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洲驿即景

三洲驿即景

明代 林廷选

行客望晴农望雨,冥冥之际得兼全。日斜百里方逢驿,雷送千峰忽洗天。

稻透香花来屋下,竹添秋意到阶前。山林禦寇无良策,咸愿自今长有年。

诗人林廷选的古诗

舟次钱塘写怀

明代 林廷选

高堂违色养,薄宦滞功名。几载归闽梦,今朝到越程。

山环晴见喜,涛怒夜闻惊。此际倚闾望,应思中路征。

进表朝下口占用李卲伯赠行韵

明代 林廷选

江湖三载忆长安,此日应怜会遇难。玉帛万方朝阙下,紫微中夜现云端。

欢呼寿祝乾坤久,锡赉恩涵雨露宽。归到掖门烟树里,乳鸦啼断晓霜寒。

送黄义庵还闽

明代 林廷选

半生宦辙接清游,前是苏州后越州。桃李满门閒即乐,江湖驰阙远还忧。

别愁晚浦闻鸣雁,归趣晴沙对懒鸥。试问六平旧同馆,白头林下几人休。

迎养

明代 林廷选

慈亲六十八春秋,三载堂前只梦游。瞻舍孤云常在目,怀儿白雪易盈头。

小孙可伴板舆戏,薄俸聊充菽水羞。闽海吴江天咫尺,东风期买芋原舟。

潮州会胡允承佥宪喜而有作兼柬丁师孟大参皆旧同寅

明代 林廷选

川经脩阻陆崔嵬,诖误无端念已灰。秪为疾趋御史节,谁知良晤故人杯。

登临韩庙求遗草,拜读苏碑扫积苔。醉话青山云水窟,谁闻海外更蓬莱。

次陈晋庵大参蓝屋驿壁间二律韵寓怀兼柬茹兵备

明代 林廷选

侵晓驱驰乘月明,惯听松籁杂泉鸣。云山满目客非远,禾黍一秋农有成。

卖剑买牛知俗易,朝征暮敛为心惊。停驺地僻逢迎少,坐与沙头鸥鹭盟。

丁已秋八月望后升浙江按察佥事有感

明代 林廷选

三年踪迹寄浮槎,忽报迁官喜近家。廉访台前仍宪秩,春明门外岂天涯。

间邀七里滩头月,醉折孤山水畔花。廊庙江湖随地足,周南留滞漫兴嗟。

竹崎阻风

明代 林廷选

千里江湖渺归兴,须臾风雨滞还期。山林燕雀啁啾里,舟楫鱼龙出没时。

泊岸行吟长叹息,倚闾颙望更惊疑。此时无酒消诗渴,遥指云林买荔枝。

游建宁西观赠碧虚道人

明代 林廷选

垂帘踪迹混沈冥,偶话乡尘亦冥听。龟伏药畦机已晤,鹤惊松露梦初醒。

呼童拾栗供茶果,索我题诗记竹亭。解道宦情随处好,古今浓淡付空青。

寿母

明代 林廷选

初度年年菊正黄,预倾仙酝献高堂。常时梦里惊衰老,今日樽前喜寿康。

七十人生能有几,三千里外不遑将。由来令德宜遐福,还见沧溟遍植桑。

题督舶尚公府藏陈大亨云山图

明代 林廷选

春云飞尽见青山,茅屋萧萧草树间。济渡无人横野艇,携筇有客访柴关。

五湖烟景应非远,三径风流似可攀。笑谢西园天上侣,披图宁许寄投閒。

挽提学丰城游公

明代 林廷选

七闽山斗失瞻依,春雨芹香报德祠。面命不忘青眼意,心丧犹系白头思。

谁人已许心中剑,独我来观冢上碑。载仰龙光堪顿首,断厓烟树倍凄其。

述閒

明代 林廷选

忙时偶尔习閒身,懒泊城濠去问津。一日无诗难脱俗,通宵不寐为怀人。

船头水净胡僧眼,云外山含西子颦。弄水看山成癖处,因悲案牍久劳神。

赠张元器宪副复职还浙

明代 林廷选

归棹飘飘岊水涯,途歌犹颂老贤司。璠玙涤去苍蝇点,松柏依然翠黛姿。

饯有群英争载酒,囊无馀赆只留诗。太湖风月宁须买,岁晚心期付钓丝。

生日述怀

明代 林廷选

白首惭叨将相权,又逢生日倍潸然。玺书褒及连三世,花甲周来忽二年。

双阙有情悬凤翼,百蛮何幸息狼烟。乞归未沭覃恩许,清梦频频绕竹田。

题海珠寺

明代 林廷选

出郭招提两岸平,画船来往寄閒情。海中宝地一珠小,槛外澄江双练明。

夜月频观蛟女泪,早潮常杂梵僧声。此身欲借凉飙便,直作蓬莱阆苑行。

次衢州寄余常山

明代 林廷选

宦海暌离亦几年,浮云流水两年然。独怜鲍叔偏知我,谁念中牟尚滞贤。

明月野航千里梦,清风高馆一鱼悬。相望咫尺犹凭雁,寄取江东渭北联。

桂林行台四山皆几席间清奇峭拔名重天下诚不诬也民事多艰不遂登眺 ...

明代 林廷选

桂山奇峭世间无,日日当窗见无图。排去离愁忘岁月,助来吟兴遍江湖。

空岩花木青黄间,叠石莓苔紫翠腴。也被山灵嘲我俗,宁拚半昼狎樵夫。

憩袁州宣风镇公馆

明代 林廷选

孤馆萍乡路,寥寥称客情。鸟声喧日午,山色荡春晴。

不饮愁偏积,无言意自生。西巡尚千里,极目瘴烟清。

望罗浮次提学潘孔修行台壁间韵

明代 林廷选

四百峰头长是春,登临未暇愧尘轮。芙蓉朵朵霞光粲,梅树重重月色新。

翠羽有情啼觉梦,丹砂无路觅通神。后游直欲跻金璧,渺海凌霄快我人。

林廷选

林廷选

( 1450—1526)明福建长乐人,初姓樊,字舜举。成化十七年进士。授苏州府推官,擢御史。正德中,由大理寺卿迁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地方。九年,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致仕。► 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