜意常悬,亦念精神此格天。避殿玉书传谏纸,退朝银烛引经筵。

气机每出周防外,圣学多收感召前。国是老臣私过计,燮调还拟预更弦。

诗人林俊的古诗

有所思口占寄杨月湖 其一

明代 林俊

入定僧高元犯俗,出门人老未归山。碧天抱膝空庭坐,羞见冥鸿海上还。

祈雪志喜 其一

明代 林俊

茂育功成望转赊,斋坛清梦落赊华。暖云布野分还合,瑞雪随风整复斜。

己应食甘怜岁荠,未烦剪胜漫宫花。经纶自领寒光外,化出阳和与海涯。

赠太老蒋敬所致仕 其二

明代 林俊

历尽艰危宇县新,汉家柱石旧元臣。翼龙雷电擎天手,刑马山河相国身。

道在必行功岂计,老于决去疏还陈。麟袍博取渔蓑月,蕉鹿曾论梦与真。

回澜

明代 林俊

回澜放晴夜,虚敞足清游。野旷月临水,天低星近楼。

村醅隔萝径,樵笛下溪舟。挂席高寒外,心多可自由。

看牲次何燕泉韵

明代 林俊

紫盖红旗拥后先,牵牲时过御阶前。立当仗马开行殿,会应飞龙愧老年。

肥腯大官周礼物,精明元祀汉神天。四朝海岳沾恩施,报答无由效渺涓。

癸未元日志感 其一

明代 林俊

老及何能壮,心多可自由。感时成小出,揣分合真休。

底里年华识,行藏药裹谋。一机环复外,鱼水梦沧洲。

七十五书怀

明代 林俊

过鸟光阴可自由,稀年五度又春秋。淹缠世久心多厌,树植功疏意独留。

遥望每怜平野绿,得归还记小山幽。苍苔碧石高閒外,无据神仙莫漫求。

宿海天亭

明代 林俊

写易台边五粒松,古楠高竹重谁容。亭心仙液流名派,湖面青螺立几峰。

一笑却疑天上下,两翁真似梦中逢。对床短烛商行止,世事那堪老去慵。

世寿堂次韵

明代 林俊

倚江巾幅拜狐南,掩映神光此尽涵。寿种素风传老大,法筵黄醥酌芳甘。

下来海屋筹应满,历到乾坤玉已三。欲向周家看淳质,青城路断几容参。

留别山斋 其二

明代 林俊

去住乾坤一短亭,午槐阴重酒偏醒。雨中秦树千行绿,鸟外闽峰几点青。

玉宁情深同帝德,草堂人静愧山灵。汉家鱼水遭逢外,乞与云庄再勒铭。

偶成赠黄后峰

明代 林俊

步入青林听鸟声,九峰云物为谁情。逢辰更属乾坤债,送远真忘水陆程。

廨舍湖山清入画,帝乡草木旧知名。肝肠倒尽还新诏,悔少南庄是此行。

过真馆 其一

明代 林俊

少华幽栖处,青霞几静功。松脂传辟谷,羽服舞回风。

小有仙都观,清虚紫极宫。五芝前道路,荒棘桂花丛。

雪洲

明代 林俊

平林一望玉生烟,开尽梅花意洒然。授简兔园曾上客,吹箫鹤渚漫飞仙。

金针术妙功奇奏,石鼎联成集旧传。闻说书巢连杜墅,江青鸟白见归船。

寿太保幸庵翁

明代 林俊

正色乾坤旧不凡,壮猷重见扫妖欃。功高物忌名为祟,主圣臣贤颂可劖。

嗣武直符彭老寿,本兵兼带潞公衔。麟袍玉带朝回后,稳坐溪山一画嵓。

悼陈原习母谭孺人 其一

明代 林俊

夕景重苦短,风灯良易灭。入门慰强健,周岁非长别。

讵知心内言,于此成永诀。西风递恶报,口泪俱残血。

依依堂背花,柔情抱中绝。

酬朱孔年惠菊 其一

明代 林俊

画船江雨带风斜,过尽重阳未到家。忆昨龙山曾送酒,葑门今日是黄花。

次何少宰燕泉和陶六诗 其三 真想次终曲阿韵

明代 林俊

村庄绝遥想,结志惟读书。穷年志寻觅,大道浑塞如。

茅茨日就剪,坦坦成通衢。天真宛然在,直以人事疏。

静观恍自行,俗径翻萦纡。浮荣枕前梦,食饱良弃馀。

慨兹世缘浅,酷爱山林居。桑麻话俦昔,临水观游鱼。

班荆信散坐,行次奚重拘。所忻百代下,墨守还故庐。

丁卯桥次少师杨邃翁韵

明代 林俊

为别仙灵岁始开,卯桥惊与燕同来。遇奇幸遂高年约,分浅翻思半路回。

阳德亨时虞凤舞,山人去矣旅猿猜。羊裘未必高天下,汉将图形旧有台。

次杏冈李少司马

明代 林俊

太白山人声价高,杰才敏思如涌涛。水怪山精入驯扰,鱼龙攫立熊罴号。

剑佩玉阶三尺地,白首风尘还作吏。阵前老将旧衙官,阶下诸儿还庙器。

丹成九返瞳微方,赤松辟谷游所将。百药耆英最高寿,老泉父子尤文章。

江北江南一浮梗,半月东邻天借幸。乞来骸骨竟何如,梦魂己过梨关岭。

贱籴志喜

明代 林俊

积旬风雨作春寒,是处平流泻激湍。南野烟花愁外望,小庭月桂病中看。

照瘢转见催租急,举火翻怜度日难。晨起忽闻开贱籴,老怀重为放情宽。

林俊

林俊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26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