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钟有感次荣子仁韵 其二

闻钟有感次荣子仁韵 其二

元代 凌云翰

欲觉闻钟记昔年,老怀多感益凄然。轩前高柘当时种,屋上重茅近日编。

已悟达人遗破甑,还嗤市价鬻枯鞭。目昏头白残灯里,始信聪明不及前。

诗人凌云翰的古诗

四鹰图 其四

元代 凌云翰

立臂从秋狝,穿云得羽毛。特将献天子,应不负微劳。

木兰花慢 寿侄云逵时七月十四日也

元代 凌云翰

问初秋明月,更一夕、十分圆。喜鸿雁行中,居然生子,眉目娟娟。

秪今年踰弱冠,遇生朝刚要赋诗篇。莫学汝家痴叔,蹉跎已傍中年。

博山风袅水沉烟。绛蜡照华筵。有檀板歌词,金樽劝酒,银甲弹弦。

阶庭旧时玉树,正朱颜绿鬓似神仙。丹桂不妨似窦,紫荆还见如田。

送湛璿文衡

元代 凌云翰

采绿曾看在泮池,飞黄况复值明时。风霜雨露无非教,草木虫鱼总入诗。

把酒梅边春尚小,停车林下晚偏宜。临行又欲歌棠棣,转忆同年是汝师。

四景图 其一

元代 凌云翰

驴背驮诗去,溪桥有路通。花村茅店小,春日酒旗风。

沈炜扇上竹

元代 凌云翰

昔人种竹绕东村,雨后曾看长子孙。春梦觉来纨扇在,晓风凉月重销魂。

赵大年芦雁图

元代 凌云翰

平林带烟波渺渺,风低葭菼秋声小。望中疑是彭蠡湖,十百为群尽阳乌。

楚天未雪无雨霜,南来岂必谋稻粱。哀音若欣云路迥,老翅不厌关河长。

汀州水落成平陆,散乱凫鹥聚沙曲。低飞不肯俾寒鸦,犹绕荒村破茅屋。

屋中有客挥五弦,从之不得心茫然。何人图画能著此,赵氏丹青称大年。

徽庙元年颂凤历,此图正是当时迹。便从宣和到靖康,艮岳禽声起秋夕。

古往今来几盛衰,摩挲老眼竟成悲。良工心苦人莫识,似写周宣鸿雁诗。

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

元代 凌云翰

福源精舍年何有,学士亲书湖上坟。卜地依稀封马鬣,种松次第变龙纹。

魏公笏在多遗泽,忧盖山高尽白云。前代名人留制作,子孙从此蔼清芬。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二 冷泉雪涧

元代 凌云翰

下有流泉上有松,诸山罗列玉芙蓉。垆头又酿谁家酒,屐齿应嫌此处踪。

汲去煮茶随瓮抱,引来刳木入厨供。涧边亭子无人宿,空使援号昨夜峰。

为杨子东题竹石扇面

元代 凌云翰

歌罢南风解愠诗,含毫长想凤来仪。明时又见箫韶作,留取苍崖碧玉枝。

沈思礼画 其一

元代 凌云翰

渔在江湖樵在林,相逢肯信有机心。沙鸥尚未能忘我,飞过云山不可寻。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三十五

元代 凌云翰

千亩荒烟傍晓锄,源头水少每忧枯。何如老子书田好,纵使丰年不上租。

沈景王画

元代 凌云翰

云压春山远更低,心知是画德空迷。林间亭子无人到,雨脚垂垂欲度溪。

钱塘十咏 其九 灵石樵歌

元代 凌云翰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樵人。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清响有时谐雅调,语言随意出天真。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

美人折花图

元代 凌云翰

深宫细雨流光湿,蔷薇吐花红湿涪。美人梳洗出帘迟,云拥髻鬟高一尺。

爱花呼婢折来看,一枝疑荐黄金盘。却嫌绿剌暗伤人,整顿玉织肩黛攒。

笑语追随真有意,绣罗衣裳照珠翠。长安水畔若相逢,不是杜陵心亦醉。

胎阳燕子尾延延,皱裙无计留飞仙。春风人面解传得,始信丹青非偶然。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一 鹫岭雪峰

元代 凌云翰

大地浑无一点瑕,光明都属梵王家。两峰高并疑堆王,一道中分类剖瓜。

已为岧峣知鹫岭,还因凛冽记龙沙。此时翻忆监关句,谁复能开顷刻花。

四时花鸟图 其三 桂花佳雀

元代 凌云翰

天香一夕满人间,佳雀飞来意自闲。纵使枝头风露冷,也应不是纥千山。

杨生溪居图

元代 凌云翰

满眼溪山庵尽开,草玄亭子半荒苔。如何秪写渔家意,不及扁舟载酒来。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八 并序

元代 凌云翰

驴背驮诗,鸱夷盛酒,晓踏苏堤残雪。露阙云门,璇阶玉宇,照耀日华光洁。

见说孤山,犹存老树,清兴一时超越。画船归、更有渔舟,此景顿成奇绝。

还四顾、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尘土不容毫发。却忆韩郎,花开顷刻,谁得染根仙诀。

雪后园林,天开图画,眼界迥然俱别。待黄昏、约取林逋,湖上朗吟香月。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八 孤山雪梅

元代 凌云翰

冻木晨闻噪毕逋,孤山景好胜逋图。翠禽巢失应难认,皓鹤笼空不受呼。

已见万花开北陇,莫教一片落西湖。快晴更待黄昏月,疏影随身不用扶。

敬义斋诗为金华吴景昭赋

元代 凌云翰

斋居抱冲素,萧然洁尘襟。敛收学乃臻,驰骛志益淫。

斯须起一发,俄顷弥千寻。畴知主宰功,宛在方寸心。

灵扃异蛰户,广术非蹄涔。帷兹敬义立,翼若神明临。

金华延陵裔,立守翰墨林。韦编日孜孜,碧窗昼阴阴。

履道固云坦,浚德斯其深。嗟予坐狂斐,得反期规箴。

永言直方理,庶播金玉音。

凌云翰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