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春雨春风长紫芝,山中日月自推移。斧柯烂在松阴下,知换人间几局棋。
西湖怀古次杨彦振韵
登临长使客魂消,剩水残山阅市朝。柳色也知随处好,莺声不似旧时娇。
云和冷落闲来袖,风景苍茫失画桥。回首故宫荒草合,欲寻前事竟寥寥。
集古句题苏小小像
柳色深藏苏小家,昔年相望尚天涯。不知谁唱归春曲,才见开花又落花。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七 其三十一
屋后方池可沤麻,暗分流水过邻家。人间有地皆堪隐,不独青门好种瓜。
寄王彦强府倅 其二
野水平桥直到门,幽居绝胜浣花村。半帘草色留宾客,满院书声教子孙。
庭下甘棠阴渐密,道傍苦李寔应繁。自公退食多清事,剩有诗书共讨论。
为徐子方题徐熙杏花青鸟
青色分红闹别枝,写生谁复似徐熙。露华不在金茎上,青鸟飞来也自疑。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 其十
春日田家始作劳,下乡胥吏苦频搔。如何学得仙源隐,不种桑麻只种桃。
高士谦竹石扇面
何处参差舞翠鸾,瑶台明镜上云端。如今织女支机石,也被姮娥借得看。
鉴湖八景为周履常赋 其六 筼筜坡
旧说筼筜谷,如今别有坡。为怜清节好,不厌绿阴多。
暖逼冬生笋,凉深夏近荷。中郎如到此,应更择良柯。
送金叔刚以慱学赴京
昭代搜贤设礼罗,临岐无柰别情何。不逄错节那为器,须信宏辞自有科。
云岫龙蟠丹阙近,星河鹭起綵舟过。遥知上苑春光早,开遍官梅白玉柯。
翠竹红梅图
绛服仙人跨翠鸾,御风乘月下瑶坛。画图谁为开生面,留与苍官共岁寒。
沁园春 嘲昆季析居
树上凌霄,堂前紫荆,秋来尚芳。柰牝鸡晨语,鹡鸰憔悴,妖狐昼啸,鸿雁分张。
仁智匪周,喜忧非舜,一旦天伦忍遂忘。如何好,望松楸感泣,桑梓悲伤。
古今祸起专房。总一国、犹然况一乡。家有妇人,岂无长舌,世无男子,谁有刚肠。
树大枝分,瓜熟蒂落,此语应非是义方。聊书此,要惩鉴诫,不在文章。
鬼猎图 其二
谁遣馗翁作鬼雄,形容彷佛记唐宫。山林川泽今无此,转忆先生铸鼎功。
观奕图为夏伯玘作
画菜 其二
高田宜种蔬,下田宜种穑。岁馑与饥同,安敢望肉食。
雨馀理荒畦,甲拆资地力。会看根本长,取之戒勿亟。
天公怜我贫,此物颇不啬。便如终岁谋,十瓮拟可得。
今笑披画图,流涎欲沾臆。长能咬菜根,天下无此色。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四
真水元从火里来,等闲相过即胚胎。檀心玉蕊分明见,莫作黄芽白雪猜。
画红梅
花到浓时花欲无,桃嫌太俗杏嫌粗。孤山别有春风面,消得徐熙没骨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六 其四十二
雨后晴空碧四垂,斜阳却与乱山宜。怪来举目浑无碍,正是秋风落叶时。
柯敬仲竹为陈常仲赋
奎章阁下日谈经,曾写幽姿上御屏。云暗苍梧清泪尽,空教瑶瑟怨湘灵。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其二
旧说东阳山水郡,邑中济济盛宾僚。能令百里无愁叹,未足涓埃答圣朝。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 其二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一
四景图 其二
赠铁符道人
高士谦竹石
秋林才子图
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四时花鸟图 其二 榴花绣眼
溪山隐居图为吴以道题
次徐总制浙江亭剩柳诗韵
菊隐为金木才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一 其十三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五 其十七
方季长红梅翠竹二图 其一
墨菊为杨复初赋
李思训并骑图
孟得名画雪景寒鸦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五十九
雨中有怀次叶紫霞韵 其二
渭川烟雨图
鸣鹤轩为徐文质赋
画 其二 少陵诗意
松雪翁兰蕙 其一
高士谦墨竹 其三 风竹
洪武壬子夏六月望日赍诏新城事竣县令徐安卿邀饮池上出诗见示因次 ...
戊午七月六日书事 其二
拟赋桃灯杖 其一
九月六日病起偶成
梅花清梦为沈士敬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九 其五十七
陈居中进马图
扇面画竹
总司牛宴郑都司以所知徐总制诗见示因次其韵 其一
画马为顾彦明赋
友恭堂为胡拱衡赋
胡敔衡瑶芝轩
宋复古画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十二
题竹并梅兰图 其一
五月二十日寿洪时中广文用复初韵
送徐文年归严陵
雪竹轩图为彭彦明赋
画 其二 巢父许由
拙庵为仲和赋
樵云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一 其二十五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赵大年芦雁图
郑敬常函扇
竹枝二鸟图
龚翠岩所画煎茶索句图
梅雪四律代张翚徐术陆平沈廉赋 其三
阎仲彬墨菊
清江文会诗为崔驿丞赋
雨中有怀次叶紫霞韵 其三
包山玩月次睢宗吉韵
边伯京为瑞应宫吴提点作枯木竹石图吴之甥郑敬常得之俾题其左
吴孟文墨梅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四 其十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