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公侯复始事非誇,忠孝相传有几家。尚忆故城各衣锦,岂容馀泽尽丝麻。
日斜湘曲乌栖树,潮上海门蜂退衙。闲坐小轩观族谱,不知开尽一庭花。
海旸子诗为李彦实赋
晨兴候沙际,望见蓬莱云。蓬莱见何许,稽首云中君。
曜灵登搏桑,举世知为昕。中天撰龙辔,六合无嚣氛。
云何海旸子,未谢沙鸥群。观水必观澜,献曝同献芹。
望洋昧所观,逐影徒为勤。积流成大川,学古求多闻。
寸阴圣者惜,子当惜其分。
访唐丹崖留饮
故人相见话襟期,草草杯盘近午时。莫道越乡风味薄,香醪如蜜菜如丝。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六 其三十
略彴歌斜跨浅流,茅茨萧洒枕清沟。绿阴满地无来客,忽听蝉声起树头。
松雪翁兰蕙 其二
翠转光风百里馀,吴兴画法宛如书。凄凉九辩无人诵,空忆中庭雪霁初。
四景图 其三
遥山深秋色,总被草堂分。篱外涓涓水,流来半是云。
云林书舍为靳梦文赋
云木成林绝点尘,读书精舍有诗人。乾坤万里市朝远,风露一堂灯火亲。
不为肥甘知隐遁,祗因勤苦见经纶。襄阳物色归图画,谁解移家愿卜邻。
香橼即枸橼也康雪庭上人用赠紫芝上人因而有作予偶见之遂次其韵仍 ...
图寔如瓜尚得霜,老禅相赠杂青黄。韵欺薝卜熏狮座,巧学流苏映象床。
蜡烛照来微弄影,金盆浴罢暗生香。南州士女争雕镂,浸密涂脂取次妆。
悼黄氏父子次周元亮韵
善人不得归乡里,此事端为识者哀。客死忽惊枯骨返,人生那得好怀开。
眼中无复驱羊起,身后犹疑化鹤来。丹井西颜松树在,空山斜日尚低徊。
李思训并骑图
美人如玉马如云,误却开元万乘君。不写班姬辞辇意,画师空说李将军。
钱塘十咏 其九 灵石樵歌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樵人。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清响有时谐雅调,语言随意出天真。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
送吴玉林分教富阳
家住双溪溪水滨,误将书剑走风尘。散论文学过游夏,为爱山川到富春。
梦破小楼江月白,诗成古邑野梅新。明朝又拥皋比坐,诗易那能让昔人。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九 其九
野蔌村醪暂遣怀,每呼邻叟尽馀杯。醉来却倚柴门立,闲数昏鸦几个回。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
积雨初乾理菜畦,味含膏土胜酥肥。野夫不厌根频嚼,惭愧村童日摘归。
刘耀卿画
重叠春山罨画开,柳边花底抱琴回。谁家庭院东风里,一片笙歌隔水来。
徐希杰二色梅图 其一
酒痕晕透雪饥肤,红影春园见一株。好似石家金谷里,戏将如意击珊瑚。
渭川烟雨图
渭川曾见竹青青,和雨和烟画杳冥。不似九疑云雾隔,空教瑶瑟怨湘灵。
钱塘十咏 其九 灵石春歌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春人。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九日游吴山次韵
陈迹空存事往非,却因山色认依稀。风轻破帽何曾落,潮迅征帆却似飞。
有酒当朝陶清节,无诗空忆谢玄晖。古今不尽登临意,醉插黄花步月归。
阎仲彬墨菊
立本丹青不自誇,戏拈秃笔写秋花。秪疑风雨重阳日,夜访柴桑处士家。
五月二十日寿洪时中广文用复初韵
仙号洪崖是此翁,后身聊复寄翁宫。春秋学外无馀子,月旦评中有至公。
清极每憎茶七椀,衰迟宁羡粟千钟。今年两遇称觞日,赖有葵榴接续红。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清源诗为谷士源赋
兰雪斋为沈德源赋
画梅集杜句
集古句题苏小小像
高士谦所画烟竹
梅花清梦为沈士敬赋
徐陵墨梅
郑敬常函扇
沈养性画
爱日轩为金华许景和赋
题白云孙画 其一
宋授之所作美人欠伸图
陈叔起松石图为峨嵋山人张原题
二仙图
秋林才子图
翠竹红梅图
明远夏氏界画高骈夏日山居诗意
送李守约
杨妃春睡图
听雪同张行中赋约以禁体
送刘本中归海昌
徐希杰二色梅图 其二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五 并序
风入松 和贝廷琚助教韵
二美人图 其一
钱塘十咏 其一 东海朝暾
总司牛宴郑都司以所知徐总制诗见示因次其韵 其一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八 孤山雪梅
高士谦竹石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六 其六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五
姚伯和所藏五马图
竹枝二鸟图
赠陈惟铭北行
詹尚书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树图寄徐大参复初仍寄以诗因次其韵
牧隐诗为李文照赋
无俗念
苏武慢·雾驾云*
为方仲敏题白云深处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六 并序
送逯宏希远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三
邹汝舟画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三十六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
如存堂为程进珉赋
沈景王画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四十七
挽邹母李恭人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五 其十七
愚轩诗为上虞应信可赋
桂娥梅仙二图 其二
白云为英上人赋
鉴仲明上人画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一 雪梅
香奁八咏 其六 绣床凝思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七 其五十五
题李渊之所藏裴日英翠竹黄花图
赠医士沈士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