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虞素心省丈奉使江南便道归省

送虞素心省丈奉使江南便道归省

明代 林枝桥

兰省风流清暇多,兴能一石饮无何。仪成汉署绵为蕞,驭叱吴山黛送螺。

长荡湖边春濯柳,清风桥畔雨肥萝。只今制作须孙叔,未得贪眠安乐窠。

诗人林枝桥的古诗

病起四首 其三

明代 林枝桥

壁上枯桐久不弹,青山萧瑟水空澜。欲寻个裹寒空意,只在稀微秋树间。

夏日同社中诸子泛舟

明代 林枝桥

戒鹢待洄溪,分鸥日未西。暑烦宜雨破,潮满觉天低。

看竹沿江坞,听经到准提。停桡问谁子,槐柳与娄齐。

登白纻山作二首 其二

明代 林枝桥

兹山未称高,群阜胡若挹。当其阜绕时,云霞四面集。

响戛忽若低,衣飘复如袭。洒酒滴春华,至今芳草湿。

灼灼芙蓉姿,尚染胭脂汁。宾从纷流水,委蛇朱履趿。

颐指山岳颓,风云惟呼吸。不是孟参军,谁能不失色。

病起四首 其二

明代 林枝桥

病来一月倦登楼,楼上青山好在不。只恐莲花秋削尽,瘦顽空露小能洲。

拟游星岩诗次李长度韵

明代 林枝桥

振衣不觉已嶙峋,缘是崚嶒置峋身。光发井龙崖角石,旋如磨蚁岭腰人。

暗中钟鼓传虚响,洞裹烟岚翳早春。欲问往来诸桨楫,沥湖无语净铺银。

病起四首 其一

明代 林枝桥

儿童啯啯街头哗,线断风鸢挂秃槎。好幅深秋新画谱,澹烟疏柳隐寒鸦。

清明韩景圭同年招同诸省丈高梁桥游集

明代 林枝桥

绿杨裀草嫩相怜,花暖丝柔入午天。临水莫言无荡桨,游缰权作木兰船。

自姑苏取道吴兴将抵桐汭沿江舟中览眺谩作

明代 林枝桥

亭午发胥门,暮泊宝带桥。回首望荒台,风雨何萧萧。

忽见吴江塔,尖峭入云霄。江神鼓浪迅,伏怪谢阴骄。

村火倏隐见,橹音乍忽超。推篷一盱衡,烟光澹晚潮。

集何文起池园同何卜禧赵弼之二首 其一

明代 林枝桥

近取诸篱壁,从誇在涧阿。花殷带榭曲,池旷贮天多。

石缝斜穿蔓,茶寮低就柯。移尊无不可,著处有烟萝。

流霞岛

明代 林枝桥

霞片铄金红,坚顽不可扣。流向寒潭侧,左右列门户。

门户划然开,隐见蕊珠台。香炉就石洼,半面蚀藓苔。

花宫钟鼓响,冷然发遐想。两手擘披间,抉破盘古障。

障裂见天隙,白日众星历。影入潭底深,如在昆仑脊。

惝恍落虚无,来路转模糊。东西忽易向,所认石塔孤。

紫霞君安在,金函发秘盖。授我长生文,千秋泛灵海。

集何文起池园同何卜禧赵弼之二首 其二

明代 林枝桥

历乱钱含菊,累垂金郁柑。傍松石选拙,移柽径饶南。

尽境还施塌,抛区也著龛。知君经济意,大略见林潭。

送虞素心省丈奉使江南便道归省

明代 林枝桥

兰省风流清暇多,兴能一石饮无何。仪成汉署绵为蕞,驭叱吴山黛送螺。

长荡湖边春濯柳,清风桥畔雨肥萝。只今制作须孙叔,未得贪眠安乐窠。

清浪园访黄君常次壁间韵

明代 林枝桥

韵人风味貌于园,金谷兰亭空园传。正好楼台临睥睨,依然淳朴一山川。

淙淙涧道寒鸣玉,叠叠林鬟翠抹妍。柳暗花洲吞剩雨,风回竹坞嫁馀烟。

中流巧叱初平石,疏脉微通玉女泉。衔果鸟王时触槛,听琴鱼阵不惊船。

亭安岛角疑崩下,桥影湖心似倒悬。封径苍茫寻仲蔚,移情萧瑟有成连。

非因近刹才知梵,讵为安心始习禅。深幕有宾真净友,閒亭清课得胜缘。

云生草树迷鹙浦,水长菰蒲乱鸭田。问字但能长载酒,何分清圣浊为贤。

登白纻山作二首 其一

明代 林枝桥

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舞态馀回雪,歌声逗结风。

宾客三千醉,杂沓待鸣钟。繁华能几时,转瞬成蒿蓬。

双鹤阵云寂,丹凤梁月空。时时见樵牧,指点认故宫。

驰景信靡停,秉烛亦已悤。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

雨中望二梁

明代 林枝桥

江心双劈洗云根,水气峰岚并作痕。盘处抺空分远黛,望中拔地夹天门。

沿涯鱼国数家艇,傍麓人烟双树村。长堑繇来称险固,兵戈消息易销魂。

游石涧不果

明代 林枝桥

迟日莺花风转舒,况兼幽壑迥舒虚。欣闻似得新名友,想见如看未读书。

日隘沮洳才一发,肺藏砢礧可千馀。谁将巧妒泥游屐,我老还期卜隐居。

与李羽甫索秋海棠漫成二绝 其一

明代 林枝桥

未讶风流俭铁枝,偏嫌荏弱是垂丝。零星少许拈秋意,清杀襄阳五字诗。

赋得牡蛎墙

明代 林枝桥

个个水仙甲,层层叠砌安。笼烟银色界,簇粉白旃檀。

藓积蜂房翠,苔侵鹤翅瘢。那堪闺阁夜,斜照月明寒。

曹元甫招饮携谢阁同祝孟型

明代 林枝桥

绮阁初开面面屏,疏梧修竹绕屏扃。石纹衣露重添皱,山色逢秋一样青。

奇字翻从载酒识,高歌偏得倚云听。却疑楼上临风处,两水双桥接杳冥。

病起四首 其四

明代 林枝桥

黑云一缕起潮门,散作淫霖日夜昏。雨掣风掀犹未息,茫茫何处觅山村。

林枝桥

林枝桥

林枝桥,字阳仲。新会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初授当涂令,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清道光《新会县志》卷九有传。► 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