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网山二首 其二

网山二首 其二

宋代 林亦之

屋舍高低住,比邻活计同。笭箵嫌月白,螃蟹要霜红。

吠犬随村落,卖鱼成老翁。地咸耕种少,海熟抵年丰。

诗人林亦之的古诗

秋试后再寄林井伯

宋代 林亦之

方国三年一合围,圜门屡战定高飞。
人如我友无青眼,天岂斯文厌紫微。
苦县老聃终遁去,敬亭小谢未须归。
丈夫谋宦非身计,荔子山前有彩衣。

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

宋代 林亦之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
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
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
吾曹苦思肠几穿,安得相逢不索莫。
念我平生弄典坟,六月北窗长闭门。
雕肝篆肺得一句,旁人袖手评其文。
思量至此复一笑,如何跃马追年少。
我今闻说有场屋,两耳如聋怕听得。
网山山下月鱼亭,就船买鱼活煮羹。
何时挟册此来归,议论不到吾纵横。
故人年几今犹未,正好款门问知己。
时命相遭不用多,或在半言并片纸。
老人校书紫云楼,相见或问吾因由,
为言索处海水头。蓬莱方丈不可到,
此心日夕徒生忧。

瑞峰院夜语奉酬郑簿

宋代 林亦之

百级上层峦,呼镫同所欢。
瓷杯真有道,行李似无官。
妙语胜熊掌,疎才愧鹖冠。
古人相见意,不作酒肴看。

九月登龙卧山

宋代 林亦之

复此云山饮,吁嗟空自劳。
三回看杞菊,两度叹蓬蒿。
昨者唯伤李,如今更忆曹。
海阳真俊逸,一等野坟高。

谢林守架艾轩先生祠堂

宋代 林亦之

双阙已嗟秋草边,两楹谁作麦堆前。
幸逢皂盖行春日,如见红泉讲道年。
工部先生天下士,莆阳太守大夫贤。
斯文直待斯人出,千载名声与共传。

九日下水

宋代 林亦之

黄花时候苦思乡,急水还家一日强。
不道南风打头上,客船摇橹作重阳。

江西试罢还故里八月二十九日过飞猿岭连日遇

宋代 林亦之

万里崎岖愁不禁,飞猿更听雨淋淋。
剩将暑药凉无用,未著秋衣寒已深。
刻鹄雕虫成底事,牧羊餧鸭负初心。
还家渐近病渐好,得句自题时自吟。

鲍待用挽词四首

宋代 林亦之

一经教子已青裾,况又行年七十余。
恰好遭逢身却死,北风门外只长嘘。

得舍弟行可盐官病后书

宋代 林亦之

荷花开尽蓼花红,游子今年秋红穷。
千里病眠鸿雁影,一书愁杀月鱼翁。
天寒好处予煨芋,日落何山汝转蓬。
名利不成作归计,先生已老海门东。

丁亥九月十六夜偕李监仓宿龙卧山中听雨看月

宋代 林亦之

相唤此山来,狂风吹我衣。
把酒桂花下,山云片段飞。
掩门雨初滴,开门月还上。
倚树看月明,半山闻雨响。
人间有佳景,诗句颇发越。
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

秋夜同章三十九弟次邠宿延庆山纪游一首

宋代 林亦之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

同安抚赵子直饯朱晦菴於怀安二首得重字

宋代 林亦之

祖帐寒梅白未空,已看新叶绿重重。
八州斧钺送行客,十里旌旗绕暮峰。
北斗独高韩吏部,南州争慕郭林宗。
一时宾主俱豪杰,敢道招要到野农。

翁丈柔中同侄昭文相访留两日既别赠以诗

宋代 林亦之

委巷无过客,明灯迎此翁。
欢欣屐齿折,羞涩酒瓶空。
烧芋随家法,论诗到国风。
胡麻煮清枣,更拟故人同。

同范长官郑主簿送战船至盐屿江上奉酬应尉

宋代 林亦之

相送长江风浪轻,尉仙真自好心情。
四更明月宿何处,鱼骨山前第一程。

题长乐县灵峰寺望日亭

宋代 林亦之

云母江边有草亭,分明见得日头生。
一村篱落更何处,此已无天只水声。

奉寄云安安抚宝文少卿林黄中

宋代 林亦之

泥封款款下青冥,却许麾幢换使軿。
夔子城头开幕府,杜陵诗卷作图经。
十年去国未还国,万里长亭更短亭。
可信明时好人物,乱猿啼处是州厅。

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宋代 林亦之

乘轺岭外丈人回,奉使天南学士来。
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驿辞濑口初逢菊,界入潮州客折梅。
莫怪襄阳负韩约,芸香又好赐环催。

赵路分

宋代 林亦之

三月馀干花草春,天遥莫问谪仙坟。长箫不要吹哀些,愁杀江东日暮云。

记九月二十五夜梦中作

宋代 林亦之

药圃幽人径,桃源处士居。
岁时虽屡改,踪迹尚如初。

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

宋代 林亦之

城连帝子阁西头,水绕南昌故头流。
山短天长欧鹭小,夜深云净月星浮。
澹台墓暗竹根古,孺子亭荒荷叶秋。
漠漠沧江无了日,哦诗莫苦替人愁。
林亦之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9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