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五)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五)

宋代 贺铸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叠阳关忍泪闻。
凄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

诗人贺铸的古诗

怨三三

宋代 贺铸

玉津春水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构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菩萨蛮(十一之十一)

宋代 贺铸

炉烟微度流苏帐。孤衾冷叠芙蓉浪。蟠蟀不离床。伴人愁夜长。
玉人飞阁上。见月还相望。相望莫相忘。应无未断肠。

冠氏县斋书事寄滏阳朋游

宋代 贺铸

小阁烧香麝煎浓,翠苔庭院绿阴风。
卷帘燕自双飞去,攲枕人方半梦中。
秋鬓先於怀县令,春愁多似义城公。
西园酒伴无消息,息欲寄鱼笺水自东。

画眉郎·雪絮雕章

宋代 贺铸

雪絮雕章,梅粉华妆。小芒台、榧机罗缃素,古铜蟾砚滴。金雕琴荐,玉燕钗梁。五马徘徊长路,漫非意,凤求凰。认兰情、自有怜才处,似题桥贵客,栽花潘令,真画眉郎。

尔汝歌(清商怨)

宋代 贺铸

劳生羁宦未易处。赖醉□□□。白眼青天,忘形相尔汝。
□□□□□□。□□□、送君南浦。雪暗沧江,□□□□□。

浪淘沙(四之四)

宋代 贺铸

雨过碧云秋。烟草汀洲。远山相对一眉愁。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
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相思今夜忍登楼。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杨州。

僧居对雨二首之一

宋代 贺铸

檐雨溅溅滴砌沙,绿丛深处一榴花。
小窗隐几俄成梦,堪笑无功饭後茶。

惜余春·急雨收春

宋代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游滕县时氏园池

宋代 贺铸

珍重西园主,开门待子猷。
城隅树交荫,楼下水通流。
鸲鹆鸣深竹,蜻蜓驻小舟。
可能忘梦想,尘土满徐州。

减字木兰花·南园清夜

宋代 贺铸

南园清夜。临水朱阑垂柳下。从坐莲花。潋滟觥船泛露华。酒阑歌罢。双□前愁东去也。回想人家。芳草平桥一径斜。

江夏八咏之三右祖贯墓铭

宋代 贺铸

□□□□□,□□□□□。
□□□□□,□□□□□。

送武庠归隐终南

宋代 贺铸

君不见南朝豪儁有郗生,自厌出身时网婴。
乐闻栖遁去人者,倾金累百赠其行。
关西武郎将家种,心实慕儒官冗从。
春走巴东岁暮还,逢迎偶在江南梦。
过门把酒豁清襟,行将归隐南山阴。
终焉之计咄嗟办,愿赋一诗轻百金。
吾闻自古咸秦称陆海,六印可求田莫买。
别墅三千亩上腴,将军部曲犹多在。
未应亲手把钩锄,岁事经营付家宰。
一官换得今是翁,昔何所缚今谁解。
携琴领鹤白云乡,身世相辽自两忘。
北窗仰枕安足道,未知何者为羲皇。
岂不胜俛首尘埃百僚底,南北推迁随尺纸。
摩肩接武半台舆,谁谓淮阴非哙比。
君家鼎甲盛先唐,两都朱邸森相望。
天道恶盈几赤族,当时赖有安平王。
庆牒蝉联今几代,云孙庠继游方外。
他时野史逸民篇,铸也磨铅跂而待。

忆秦娥·晓朦胧

宋代 贺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东吴乐(尉迟杯)

宋代 贺铸

胜游地。信东吴绝景饶佳丽。平湖底,见层岚,凉月下,闻清吹。人如秾李。泛襟袂、香润苹风起。喜凌波、素袜逢迎,领略当歌深意。
鄂君被。双鸳绮。垂杨荫,夷犹画舲相舣。宝瑟弦调,明珠佩委。回首碧云千里。归鸿后、芳音谁寄。念怀县、青鬓今无几。枉分将、镜里华年,付与楼前流水。

秋风叹/燕瑶池

宋代 贺铸

琼钩褰幔。秋风观。漫漫。白云联度河汉。长宵半。参旗烂烂。联时旦。
命闺人、金徽重按。商歌弹。依稀广陵清散。低眉叹。危弦未断。肠先断。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代 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江夏八咏之六右赵佗石

宋代 贺铸

西戍夕阳晴,东城石镜明。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

和吴达夫见过留题

宋代 贺铸

雀罗门巷不容车,杖履相过一试茶。
後日相思会乘兴,五云溪上是侬家。

和同行潘生悒悒悠悠二首之一

宋代 贺铸

悒悒复悒悒,秋眠成梦泣。
薄暮落花天,高楼面风立。

忆仙姿(九之八)

宋代 贺铸

江上潮回风细。红袖倚楼凝睇。天际认归舟,但见平林如荠。迢递。迢递。人更远于天际。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7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