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叹四首 其二

书叹四首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气数茫茫未可知,生平得失每猜疑。功轻每愧邀恩重,娶早翻伤抱子迟。

岸柳易高先落叶,岩松难长后凋枝。但看树木犹如此,造物何曾有所私。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新庄道中口号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萦纡石径藓苔青,逼屋榕枝覆杳冥。天外落霞齐远骛,竹间微雨乱流萤。

山排翠闼撑书幌,月印清波漾画屏。一枕晚凉新睡觉,笛声断续起烟汀。

月夜同杨雨峰芝兰访友

清代 林占梅

篷窗试茗当飞觞,银汉无云夜色凉。明月满船人访戴,清箫一曲客携扬。

渡头犬吠知村近,水面荷齐得露香。遥指榜人停泊处,竹桥以外是山庄。

题郑芷亭仪部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清泉怪石绕回廊,八角亭虚驾碧塘。松菊宛同陶令宅,诗书重见郑公乡。

风来竹坞琴声远,月转花坪酒兴长。更好伏时招避暑,清斋一枕水云凉。

送陈榕士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几回欲别复攀留,才渡重洋又买舟。对菊定增他日泪,脱刀暂解别时愁。

秦川地胜忻随侍,华岳峰多快壮游。幕府从兹凭借箸,渊源曲逆本封侯。

与客谈乾草湖山景偶成

清代 林占梅

瘴重云封密,山高日出迟。岩腰樵径险,岭脊戍楼危。

乱树缠长棘,深林叫怪鸱。燐燐多鬼火,隐约夜阑时。

遣怀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虚堂清且洁,尽日快吟身。砚润窗临水,茶清几绝尘。

琴心精后觉,诗思悟中真。即此舒怀抱,何须访隐沦。

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集诸同人为位哭奠,馀痛萦怀,赋成哀挽三 ...

清代 林占梅

雅量包荒万象涵,口碑自昔播涵南。志同范老忧勤见,名比温公妇孺谙。

本冀异时随马帐,不图此日痛羊昙。他年重过西州路,掩袂难禁泪眼含。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一别音客两渺茫,不归西土定仙乡。生前枉绾同心结,死后难寻入梦香。

石冢寒蛩迷乱草,墓门啼鹧苦哀杨。归来笑语人何在,寂寞灯前意转伤。

过头分庄

清代 林占梅

山明空翠绕,水秀活流长。斸土培新笋,编茅护嫩秧。

门幽知客少,村寂正农忙。何处书声朗,林门隐学堂。

师韫轩杂咏 其七

清代 林占梅

香浥芳塘开白莲,摘来恰爱露华鲜。胆瓶插满还添水,供在慈云大士前。

香石山房煮茗写兴

清代 林占梅

扫地焚香俗念轻,翛然时见此心平。诗宗白傅言多达,琴学嵇康韵自清。

澹泊家风梅与鹤,回环地势竹依城。满园无限幽奇处,窃学骚人结构成。

题林山人草堂

清代 林占梅

苍松翠柏尽成蹊,篱落周遭护碧栖。水底波摇潭鲤戏,山坳昼永竹鸡啼。

小楼坐眺时扶槛,曲径行吟每杖藜。我爱溪前平野外,层峦如画白云低。

雨后艋舺溪归舟汎眺

清代 林占梅

蓬中朗爽似虚亭,高眄平望极亭冥。远水并分双涧白,遥山特插一峰青。

堤前林树号秋籁,雨后溪流带晚腥。我亦志和怀浩落,烟波尽日汎孤舲。

过内湖小村憩望

清代 林占梅

客行常喜此停车,村坞中藏四、五家。挂壁绿萝牵补屋,环阶红槿织成笆。

溪云漠漠随流水,岸柳条条绾落花。无限好山排万叠,当门似有画屏遮。

癸亥元旦踏春自东城归,与陈榕士、叶松潭、家薇臣坐谭,首唱一律

清代 林占梅

下元甲子数将周,又到清时景运头。四野绿畴忻岁首,一轮红日豁晴眸。

关河完固驱狼豕,刀剑销残买犊牛。我是西湖閒散吏,几时同泛木兰舟。

旅次大甲,夜醒口号

清代 林占梅

夜阑灯欲灭,四壁听喧阗。黠鼠欺生客,荒鸡搅熟眠。

神烦尘梦杂,身倦欲心捐。苦历礌硠道,今宵暂解鞯。

予四十有三初度日,家薇臣以诗见赠。步原韵答之

清代 林占梅

落落生平少见长,况当狼豕遍台疆。广交北海君投辖,团练东瀛我滥觞。

薄有微劳传梓里,屡承高誉锡华章。读来雅颂颜尤赧,无善何当费赞扬。

冲寒由小径入霄里

清代 林占梅

官道才过小径连,严冬无雨亦森然。新晴云脚如拖帛,积雪山头若盖毡。

风逆寒鸦难到树,途长羸马忍加鞭。舆中镇日垂帘卧,闷极看书又几篇。

新庄别馆月夜

清代 林占梅

竹篱近水两三家,一带芳塍稻未花。远火江村星倒挂,平烟树幕雾横遮。

蛙声接浦跳萍闹,萤焰冲风入竹斜。好是晚凉无个事,汲泉拾叶煮新茶。

秋夜书怀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