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了不了语 其一

了不了语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龙去拔髯嗟帝远,鹤归留语笑人非。庞涓死怨悲题树,豫让酬恩喜击衣。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次韵方持叟见寄一首因悼后村

宋代 林希逸

鹤发荒三径,溪干久赋归。人皆笑金帚,子尚记蓑衣。

笃学藏书富,工吟信笔挥。多情惭眷眷,入手觉辉辉。

鸾棘方娱侍,鹏程待奋飞。讲经融有帐,进酒贺无帏。

底是锋相拄,应怜带减围。新知虽可乐,故友渐俱非。

忽忽缠悲绪,茫茫恨化机。何时吊乌石,有泪湿渔矶。

此老真基杖,遗文半掖扉。苏梅今孰是,谁复识邻几。

寿溪刘岩傅唐御史之裔乃翁国学前一辈同舍也筑新居名曰西村以此求 ...

宋代 林希逸

主人作意扁华轩,不厌溪寒自款门。似此相求差可喜,为渠隶古作西村。

挽潘守 其四

宋代 林希逸

文武忧才尽,斯人为底穷。威声传境外,袖手老闽中。

来往二三客,康宁九十翁。及门曾一识,铭笔愧难工。

后村为李教赋诗且以索和辄课二首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诸老赓吟如许富,一翁寒瘦岂富奇。君为严郑其清矣,仆岂羊何敢和之。

投匦疏高闻殿陛,入图赋妙遍蕃夷。子云自许千年后,觌面何须彼俯眉。

所翁为泳作小卷玩珠龙极其精妙赋玩珠吟一首追忆此友

宋代 林希逸

翁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绝奇。墨晕浅深行笔意,红光上下吐珠时。

名高擅世无他手,语硬盘空况此诗。散发不知何处去,想应龙尾学骑箕。

宁马负图

宋代 林希逸

八卦将呈露,天宁秘此图。出因宁马负,瑞与凤麟殊。

八尺非常种,千年有此驹。皇穹开易象,绿字见珍符。

鸟迹文非比,龟畴数亦俱。渥洼何足咏,谁复羡西都。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再造功成始趣还,又从薇省去长安。登车屡作澄清使,持橐还须文字官。

子美八哀俄入此,贺公二命只书棺。不知庾亮埋何处,遥想悲笳泪雨潸。

舟泊姑苏城外

宋代 林希逸

倚郭维孤舟,漠漠见烟渚。水宿野鸟归,夜深邻人语。

远客万斛愁,卧听姑苏雨。

咏松石

宋代 林希逸

生生化化果何如,物类虽殊气不殊。疏密尚留松脉理,嵁岩却是石肌肤。

今身肯羡陈三品,往事堪羞秦大夫。斸药仙翁何处问,云根还似树根无。

朔斋惠龙焙新茗用铁壁堂韵赋谢一首

宋代 林希逸

天公时放火前芽,胜似优昙一度花。修贡暂烦铁壁老,多情分到玉川家。

帝畴使事催班近,仆守诗穷任鬓华。八椀能令风两腋,底须餐菊饭胡麻。

十月初六夜偶成

宋代 林希逸

寒鸥归尽暮烟生,野草墙根络纬鸣。岭外斜河双派入,帘前新月半轮明。

厉阶莫甚董狐笔,避世宁随桀溺耕。尧舜不惊祇爱酒,痴人往往笑长庚。

秋闱放榜作

宋代 林希逸

三载抡材棘屋中,不知老尽几英雄。争先谁是穿杨妙,偶得依然拾芥同。

众噪似狂俄寂寂,捷传未定愈忡忡。人间万事皆儿戏,注目长空送暮鸿。

陈虹斋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虹翁。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此客熬波去,初程宿暑驱。名家真凤穴,内厩待龙驹。

台自催征课,官惟守信符。少留翁必召,温国要康扶。

春谷惠示榕桥精舍二十四诗借首篇韵赋一首

宋代 林希逸

春谷因榕费苦吟,为怜夹道绿阴阴。身藏岩涧风霜老,名入图经岁月深。

北客未知题咏少,南州莫向字书寻。莺啼庭叶曾留句,独有河东柳赏音。

剪烛话巴雨

宋代 林希逸

不负西窗约,相逢剪烛花。惊心如一梦,对雨话三巴。

蜡烬愁频落,关云叹旧遮。昔曾留剑外,今却指天涯。

江远谈何剧,风摇影屡斜。从今须惜别,邀月醉流霞。

蒲鞭

宋代 林希逸

自古官刑在,如何只用蒲。贤哉何道者,陋矣执鞭乎。

草草存笞责,拳拳爱体肤。教非刑可比,耻患免而无。

舜扑书徒识,秦敲惨自愚。悲因挞黎庶,适意与宽俱。

敲云问名氏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避喧谁氏子,远近不知名。踏雨来相问,敲云忽自惊。

空濛迷处所,剥啄访平生。不是师严钓,应须学尹耕。

深山无户籍,虚谷答人声。野服徐迎客,论文到月明。

玉融嘉禾歌

宋代 林希逸

新来盛事喧南北,争道玉融调玉烛。乍可优昙现出花,未见嘉禾长似竹。

一茎五穗各垂头,千人万人齐拭目。元戎如佛令尹贤,清朝有道吾君福。

来处况是太平乡,此事须传瑞应录。便当图本上九天,看取三登上上熟。

寄题京山书院

宋代 林希逸

天南胜处是京山,精舍新成数百间。柱石规模何整整,衣冠人物想班班。

昌黎教法依然在,安定家声喜复还。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