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三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三

清代 林占梅

藤床竹槛晚凉多,无数岚光四壁罗。坐爱午晴新梦觉,穿窗时有白云过。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内湖庄登眺口号

清代 林占梅

阴阴夏木听啼莺,历落云峦自送迎。山欲抱村先作势,水将下濑始闻声。

千盘萝磴攀登险,十里芳畴远望平。陡立层巅长啸起,胸怀慷爽俗尘清。

官渡港暮望即景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幽阒沙原里,渔家结屋栖。潮平桥脚短,汐退港喉低。

牡蛎粘船腹,旋螺贴蟹脐。一村风景胜,绿柳护长堤。

夜卧有感

清代 林占梅

掠地垂帘合复开,残香一缕恋开台。阶前蟋蟀悲花落,槛外芭蕉报雨来。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妖氛频听延湖汉,戢乱谁为颇、牧材。

重游栖云顶,即景作画并题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晴川历历树毵毵,游侣追随兴倍酣。笑指旧时行乐地,绿阴深处小溪南。

抚琴

清代 林占梅

夜静碧天净,万籁响沉沉。捲帘伫明月,焚香调素琴。

泠泠七弦趣,山水始同心。声希而味淡,俗耳无知音。

顾我独乐此,摩挲情更深。一弹涤尘虑,再鼓发清吟。

朝游共一舆,夜眠共一衾。晨夕永不离,生死盟诚忱。

兴至作「三弄」,趺石坐松林。远招云间鹤,飘然落前岑。

携琴骑鹤去,天风荡虚襟。汗漫九垓上,高踪谁能寻。

游灵泉禅寺题壁

清代 林占梅

灵泉绕涧泻浪浪,匼匝峰峦护法王。梵宇时清禅定永,空山昼静道心长。

钟鱼列案知常课,花木盈阶觉妙香。礼罢真如随喜遍,龙团一盏润吟肠。

过北势内湖再访林山人题壁

清代 林占梅

峰回流水转,径曲小村偏。松竹门庭外,山池几席前。

高吟蝉和韵,罢钓鹭同眠。赏遍幽栖处,吟怀此渺然。

秋感五首

清代 林占梅

一年客易又秋风,枕簟凉生竹院东。断续戍楼闻画角,翱翔云路起征鸿。

兴悲宋玉情堪托,作赋欧阳句自工。中夜偶然惊梦觉,挑灯我亦问奚僮。

过青草湖有感

清代 林占梅

群峭渐丰肌,层峦皆没骨。沮汝践溪毛,蒙茸披石发。

四顾尽芳荪,苍然欣秀越。凋零曾几时,万绿来何突。

野草自无心,春风吹乱发。中含造化机,乘势不能歇。

对此触我怀,低头频咄咄。伤我同心人,一朝遽颓蹶。

华、扁难回春,千秋感存没。祭扫罢归时,沾襟泪连滑。

官渡舟行

清代 林占梅

十里平波碧似油,一帆风好送轻舟。悠然独倚篷窗望,贪看青山不掉头。

邀曾籋云先生

清代 林占梅

半亩沦涟趣已饶,芙蕖更喜绽饶朝。如临宝镜凝妆靓,似浴温泉出水娇。

玉柄风生含麝馥,翠盘露滴爱珠摇。热尘即此销除尽,暑气何缘到绮寮。

秋感五首 其五

清代 林占梅

柴门深闭寂寥中,抱瓮携锄兴未穷。诗思满怀宗白傅,菊花盈把感陶公。

气消溽暑来新雁,韵易清商入爨桐。静里不知时序改,一年容易又秋风。

元旦望阙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星云纠缦日华明,舞踏雍容佩玉鸣。草莽微臣无别愿,妖氛早息颂升平。

往观音山祭扫,小憩佃人家

清代 林占梅

篮舆随径曲,四顾爱晴妍。吠犬喧村舍,飞禽集墓田。

岩阿穿汲井,竹杪散炊烟。偃蹇茅堂下,清哦意洒然。

连日为风雨所困,留宿圭柔山田家,□以遣闷

清代 林占梅

魂梦频惊动地雷,争奔万马竞喧豗。崩崖骇浪乘潮至,撼屋狂风挟雨来。

水漫溪渠流更急,云封林壑闭难开。连朝闷卧茅斋下,一卷新诗手腹裁。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在弧耿耿见星躔,门第端卿仰望先。百亩园居名「北郭」,七旬觞庆际中天。

幔亭宴喜今朝设,海屋筹看比岁添。从此灵椿增秀茂,九如长愿祝年年。

痛悼

清代 林占梅

生死悠悠恨最长,魂难入梦慰衷肠。丁兰刻木空追像,潘岳吟诗半悼亡。

读到「蓼莪」篇顿发,歌来「窈窕」句堪伤。中宵枨触忧离起,又听征鸿唳夜霜。

书叹四首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阳乌虚掷叹如梭,冷煖年来遍历过。谄笑夏蛙多病客,浮华春梦付村婆。

刀能绕指经锤鍊,镜到明心费濯磨。须把翟公为炯戒,门前方免见张罗。

题郑芷亭仪部

清代 林占梅

悬车藉此养閒身,大隐何须避市尘。山水有情皆入画,园林无日不生春。

传经也有吟诗婢,载酒还多问字人。书带君家原得种,更欣兰桂绕阶新。

自内湾庄晚归田舍

清代 林占梅

揽辔层巅上,川原极目长。溪流翻夕照,山色放秋光。

栖鸟喧深树,归牛下远冈。炊烟三五缕,遥瞩认田庄。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