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悬枝生笔底,春色乱纷纷。疑把孤鸾尾,巅崖扫白云。
大方圆上人有亭扁客航在越上远林先生索赋
老禅杯渡恐鸥惊,聊结虚亭喻物情。春水祗疑天上坐,晚风还想月中行。
此身江海长为客,彼岸舟航浪得名。夜半壑中谁负去,欲将此语问庄生。
孔子送周元亮先生因以诗索之
秋风篱落漫徘徊,那得黄花大似杯。谁送草庭三四朵,可能分寄一枝来。
松隐为屠景祥赋
馀杭溪上多长松,雪气遥连天柱峰。蓝田自有韩子记,苍官不受秦人封。
风传虚籁清俗耳,日食扶苓延好容。按图若遂归隐计,杖策许我来相从。
商与渊水竹居
不待高秋爽气新,幽居水竹自新亲。已从淇澳思君子,更向湘江望美人。
小艇依林缘载鹤,大竿当槛为牵鳞。商家霖雨须贤佐,汗简书名是隐沦。
望云图
长空望极转销沉,独立苍茫辨远岑。爱日每关为子意,看云长动忆亲心。
自怜五色衣将弊,谁记三山路更深。莫遁大行成往事,诗传陟岵有遗音。
王元章墨梅并次诗韵
山阴陈迹老莓苔,为探梅花踏雪来。传淂一枝溪上景,眼明相见亦惊猜。
次张行中见寄韵
巧言如簧自口出,含沙射影过于蜮。不思黄鸟嘤其鸣,返效青蝇白者黑。
自非蟠根别利器,真以委形同槁木。偶然得集类武陵,率尔成章道长吉。
策足便可登要津,高举惟须振六翮。文从字顺乃立言,意会神交岂容默。
跃冶每怪不祥金,剖璞姑怜三献玉。寂寥颇若大音希,浑厚真如元气毓。
追逐还能到李杜,压倒何须论元白。悦理自信犹悦刍,好德谁能如好色。
六义端因诗序知,千虑却同愚者得。会当载酒过子云,况有候芭作玄足。
孙生二画 其一 槐安国
木槐为国竟如何,梦境浑如世事多。老我久无名利念,笈看行蚁上南柯。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九 其三十三
浊酒倾来白似浆,葛中新漉手犹香。溪泉冷浸荷筒饮,共向槐阴纳晚凉。
忠孝图
葵萼倾心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伏丹青为发扬。
画 其四
问讯南屏隐者,草堂竹树谁栽。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个飞来。
吴以道扇
清溪雨过晚渔蓑,倒坐船头逸兴多。只有好山看不厌,又随图画入轻罗。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六 其六
花柳村村社鼓喧,花含宿雨柳含烟。野夫何处堪行乐,不是花边即柳边。
芳桂堂
大书芳桂揭高堂,甚似燕山窦十郎。会见五枝承雨露,应知独秀饱风霜。
种槐庭外宁无地,栽柳门前自有庄。秪用一经勤教子,嬴金未必胜天香。
为赵玘题高士谦墨竹
公子翩翩也自佳,从人写竹写幽怀。只今有酒谁浇笔,能使清风到小斋。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赋凤仙花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
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
玲珑。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剪綵铺茸。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
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
忠养堂为张原善赋
堂前花竹自清幽,春笋秋梨不外求。定省岂能忘喜惧,旨甘还得及交游。
彩衣舞罢雏曾弄,绿醑斟来蚁正浮。欲识事亲忠养意,惟应张仲是前脩。
孙仲文奉亲图
敬亭山远白云层,如此高堂岂易升。举足不能忘父母,介眉犹可及宾朋。
夏萱傍砌欣同赏,春酒盈觞忆自称。锡类极知谁考叔,夜窗看画重挑灯。
岳鄂王墓
前相汪黄后相秦,力图恢复竟何人。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
江月照空埋剑狱,胡沙遮断属车尘。栖霞岭下将军冢,夜夜悲风起石麟。
温日观墨蒲萄 其二
天风动地拂苍须,摇落骊龙颔下珠。一斗竟须浇渴吻,道人从此厌醍醐。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题吕信夫传
陆本高镜奁红梅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
访唐丹崖留饮
宋复古画
方叔几午峰书舍诗卷
邹汝舟画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十 其四十六
布谷篇
蔼萱堂诗为夏伯玘赋
王叔明为俞子贤作山居图于尚友堂后为郑敬常所得俾题其上
苏武慢·有酒无肴
芍药次王士中韵
沈炜扇上竹
种菊庵为无锡钱子义赋
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 其一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三 烟寺晚钟
松雪翁兰蕙 其二
画 其三
奉和许章检校陪祭有作三十韵
李太白像
爱日轩为金华许景和赋
浦长源林亭远岫图
溪山隐居图为吴以道题
香奁八咏 其六 绣床凝思
郁鲁珍画
旭斋诗
画扇面 其二
赵氏碧筠轩
姚江放舟图
四时花鸟图 其一 梨花白颊
郑敬常函扇
香奁八咏 其一 黛眉颦色
九日前二日陈子善送酒并诗一绝因用其韵以谢 其一
分题得钟山送沈明德
九日游吴山次韵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三 并序
沈思礼画 其二
万竹轩诗为沈亮赋
画梅集杜句
脑月见白牡丹为吕仲善长司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六 其三十
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二
桂月凭阑
钱塘十咏 其八 六桥烟柳
送郭子理归庐陵
高房山画
送叶继善还三衢
鹰
九月六日病起偶成
题钟馗图
牧童画
渔村暮景图
题徐止善哀吾儿诗
高士谦竹石
扇面画梅
送丁自南代祀嵩岳还龙虎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