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紫芥九宜配白菘,响生牙颊味偏浓。拟同坡老残年饱,肯教何曾一日供。
苏武慢 鸣鹤余音 世传全真冯尊师苏武慢二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三 其三
草芽雨后一番青,处处郊原趁雨耕。我亦村居聊避俗,傍人错比晋渊明。
为华子宜赋山隐
招隐何处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岳号,地异真源寻。
履随绿玉枝,冠映青瑶簪。罗月炯颜色,松风洒尘襟。
鍊液变白雪,烧丹成紫金。传授龙马图,啸歌鸾凤音。
稽首希夷子,寥寥同此心。
云林小隐为崔彦晖赋
白云何英英,荫此嘉木林。云气有卷舒,林木恒萧森。
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举头弁山高,濯足苕水深。
草堂自秋爽,松厅空夕阴。冥鸿飞避弋,野鹤下听琴。
载歌招隐童,重赋归来吟。白驹在空谷,毋遐金玉音。
高士谦所画烟竹
江上秋阴生暮寒,平林浑似老年看。九疑霭霭云深处,更得诗人眼界宽。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九 其五十七
晓起惊看雪拥门,地炉火煖自添春。交游岁晚俱零落,谁复扁舟访故人。
寄王彦强府倅 其二
野水平桥直到门,幽居绝胜浣花村。半帘草色留宾客,满院书声教子孙。
庭下甘棠阴渐密,道傍苦李寔应繁。自公退食多清事,剩有诗书共讨论。
马麟长春蝶并杨太后扑蝶图二小幅成一卷
蝶骇花飞春事无,扇罗又见内家姝。昆虫草木端平画,不是豳风七月图。
竹居为张行中赋
我观隐者居,种竹皆绕屋。无竹俗其人,无人俗其竹。
纷纷迷籓篱,往往遍林麓。岂不怀渭川,因之咏淇澳。
如何一丈地,有此数竿玉。遂今篷蒿室,便拟筼筜谷。
笋出亲可供,充庖胜野蔌。叶落童自青,燎釜助山木。
秪因幽事关,颇觉生理足。夜眠闻秋声,晓起见寒绿。
繁欲加斧斤,因或资简牍。会当留高枝,他年凤凰宿。
画 其三
小艇东去西去,长江朝流暮流。笑入芦花深处,清风明月悠悠。
画 其三 仁知山水
仁知微分动静间,不师端木即师颜。图中隐者无名姓,乐水何妨更乐山。
并入易履墨菊
写到黄花韵更高,墨池秋水染鹅毛。幽香一掬谁分得,知是并州快剪刀。
画 其七
石上悠然独酌,空山谁与相亲。满目长松流水,安知不是佳宾。
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
福源精舍年何有,学士亲书湖上坟。卜地依稀封马鬣,种松次第变龙纹。
魏公笏在多遗泽,忧盖山高尽白云。前代名人留制作,子孙从此蔼清芬。
破窑图
日暮归来雪已深,破窑无奈夜沉沉。谁知拨尽寒炉火,鍊出经纶一片心。
愚轩诗为上虞应信可赋
华轩结构地图雄,不似箪瓢陋巷中。溪姓尚能随柳子,山灵端合避愚公。
衣冠此日何曾异,杖屦他时或与同。樽有春醪堪独酌,更栽佳菊待西风。
画 其四
问讯南屏隐者,草堂竹树谁栽。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个飞来。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九 其二十一
水面秧针长绿茸,雨馀樱颗染深红。东皋伫想生盈陌,西蜀应知赠满笼。
满江红 咏梨花鸟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六 其六
花柳村村社鼓喧,花含宿雨柳含烟。野夫何处堪行乐,不是花边即柳边。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孟得名画雪景寒鸦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十 其四十六
林塘幽乃会稽陈惟贤轩扁又号西畴因赠诗 其一
孔子送周元亮先生因以诗索之
雪中骑驴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十二 其二十四
张复初松下垂钓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一 其三十七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 其七 双桂秋芳
停云楼为四明王德修赋
闻钟有感次荣子仁韵 其一
戊午元夕遇雨次莫景行韵 其一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五 西陵雪樵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三 并序
咏海棠
钱塘十咏 其一 东海朝暾
康上人画 其二 南坞耕云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七 并序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十 其二十二
次张一中赠友诗韵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 其五十八
丈八沟纳凉图
为赵玘题高士谦墨竹
王叔明画次张一笑韵
傲窗诗卷
吴山对雪诗
二仙像 其一 铁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六 其十八
美人图 其一
镜湖渔隐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十一
雨中有怀次叶紫霞韵 其三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三 巢古雪阁
送叶继善还三衢
赠铁符道人
题李渊之所藏裴日英翠竹黄花图
钱塘十咏 其九 灵石樵歌
姚伯和所藏五马图
杨妃春睡图
风入松 和贝廷琚助教韵
寄王彦强府倅 其三
郑生画卷
忠养堂为张原善赋
集古句题苏小小像
题竹并梅兰图 其一
木兰花慢 赋白莲 和宇舜臣韵
柯敬仲枯木竹石
僧月海兰蕙
旭斋诗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八 孤山雪梅
香奁八咏 其三 金盆沐发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二
董士勉架阁所藏霅溪翁观梅诗意图
美人折花图
太白像
己未午日次沈钦叔韵
赠于友直写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