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感五首 其三

秋感五首 其三

清代 林占梅

火云收尽见长空,独凭危栏远望通。几日寂寥因醉酒,一年容易又秋风。

邻砧声急传深巷,墙柳阴疏忆故丛。最是落花如雨后,不堪回首向城东。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邀曾籋云先生

清代 林占梅

半亩沦涟趣已饶,芙蕖更喜绽饶朝。如临宝镜凝妆靓,似浴温泉出水娇。

玉柄风生含麝馥,翠盘露滴爱珠摇。热尘即此销除尽,暑气何缘到绮寮。

憩内湾庄家

清代 林占梅

习习轻风拂面和,柳阴堤外听村歌。平畴土沃肥粳稻,曲沼泉温泛鸭鹅。

径熟童眠牛背稳,桑生妇采陌头多。宛然耕织图中景,万叠峰峦似翠螺。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听讼堂闲可设罗,遂教僻壤遍弦歌。良筹既殛螳当毂,善政曾闻虎渡河。

弼教以刑持己重,无心之德感人多。滔滔世泽如沧海,会见庭槐百尺过。

小寒后煖如三、四月间,作此志异

清代 林占梅

谁信寒晖北陆行,羊裘葛帔日纷更。只缘气煖花先发,岂为民贫地久晴。

人畏萑苻同虎穴,

过咸水港

清代 林占梅

寒威能刺骨,愁绪欲焚心。海峤风刚劲,山陬雨浸淫。

草粘沙碛远,树冒瘴烟深。日日征鞍上,无聊只苦吟。

六言绝句四首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无数含沙射影,追随牛鬼蛇神。莫道凭空说怪,红尘吾见其人。

本厅侯恩子荣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华冑巍巍岂等閒,春官曾列鹭閒班。一麾出守歌千姓,万里晨昏到百蛮。

德可化顽龚渤海,智能镇静谢东山。共称制锦真神手,昔日淳风喜渐还。

秋夜宿剑潭寺

清代 林占梅

怪石澄潭绕径长,登临镇日任相羊。著衣欲湿皆岚翠,度水尤清是桂香。

松引岩云环客榻,竹招山月下禅房。停琴品罢支公茗,又鼓谈经廿一章。

香山口防堵作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警报纷传乱未平,戒严此地设防兵。鲸鲵跋扈狂翻浪,鹅鹳成军密结营。

一片旌旗摇月色,五更刁斗答涛声。书生小试筹边策,不负雄心是请缨。

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集诸同人为位哭奠,馀痛萦怀,赋成哀挽三 ...

清代 林占梅

雅量包荒万象涵,口碑自昔播涵南。志同范老忧勤见,名比温公妇孺谙。

本冀异时随马帐,不图此日痛羊昙。他年重过西州路,掩袂难禁泪眼含。

莲峰先生代购古琴并惠手书,赋诗志感

清代 林占梅

忽报榕城鸟使还,瑶琴、华翰喜双颁。兰言满幅珠玑灿,桂轸横床锦绣斑。

白鹤朱霞频想像,暮云春树切追攀。临风无限知音想,何但尘襟一切删。

登牛栏坑后山憩野人家

清代 林占梅

寒烟凝聚暮云飞,岚翠霏霏欲湿衣。峭壁萝垂泉脉细,层岩竹密日光微。

山多樵径愁迷路,林有人家许叩扉。小坐暂将清茗酌,阶前猿鸟亦忘机。

东篱有感

清代 林占梅

落尽垂杨与绿荷,东篱采菊几回过。花饶晚节姿容淡,人到中年感慨多。

愁绪如丝纷束缚,雄心似铁渐销磨。金萱凋落尤增痛,苦向江头痛逝波。

宿苑里村

清代 林占梅

狼籍残骸痛未收,荒凉满目起悲愁。迷人旱魃巢墟墓,拜月妖狐顶髑髅。

黝黝荒林晴亦暝,萧萧衰草夏如秋。夜深隔岸燐光闪,知是魂从旷野游。

初晴艋溪小泊

清代 林占梅

绕峡穿崖曲折行,朦胧旭日弄行晴。云埋林麓山家隐,雨漫溪流水道平。

沃野青黄禾半熟,沿堤斑驳笋初生。吟航小泊垂杨下,欹枕篷窗听语莺。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三

清代 林占梅

藤床竹槛晚凉多,无数岚光四壁罗。坐爱午晴新梦觉,穿窗时有白云过。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军中安得奋空拳,敌势猖狂壁垒坚。争战年深稀露布,相持日久合屯田。

献谋岂少徐洪客,抗节谁为鲁仲连。愧我昂藏身七尺,渡江未敢著先鞭。

送陆少海往郡城就馆

清代 林占梅

驿路慎风霜,嵌城乐事长。诗书常据案,花月偶逢场。

作客名争羡,閒居业虑荒。有人劳引领,珍重勿相忘。

南征八咏 其八 回军将入竹堑城作

清代 林占梅

亲友何劳远出迎,悠悠一片管弦声。全军甲冑归戎伍,夹道衣冠迓凯兵。

鼍鼓□鸣山岳壮,云麾招飐海天晴。回时制就「南征赋」,长为熙朝颂太平。

周子玉部曹军务告竣后告归榕省,送别二首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才经聚首顿离群,执手踌躇袂忍分。子比晋卿真似日,我如吏部愿为云。

才情契重诚知己,道谊交深独有君。飞鹭亭前惆怅甚,何时剪烛再论文。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