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占梅
瘴重云封密,山高日出迟。岩腰樵径险,岭脊戍楼危。
乱树缠长棘,深林叫怪鸱。燐燐多鬼火,隐约夜阑时。
本厅侯恩子荣
觞祝兹逢耳顺年,遥遥花甲正周天。身当老境筋骸健,名策清时福寿全。
袁守心田同佛子,邺侯气概拟神仙。会看玉杖扶行稳,与宴欣符叟满千。
次韵答白仲安明府「赏菊」作
最羡君高雅,何年共结邻。诗情工写景,笔意善传神。
把酒常邀月,看花不在春。能知閒淡趣,自是个中人。
师韫轩杂咏 其二
擘笺窗下学抄书,葱指纤纤运管徐。写罢泥郎评甲乙,簪花字格果何如。
平林庄过孙悫民处士园作赠
寂寂柴门短短篱,群山环绕水涟漪。花因露润香生座,竹到春深翠入池。
静院谈心閒品茗,虚窗抱膝畅评诗。翛然顿觉尘襟净,栖隐真惟此地宜。
薄暮自近村归新庄精舍
閒来野老话桑麻,谈罢归时兴趣赊。水足春田看叱犊,日平暮树听啼鸦。
连村修竹阴随步,一路芳荪绿到家。自掩荆扉灯上后,拨炉重试雨前茶。
雨后郊前晚归 其一
沟渠㵐㵐遍鸣流,霭霭烟郊雨气收。斜照忽明云散尽,长虹犹挂碧山头。
夜不成寐,作此自遣 其一
儿时游冶废陈编,樗栎材微黯自怜。谋利无心云出岫,思亲有泪涧渚泉。
理难胜数徒憎命,事不如人敢怨天。除却琴樽陶写外,得来灵药只酣眠。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一
璃窗四壁张,清趣味尤长。风带书声朗,花资墨气香。
作文师永叔,下笔羡江郎。此塾诚幽爽,阴阴护翠篁。
官渡舟行
十里平波碧似油,一帆风好送轻舟。悠然独倚篷窗望,贪看青山不掉头。
予四十有三初度日,家薇臣以诗见赠。步原韵答之
落落生平少见长,况当狼豕遍台疆。广交北海君投辖,团练东瀛我滥觞。
薄有微劳传梓里,屡承高誉锡华章。读来雅颂颜尤赧,无善何当费赞扬。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一
嗷嗷到处听哀鸿,鹃血今尤匝地红。召伯不来屠伯至,欲教浩劫遍瀛东。
六言绝句四首 其四
无数含沙射影,追随牛鬼蛇神。莫道凭空说怪,红尘吾见其人。
内湖道中
日暖风和正插田,嫩苗遇雨倍田田。营巢鸠拙呼雌共,放軏牛閒带犊眠。
四壁云烟供啸傲,一村泉石足流连。何时结屋双溪畔,抱鹤携琴拟散仙。
游青潭山
昼永岩栖静,逍遥意适然。倚松观舞鹤,枕石听流泉。
树远笼烟没,云归让鸟先。苍茫秋色里,独自下层巅。
读刘苍石广文 其二
可掬春风煦且清,持衡待士总和平。吟章藻思齐三凤,学业薪传在一经。
黄绢选词徵妙语,碧纱囊句护佳名。惭予秃尽文通笔,唐突西施感愧生。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 其二
胸怀叔度叹汪洋,揽辔澄清志洋方。善政几多传泐颂,仁风到处羡披扬。
早年词翰齐韩、柳,此日功名媲寇、黄。厚泽如春台峤遍,旋看斥卤化康庄。
泛舟鸡笼
山势若罗城,茫然晚趣生。水天秋一色,风月夜全清。
石乱层崖险,烟沉远屿平。沧波时极目,渔火半江明。
过隙溪庄
周遭水竹护山庄,小小柴门短短墙。野色一鞭看不尽,晚风吹出豆花香。
秋夜书怀 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一
长松无数护吟楼,一派涛声枕上幽。读罢「黄庭经」一卷,横琴再鼓「碧天秋」。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由观音山晚归,过栖云寺
夜宿观音山
与家卓人考廉论诗
遣怀 其一
石门道中遇雨,舆中闷卧口占
致新任台湾道吴桐云
送徐树人师内渡
过咸水港
旅次大甲,夜醒口号
秋望感怀 其二
哭吟村弟
师韫轩杂咏
读刘苍石广文
师韫轩杂咏 其四
答徐碧岩令弟荐秋 其二
宿大坪林祖师庵
游滴泉岩归饮佃家,醉后题壁
自双溪石阁晚归
雨后行金包里道中
由南港入暖暖庄口号
南园即景
抚琴
重晤丁鸣皋道人于大仙寺,作诗赠之
香山口防堵作 其二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二
地震歌
凤山崎归途暮望
秋感五首
读家和靖公「书孤山隐居壁次」韵,题青草湖孤山别业
南征八咏 其三 一战获胜,进攻葭投村,破之
过阿里旁有感
同友人西城楼凭眺即事
次韵答松潭广文「园中咏菊」
将近新庄口号
栖云寺即事
内湖夜泊
倪敏堂参戎四月十四日病殁于台镇中营任内,惊闻讣音,作诗哭之
虹贯月楼为先世藏书处,瞫褫富繁,日久多致残蚀。修葺之馀,感赋 ...
读吴修轩上舍
狮头崖高望
秋望感怀 其一
十五日郊迎朱丹园 其二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五
哭曾籋云先生 其二
双峰庄新晴晓望
忧时
淡文山留宿佃屋,马上口占
送陈榕士
节烈行
双溪庄题壁 其一
书叹四首 其二
秋感五首 其五
官渡舟夜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六
闻扬州失守感赋
冬杪忽闻内兄伟山广文讣音,不觉五中如裂,泪沾襟袂。感今忆昔, ...
俗讹叹
夜卧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